武學權
摘 要:電網工程的屬地化協調是區域電網建設的基礎,在工業、農業及生產生活用電量極具攀升的影響下,電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電網工程建設勢在必行。電網建設涉及到區域交通、土地規劃等多方內容,使得電網結構及工程施工環境變得日益復雜。因此,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加強電網工程建設前期及施工過程的屬地化協調,與當地政府形成內外聯動,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與電網工程管理工作。
關鍵詞:電網建設;工程施工;屬地化協調;內外聯動
電網建設工作所處的外部環境較為復雜,在實際的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阻礙因素,比如電網工程建設中會產生電磁輻射,大多數居民認為電網工程的電磁輻射與核輻射相同會影響人體健康,進而產生各種矛盾[1]。再者就是噪音大、影響房價等,這些都需要施工單位與當地政府做好電網建設工程屬地化協調工作,以此題設電網工程的施工質量[2]。
1.電網建設工程屬地化協調
1.1加強政企聯動
(1)與當地政府領導匯報電網建設的必要性
做好電網建設工程的屬地化協調,需要施工單位與單位形成聯動,施工單位應主動向地方政府匯報電網建設的必要性,并全面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與支持[3]。將電網建設工程納入到區域整體規劃當中,構建政府主導、政企聯動及互惠共贏的局面。當地政府給予電網建設工程政策上支持,加強項目統籌與管控,施工企業與振幅部門共同解決電網建設中的難題。同時,制定完善的協調機制,在電網工程施工單位的帶領下,與當地縣政府和各大局乃至鄉鎮對接協調工作,確保區域電網建設工程的有序進行。
(2)與政府各職能部門進行銜接與溝通
在電網建設工程施工前期準備階段,施工單位須以文件報告的形式向當地政府匯報電網工程的概況,再由當地政府召集電網鋪設沿途的鄉鎮、村組開展工程施工專題協調會,全力動員各級政府電網施工協調,以保證110KV輸變電站工程可準時開工。專題協調會討論的內容應當包括變電站征地,站址內房屋拆遷及變電站道路引入等重點問題,有效解相關問題來確保電網建設的正常施工。除此之外,施工單位與政府各職能部門進行銜接與溝通,特別是與土地規劃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合作關系,共同解決110KV輸變電站工程建設中的站址征地、路線鋪設等事宜,不斷優化電網建設的外部環境,為電網建設工程屬地化協調工作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3)切實履行服務宗旨
施工企業與各級政府做好電網工程屬地化協調,切實履行服務宗旨,全面加快電網建設速度,推動地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此前提下,構建地方各級政府支持工程建設且電網企業服務于地方的高效互動,促進政企協調聯動。將地方政府精準扶貧、異地搬遷等工程項目納入到電網建設體系中,以此獲得屬地政府對工程項目建設的支持。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維護性工作,對于電網建設中存在的惡意阻工現象,與各級政府進行集中商討并確定相應的解決辦法,確保電網工程建設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擾。
1.2規范流程、規劃落實責任
(1)細化分解屬地化協調工作
構建施工單位負責人統一領導,地方供電所作為管理成員的電網工程建設屬地協調體系,逐步完善110KV輸變電站工程的協調組織結構。在此基礎上,細化并分解屬地化協調工作,由電網工程屬地的供電站完成相應的協調任務,梳理屬地電網建設思路,充分發揮當地供電站內部各項資源的優勢,構成鮮明的區域化、責任化電網工程建設體系。促進各級政府、施工單位與業主三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協調好房屋拆遷、征占用地及專題研討中遺留下來的難題,更好地完成電網建設工程屬地的協調工作。同時,結合電網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協調工作計劃。在每周屬地協調會議上對施工環節中的問題加以討論,針對屬地協調工作加以調整并確定每周的工作重點,確保各項工作在預定時間內完成。
(2)各供電所協調屬地化電網建設
地方各供電站按照屬地協調規劃與施工單位、鄉鎮組織機構共同召開協調研討會,確定房屋拆遷賠償標準、相關宣傳政策并做好突發性問題預防準備與拆遷協議的簽訂。定期與相關管理部門匯報屬地協調動態,為電網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在開展具體協調工作時,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一是,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此為前提進行屬地協調工作。二是,與當地政府協商達成一致并審批完成后實施征地賠償與房屋拆遷工作。三是,在合同簽訂后,給地方政指定的開戶銀行進行轉賬支付,確保征地賠款協調工作的合法性。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電網建設工程的資金預算安排及支付管理。在供電企業規定允許范圍內科學合理使用各種費用,并構建完善的賬務處理流程,以此規范工程的賬務處理。四是,對于過境的電網建設工程應用無差別管理,積極配合過境協調工作,以此保證該工程項目的有效推進。
1.3確保電網建設協調的合理合法
電網建設屬地協調工作一定牽扯到經濟賠償,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必須保持清晰的認知,保證每筆賠償費用所簽訂合同的規范性與合法性,并保證手續健全。對于協調過程中的“漫天要價”,我們應當予以房屋拆遷用戶耐心的解釋,使其充分理解相應的政策內容,盡可能取得拆遷戶的配合。既保證征地賠償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又不干擾電網建設工程的正常施工。例如,在110KV 變電站前更改通信光纖遷入地,需要與電信、聯通及長途傳輸局進行多次協調溝通,經過耐心講解與協調確定賠償費用,切實做到三家單位滿意相應的協調結果,進而簽訂相關的線路改道賠償合同。
結 論
綜上所述,電網工程建設涉及多方因素,需要施工范圍與當地各級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進行協商研討,形成政企聯動,對屬地協調工作進行細致的規劃布局。在此基礎上,規范流程協調流程并全面落實責任,以此確保電網建設屬地協調的合理性與合法性。
參考文獻
[1] 畢驤,丁宏,吳振華,牟漢東,王陽雪. 電力設計企業組織架構設置現狀調研報告[J]. 電力勘測設計,2017(S2):10-17.
[2] 薛擎昊. 關于城市電網建設中如何提高項目精準立項與有效落地的一點思考[J]. 工程建設,2018,50(05):81-86.
[3] 田傳銀. 基于“一二三”管控體系探索項目前期與工程前期無縫鏈接[A]. .2017年中國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實踐——2017年度中國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實踐優秀論文大賽論文集(下冊)[C].:,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