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秀邦
摘 ?要:民族音樂簡單講就是產自于民間,當然也流傳于民間,它包含著許多的民族文化,并且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和民間文化。同時,高一是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對音樂的學習,可以為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但目前為止,流行歌曲比起民族音樂更受歡迎。因此,在高一的音樂教學中要深化民族音樂的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還可以弘揚中華傳統民族文化。
關鍵字:高一音樂教學;深化民族音樂教學
隨著時代的變化,不管是在哪里,流行歌曲越來越受歡迎。無論是在跳廣場舞的大媽們還是在學校的老師們都忽視了民族音樂,經常都會使用一些流行音樂。這樣也就導致了民族音樂無論在社會還是在學校都會被淡忘。因此,本文是討論在高一的音樂教學中如何深化民族音樂教學,從而讓學生們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一、民族音樂的內涵
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往往表達著不同的內容。好比我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它象征著的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因此,每首民族音樂都有自己象征的意義。往往民族音樂的基本風格特征表現在音樂的線條、和諧和意境三個方面。
在音樂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深化民族音樂教學。學習民族音樂,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以了解歷史或民族文化,還可以增強愛國情懷。因此,從高一開始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很重要的。
二、在高一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審美觀
我國的民族音樂往往有許多種表達方式,如詩歌、戲曲以及民謠等,就是因為這種不同的形式才體現出我國民族音樂的審美觀。學習民族音樂可以擴大學生的文化視野,豐富文化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往往從學生對民族音樂歌詞的理解就能體現出他們對民族音樂的審美。就好比《月之故鄉》,歌詞中有月亮、故鄉、水等,把這些聯系在一起,產生一種思念故鄉的情感,這就是審美經驗。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老師就應該讓學生們在聽歌曲中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深化民族音樂,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想要學好民族音樂,首先就是要對民族音樂產生學習興趣,只有對它產生興趣,才能夠真正了解它。比如將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中的優秀元素融入到民族音樂中,讓學生對民族音樂產生興趣。
老師也可以把民族音樂的格調改變一下,讓學生慢慢地用流行歌曲來演唱,慢慢接受民歌。比如就像《朝花夕拾》這首歌,它可以通過許多種不同的格調唱出來,而且唱出來的效果也很好,好比用周杰倫說唱風格等。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對民歌加深了印象。
(三)注重課堂的趣味性
音樂課堂上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學生注意力。但是,許多人學生認為音樂課就是讓學生放松的一節課,而且還是一門副課,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并且往往在課堂上是老師一個人在講,學生們各做各的事,從來不把音樂課當成重點。
因此,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老師在課后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事,或者收集一些有關課堂內容的小情調插入到課堂教學中。最簡單的就是在講述一部作品的時候插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或者通過一些影視、圖片等,保持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對音樂課充滿興趣。
(四)用鼓勵或贊賞的眼光看待學生
許多學生在音樂課上不敢上臺展示自己的才華,當然也些學生有很好的才華,但是沒有展示過,自己不知道。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就是因為在以前沒有給學生自由發揮和自由想象的空間去展示。所以我們老師不僅要做到語言親切、不急不躁、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同時還要多去鼓勵學生去參與各種音樂展示等。同時也要對學生們的展示得以肯定,盡可能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感,讓他們在以后敢于表現自己的想法。
三、注重民族音樂的多方面培養
民族音樂往往是多樣的。老師們不應該只停留在不同的音樂教學,還應該培養學生對其他民族音樂的了解,比如戲曲、京劇、民謠以及各種民族樂器等,了解它們的文化和傳承歷史,以及從古至今在悠久歷史文化傳統上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體現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樂。
結束語:
總而言之,深化民族音樂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老師們在以后的音樂教學中,要靈活地將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結合,像多媒體教學這種方式要經常運用。同時還要多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深化民族音樂教學。尤其是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更要深化民族音樂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民族的自豪感,并弘揚傳統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張豫敏.淺談新課標下高中民族音樂教學方法[J].北方音樂,2016,36(05):132.
[2]金清秀.傳承民間音樂,弘揚民族文化——淺談高中音樂中民族音樂教學策略[J].北方音樂,2016,36(05):130.
[3]鄧晴.基于高中民族音樂教學方法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