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君



【摘 ?要】目的: 探討治療50例手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從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手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25例。對照組采用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方法,研究組采用微型鋼板固定治療方法。結果: 研究組的臨床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手術后寫字評分、翻紙牌評分、撿小物體評分、移動空罐頭評分、移動重罐頭評分、疊棋子評分、模擬進食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微型鋼板固定治療方法治療手部骨折的效果確切。
【關鍵詞】手部骨折;微型鋼板;克氏針;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296-01
手部骨折屬于臨床常見的門診骨科骨折,據相關不完全統計結果顯示,手部骨折發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5.00%[1]。手部骨折患者的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及正常學習均造成嚴重影響。臨床目前應用克氏針內固定法為常用手部骨折方式,而該治療方法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以及穩定性較低等缺點,容易導致松動而產生術后感染。運用微型鋼板固定治療方法,目前臨床治療思路包括積極復位,以及有效內固定骨折斷端,同時,需盡快恢復患者手功能,而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法恰恰可有效滿足上述條件,且手術創傷小,可以更利于患者術后在短時間恢復[2]。故此,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治療50例手部骨折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從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手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25例。研究組:性別: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齡:20歲~69歲,平均年齡為(38.50±5.50)歲;疾病類型:閉合性骨折8例,開放性骨折8例,指骨骨折6例,掌骨骨折3例。對照組:性別: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齡:20歲~69歲,平均年齡為(38.35±5.60)歲;疾病類型:閉合性骨折9例,開放性骨折7例,指骨骨折5例,掌骨骨折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結果無差異性無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具備臨床可比性。本次研究工作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方法。
研究組患者采用微型鋼板固定治療方法。微型鋼板固定治療方法具體實施如下:以選擇T型鋼板為常用固定材料;予以常規消毒,運用微創技術將骨折部位切開,選擇鈦合金鋼板作固定,從而促使骨折部位復合復位;若患者為粉碎性骨折,則操作者有效保障其骨折塊供血情況下,首先進行螺釘固定碎骨,接著實施鋼板定型,以有效避免發生骨折部位錯位。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3]、手術前后Jebsen手功能評分[4],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分析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用百分比、率表示數據計數資料, 檢驗,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數據計量資料,t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數據。
2.2兩組的手術前后Jebsen手功能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的手術前各項Jebsen手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手術后各項Jebsen手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本組手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手術后各項Jebsen手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數據。
2.3兩組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數據。
3 討論
手部骨折屬于臨床比較常見的骨外科疾病之一,手骨骨折疾病不但具備著肢體管狀骨骨折特點,而且手部骨短小,手部骨關節多,精細功能要求高等特點。若手部骨折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則容易導致手部畸形、手部功能障礙;其次,手骨骨折后,均需行復位固定,以及要求注意對手功能恢復[5-6]。
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方法無法進行加壓、旋轉,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需貫穿整個掌指、指間關節,而且手術后外固定時間較長,容易導致關節活動受限,導致術后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延緩骨愈[7]。微型鋼板固定治療方法中,微創手術治療復發可以有效避免骨折端處血供情況受影響,而且手術過程中無需大面積剝離,因此可以有效避免肌腱粘連等不良情況的發生。微型鋼板內固定法針對性多發骨折患者、移位較大骨折患者而言,可快速有效解剖復位,而且牢靠固定,可以有效保護關節面,從而有效預防發生骨骼畸形,以及防止發生骨阻礙,以有助于早期恢復關節活動功能、肌腱活動功能,從而快速恢復手部的精細靈巧功能,可以加速骨折愈合,以及明顯縮短住院時間[8-9]。
從本次研究結果數據可知,研究組的臨床治療優良率明顯更高(P<0.05);研究組的手術后寫字評分、翻紙牌評分、撿小物體評分、移動空罐頭評分、移動重罐頭評分、疊棋子評分、模擬進食評分明顯更低(P<0.05);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P<0.05)。充分表明,運用微型鋼板固定治療方法治療手部骨折,不但治療安全性高,而且可以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還可以促進術后手部功能恢復,改善預后[10]。
綜上所述,臨床結合手部骨折患者的疾病特點,以及解剖特點,落實開展微型鋼板固定治療方法,可以明顯提高術后手部功能,可以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手術安全性高,有重要作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愛華,李靜.關節鏡下踝關節骨折手術治療踝部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9,9 (27):31-32.
[2] 張興華.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使用PFNA內固定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0):3-5.
[3] 馬小軍.不同手術時機治療98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 2019,57(20):82-85.
[4] 馬明太,蘆浩,張培訓,等.老年髖部骨折手術風險評估表的臨床應用[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9,21(7):553-557.
[5] 李俊豪,余鵬,黎仲華,等.微型鋼板螺釘治療手部骨折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 (10):37-39.
[6] 胡遠軍,成瑞萍,王飛,等.不同手術入路治療肩胛骨體部和盂頸部骨折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4):12-14.D
[7] 張旭林,徐永清,何曉清,等.手舟骨腰部骨折3種內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9,37(5):553-558.D
[8] 代春萌,周潤海.北部戰區總醫院軍人眶壁骨折手術治療的情況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 2019,19(11):1994-1997.
[9] 姚烈輝.切開復位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手部骨折的臨床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9,27(23): 27-29.
[10] 黃崢,謝昊真.微型鋼板內固定手術對掌指骨開放性骨折患者手部功能恢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30):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