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霄
摘要:[目的/意義]稷下學宮建于齊桓公時,是戰國時期的最高學府和資政詢議的重要平臺。在稷下學宮長達1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其獨特的辦學風格和特色。其中,稷下模式的獨立性在當時歷史環境下是具有超前意識的,也是稷下學宮能成為戰國時期最高學府的重要原因之一。[方法/過程]本文對稷下學宮獨立性在其運營和管理方面的體現做了簡要的梳理和介紹。[結果/結論]通過對稷下模式獨立性具體表現的列舉,總結稷下學宮作為初代古代思想庫的優秀管理經驗,這些對現代智庫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稷下學宮 智庫 獨立性
分類號:G31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9.02.04
1 引言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走向衰敗,舊禮治崩塌,兵戎紛亂,社會動蕩,禮崩樂壞。然而,“天子失官,學在四夷”,隨著宗法等級和貴族政權逐漸解體,使得“知識”不再受統治階級壟斷,而是全面下移,開始全社會流動。由此,以“智”為載體的一個新的階級——士大夫開始出現并活躍在中國政治舞臺上,這是一個成熟、睿智的群體,他們創造和承載的各路思想踴躍,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對戰國時期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彼時諸侯紛爭四起,為鞏固政權,各國不惜以“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來“致天下之士”①。士階級破門第之見,完全靠自身“智”的積累,諫策獻計,登殿入仕,奠“布衣卿相”之基,可以算作“智囊”存在的最初形式。而始建于齊桓公田午時的稷下學宮,是戰國時期匯集“士大夫”的最高學府,已經初備了現代思想庫“資政、啟民、聚才、治學”等特點,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思想庫”雛形。
稷下學宮在齊威王、宣王在位之際發展至鼎盛階段,亡于齊閔王時期,歷時150余年,形成了獨特的運行和管理模式和特點。當時稷下學宮的運營及管理模式有強大的獨立性,這種獨特的“稷下獨立性模式”讓其排除大部分影響因素,進行客觀的學術研究和諫議獻策,對彼時政治、以致對后世中國文明的發展脈絡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稷下時期形成的思想內核和原則,也發展并延續成了現代社會文明的基礎脈絡。我們可以將研究目光探回到稷下時代,以史為鏡,鑒古知今,探究稷下,在其歷史發展軌跡中汲取成功經驗,為現在所用。這對智庫現代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2 稷下獨立性模式特點
齊國開明包容的政治和學術風氣、重士的傳統及強大的經濟力量是稷下學宮形成并且具有強大的獨立性的重要原因。稷下學宮本質為“官學”,強調“士為國用”,因此這種獨立性嚴格說來是一種相對概念上的“稷下獨立性模式”。這種學術模式獨集于“稷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當時齊國優越的地理條件、強大的軍事地位、濃厚的文化沉淀和雄厚的經濟條件共同作用的產物。“稷下獨立性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2.1 平臺建設相對獨立,凝智聚才
稷下學宮作為齊國在戰國時期統治者建立的唯一官學,建立在齊國豐厚的經濟實力下,硬件設施雄厚,享有“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崇之”的贊譽②。稷下先生也授“上大夫”之號,享受大夫的政治地位和待遇。公共設施的建立和官方經濟上的支撐打破了物理界限,即打破了當時的地理限制和交通限制,不僅方便了各方有志之士擇地而聚,專注學術,同時也加速了各派思想和學術的融匯和交流。值得強調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學術和思想向民間下移的特點,也使原有固化的學術和思想在民間經過了融匯和重煉,延伸出的新的思想又通過稷下學宮向當時的統治者諫言獻策,實現“思想洄游”。因此,稷下學宮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兼治學與資政顧問功能于一身的獨立綜合平臺。
2.2 人事制度相對獨立,自由流轉
在戰國時期,由于周王室王權的土崩瓦解,舊制下的“士之子恒為子”“農之子恒為農”的封建制度開始轉型,在戰國時期形成了“士、農、工、商”四民社會,“士階級”本身開始從社會角色中獨立出來[1]。稷下學宮雖然以“包容百家”為經營方針,匯集眾派百家,但也打破了舊時的人事界限,奉行學者本身“言行合則留,不合則去”的原則,即稷下先生雖寄托于稷下學宮,但并不捆綁。例如,作為祭酒的荀子曾三進三出稷下。因此,綜合來說,這種“社會角色獨立”和“人事個體獨立”的出現使得稷下學宮人才智力始終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態,保持勃勃生機。這樣靈活的人事體制吸引了四方學者紛至沓來,在稷下學宮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人員興盛,思想爭鳴,“蓋齊稷下先生干有余人”③,其中不乏當時著名的學者如孟子、淳于髡、鄒子、田駢、慎子、騶子、荀子等[2]。
2.3 學術管理相對獨立,兼容并包
稷下學宮雖然薈萃諸子百家,但“百家百相”,打破了思想界限,無一家之言。對外,各派可以盡抒己見,暢所欲言,通過講學來傳道授業、治學收徒,著書立傳;對內,師者則可以自由擇徒,弟子亦不必嚴格傳承師之觀點,允許學無常師,允許自我發揮和自由爭辯。同時,稷下學宮還會定期以“期會”的形式來進行集會、演講、和辯論等,主題多樣、開放、自由,使得“智”可以自由聚集且形成流轉。這種良性循環對各派思想自身發展也受益頗多。在當時形勢下,一是為了發展自身學說,二是為了家國情懷,三是為了個人入仕,各學派之間相互爭論激烈,各家能人學士無一不才辯無雙,很快便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學術上享有的高度獨立性使稷下學宮具備了多元思想、多元理論、多元觀點和多元立場,在這里誕生了許多著名的辯論,如王霸之辯、義利之辯、天人之辯等。稷下學宮在學術上高度的獨立性,不僅打破了各學派之間的“思想壁壘”,促使各見解之間的“滲透融合”,同時還激發了各方學士的“入仕熱情”,最終儒、道、墨、法、名、陰陽及縱橫等各家思想如溪流入海,融匯一體,奔騰延展,形成了學術史上的大觀。
2.4 相互關系相對獨立,亦師亦友
戰國時期,游說和從師是士階級進入仕途的主要方式,但是相互間的關系卻是相對獨立的。稷下先生這一團體本身就享有高度的身份獨立,打破了身份的界限,允許其觀點不依附王權,不捆綁政治,“不治而議”④“不任職而論國事”⑤。甚至,恰恰相反,稷下先生可以“面刺寡人之過”⑥“喜為異說而不讓,敢為高論而不顧”⑦。可以說,稷下先生和君主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完全的依附,而是亦君臣,亦師友。另外,稷下先生的“不治而議”從一定程度上也將“治議”分開。這種相對獨立的關系使得學術和政治之間既堅守了各自的界限和尺度,又保持了雙方之間的黏度和張力,是稷下學宮能發展百年的內在基礎。
3 稷下學宮對現代智庫獨立性建設的啟示
稷下學宮的成立和發展,在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中國古代思想文明的突破,是學術發展的豐碑,也是哲學思想的集萃。雖然經歷了焚書坑儒、罷黜百家,和后世時代的更迭,稷下文化創造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念依舊成功地逐漸滲透至中國文化發展脈絡。其“和諧、中庸、包容”的思想內核,在歷史長河中依存、深化、延伸并傳承下來,一直影響至今日。現代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軌跡、甚至整個中華文明的思維框架,都可以追流溯源到稷下文化。
從稷下學宮到秦朝博士制度,再到唐代諫官制度和翰林院以及晚清時代的幕府等,直到今天的現代智庫,“思想庫”在歷史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形式。現代智庫承源于古代思想庫,但又具備了時代的特點。與稷下學宮相比,現代智庫具備了更嚴格的獨立性,這是智庫的立足之本,也是現代智庫建設的基本要求。現代智庫獨立性概念涵蓋的范圍也更廣,在性質、規模、功能、管理模式和運營理念等多個方面界定的標準也更加科學和嚴謹。在今日,獨立性已經是判斷一個智庫優劣的核心標準之一。
現代智庫和古代思想庫之間同宗同源,稷下模式的獨立性擁有的幾個核心特點,也在現代智庫建設中有所體現。因此清楚古代思想庫的運作和管理模式,對更好地建設和發展現代智庫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3.1 資本注入多元,增強平臺獨立性
現代智庫獨立性的核心首先體現在資本獨立。因此,與稷下先生享“上大夫”稱號,不為生存受累,可以專心“士為國用”之處異曲同工,現代智庫發展保證獨立性的首要工作即最大限度減小自身受資本的影響。一般來說,智庫的資金來源渠道越多,受資本影響的幾率就越小,智庫本身的獨立性也就獲得了提高。目前世界上一些大型智庫已經具備了較成熟的復合融資能力,即接受國家/政府撥款、社會捐贈、第三方機構/個人資助和自身商業運作等多元化、多渠道、多層級的募資模式。
資本和智庫的關系是雙向影響的,必須謹慎對待。一方面,募資能力是智庫影響力的側面反映和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一個優秀權威的智庫,一定會得到資本的追逐。英美幾大智庫巨頭,如蘭德公司(Rand)、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和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等,用于“募資”的預算逐年增加。但另一方面,資本的注入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智庫的傾向性,甚至智庫被資本“綁架”的商業丑聞也屢見不鮮。特別是目前當資金由以前的大規模傾倒性注入逐漸向“小規模、分散式”的滴漏式發展,并且經常有針對性地和特定領域和項目定向捆綁時,智庫的成果產出更容易會被影響。因此,如何多元募資但又不被其“捕獲”,是目前各大智庫面臨的一大挑戰。
一些智庫因為對資本的過分依賴,而產生了商業丑聞。例如2014年《紐約時報》曾發表專欄調查揭露包括布魯金斯學會在內的多家智庫受多個外國政府高額資助并開展特定的“政治游說”;薩德系統的供應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被“踢爆”直接資助了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導彈防御工程計劃等[3],這樣會造成智庫公信力和競爭力下降,并且在較長時間內難以恢復。因此,在爭取資金來源多樣化的同時,不少智庫也相應地實施了限制措施。例如,英國大部分智庫針對社會捐贈建立了嚴格的內部管理機制和資金使用機制。智庫本身對資金的規劃和使用完全負責,委托方不可指定資金用途,亦不可左右研究成果和結論。對于社會和企業捐贈,不少英國智庫也設置了“封頂紅線”,最小化捐贈者影響。亞當斯密研究所(Adam Smith Institute)規定每年接受每個企業的捐贈金額不可超過5萬英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直接將捐贈資金與研究項目脫鉤[4]。一些老牌智庫也通過加強自身資本的市場化運營來減少對外界資本的依賴。例如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通過自身的會員費收取、出版物發行、會議論壇贊助等形式加大自身收入。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則擁有自己的物業運營和投資基金等,通過“自有資產”進行營收[5]。
3.2 人才多方流轉,實現智力獨立性
在現代智庫建設中,稷下學宮“人才自由流轉”核心被保留了下來,但是和稷下學宮“兼容并包”的接收原則不同,現代智庫建設中人才的納入門檻已經提高很多。各國智庫機構也已經結合自身情況和所處環境,建立和發展出一套相對成熟的人才培養機制。例如,美國已經擁有了相對成熟的“旋轉門”機制,使得全球各領域的“帶頭人”身份可以自由切換,既可以隨時進入智庫發揮其影響力和學術水平,又可以隨時從智庫解綁回歸到各自研究領域繼續工作。在布魯金斯學會,很多研究員曾經在美國歷屆政府擔任過要職。僅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就有包括菲利普·戈登和蘇珊·賴斯在內的超過32位布魯金斯專家學者參與到了政府工作[6],同時從美國政府走出的政要精英進入布魯金斯學會成為頂級研究員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形成了影響力的良性循環。英國除了鼓勵加強自己的“旋轉門”機制,同時也建立了“以老帶少”的垂直培養模式,讓資深研究員直接帶領和指導年輕研究員,使其快速成長[7]。在亞洲,日本智庫的人才培養主要遵循“研修制”,可以說是日式“旋轉門”機制,通過定期派遣研究人員進入政府機關或者高校進行短期工作,期滿后再回歸到原單位的方式,實現對人才培養的“雙向充電”[8]。
3.3 管理模式多樣,提高運營獨立性
稷下學宮“嚴”制度“寬”學術的管理特點,放至今日,依然適用。例如,布魯金斯學會雖然對美國甚至世界各國政府都有重要影響,但作為一個享有世界聲譽的“無黨派屬性”中立智庫,為了保證自身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及“準確、公正”的原則,嚴格規定其研究人員在任職期間不得在政府部門擔任要職。但同時大力支持“學術自由”,對研究內容不設“條條框框”,不限定研究方向,亦不量化考核指標,給研究人員最舒適的研究環境,最大的研究自主權,從而保證研究成果的高質量產出。
另外,與稷下學宮舉辦“期會”相似,學術交流也是現代智庫建設的核心任務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古代的交通局限不再存在,現代智庫建設中學術交流的范圍已經擴展至全球。各國智庫會采取在其他國家設立辦事處、按照國別專門建設網站、建立獨立的國際合作中心、開展國際合作計劃、研究人員訪學或交換項目等方式來進行學術交流。例如,美國蘭德公司在澳大利亞堪培拉、意大利布魯塞爾和英國劍橋都設立了辦事處。另外蘭德公司在2017年8月接受了唐詩基金會300萬美元的捐贈,用于設立中國政策研究講席教授職位——唐氏席位[9]。此職位將啟動并管理中國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議程,與中國研究機構建立伙伴關系,組織座談會、交流項目及聯合研究項目,并指導蘭德公司的中國研究學者。這對于中美兩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成果公開是學術交流的另外一種重要形式。世界不少大型智庫都會定期將自己的部分成果報告發布在官網,供公眾免費閱讀、下載;或者通過收取會員費、出版物發行、會議培訓等方式向外傳播自身的研究成果,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4 監管力度強大,保證學術獨立性
一個科學、公正、客觀的監管系統,是實現和維持一個系統“獨立性”的有效保障。在個人層面,對于研究人員,智庫機構應定期進行專項培訓,確保意識層面的覺悟。在機構層面,智庫機構也應建立嚴格的監察機制,這種方式因地而異,各智庫機構需要找到最適合自身的方式。智庫機構可以建立專門的監督團隊,制定監督辦法條例。對于美國的多數智庫來講,因國家層面給予了免稅的待遇,故美國智庫應注意向有關機構及時申報收支情況,嚴格記錄資金進出情況,或在規定中表明可能產生利益沖突的信息等[10]。例如,布魯金斯學會建立了自身的利益沖突委員會(Conflicts of Interest Committee)[11],專項針對資金使用情況,保證其研究成果可以不受資金捐贈方影響,避免利益沖突。另外,在英國,多數智庫是作為慈善組織登記注冊的,因此為了保證自身的公益性和獨立性,不少英國智庫也紛紛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機制。例如,英國發展研究所(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特別制定了資助倫理政策(funding ethics policy),對于資金捐贈情況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并主動定期向社會公開資金使用情況[13]。在行業層面,各國也先后出臺了相關行業的監督審查機制和法律法規。美英德等歐美國家一般會設有行業協會,對智庫機構進行統籌、評價和管理。以日韓為代表的亞洲智庫大都采用了以政府為主導的監管模式。韓國的智庫機構評價全部由韓國政府設立的國家經濟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會管理,日本則會派駐由國家公務人員為主要成員的評估委員會進入智庫機構內部。
4 總結
現代智庫的建設和發展,受多方因素制約和影響,包括所處的歷史、文化、政治和社會環境、運營和管理機制、人才隊伍建設、資本注入背景及學術研究模式等,很難做到嚴格地“獨立生長”。值得注意的是,智庫自身的“品牌”和其“獨立性”是交互影響關系:高獨立性保證了高質量的研究產出,從而提高智庫自身的品牌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利益集團前來問詢;同時,日益增多的利益集團卻又很難形成嚴格的平衡和制約局面,使智庫成果產出容易“失衡”,有時會成為“代言人”或者“傳聲筒”,從長期角度來看,這又會導致智庫自身品牌和影響力的減弱。因此,如何科學地把握智庫“獨立性”的度,使智庫可以科學地可持續健康發展,是目前全球智庫建設面對的一個長期課題。
參考文獻:
[1] 高大宏. 稷下學宮: 當代中國思想庫的雛形[J]. 前沿, 2008(10): 159-160.
[2] 任恒. 論作為智庫雛形的稷下學宮[J]. 社會科學論壇, 2017(8): 209-218.
[3] Annual reviews[EB/OL]. [2018-01-30]. https://www.chathamhouse.org/about/annual-reviews.
[4] 張旭.智庫背后的資本力量: 美國智庫籌資市場及制度分析[J]. 情報雜志, 2018(5): 114-116.
[5] 曹如中, 梁亞麗, 宋雅文, 等. 智庫建設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啟示[J]. 實踐研究, 2018, 5(41): 97-103.
[6] 張旭. 智庫背后的資本力量: 美國智庫籌資市場及制度分析[J]. 情報雜志, 2018(5): 114-116.
[7] 柯銀斌, 呂曉莉. 智庫是怎樣煉成的?國外智庫國際化案例研究[M].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6: 1-17.
[8] 楊亞琴, 李凌. 英國著名智庫運行特點及對中國智庫發展的啟示[J]. 當代世界, 2017(9): 46-49.
[9] 王曉琳, 董誠, 曾文, 等.美德日韓智庫對比分析及啟示[J].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18, 50(4): 25-32.
[10] 蘭德公司在亞太地區[EB/OL]. [2018-01-30]. https://www.rand.org/zh-hans.html.
[11] 郭華, 曹如中, 黃英實, 等. 美國智庫發展的經驗與啟示[J]. 信息管理與信息學, 2018(3): 40-44.
[12] About Brookings[EB/OL]. [2018-01-30]. http://www.brookings.edu/es.
[13] Partnarships[EB/OL]. [2018-01-30]. https://www.ids.ac.uk/about/partners/.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Jixia Academy, set up in Qi dynasty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considered as the highes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and the important platform for political consultation at that time. During its more than 150 years of history, Jiaixia Academy has formed its exclusiv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os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its independence is ahead of the time, which is also considered as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it to be the top institu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and introduces the role of the independence of Jixia Academy in it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Result/conclusion] Based on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of the independence of Jixia Academy, this paper summarizes its excellent management experience as an ancient think tank,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modern think tanks construction.
Keywords: Jixia Academy think tank independence
收稿日期:2019-02-11 修回日期:2019-03-05 本文責任編輯: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