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摘? ?要:為了能更好地適應消費需求,贏得競爭力,我國水稻旱育秧高產栽培技術受到高度重視。對水稻旱育秧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簡要論述,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稻;旱育秧;高產;栽培技術
水稻旱育秧技術具有省水、省工、省種、增產的效果,且秧苗健壯、根系發達、返青期短,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水稻旱育秧高產栽培技術可有效提高我國水稻種植產量,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1? ?水稻旱育秧育苗技術
1.1? ?苗床
苗床必須選用土質肥沃、土層深厚、疏松透氣、背風向陽、地勢平坦、管理方便且水源條件好的酸性旱地壤質土壤和菜園土作苗床。苗床培肥一般選施優質農家肥或有機肥10kg/m2、復合肥100g/m2、硫酸鋅10~15g/m2,施肥后多次翻耕達到肥土均勻混合。播種前,用敵克松1.5~2g/m2與細土混合均勻后撒在苗床上,與苗床0.1m深土壤充分鋤均勻,灌水使秧床充分滲透。
1.2? ?播種
在進行播種工作之前,要反復多次對播種前的苗床進行澆水工作,確保水分能夠滲透到15cm厚的地表土中。播種時要均勻,先播2/3種子的量,剩余1/3的種子補缺、補漏,播芽谷125g/m2。播好后用平整光滑木板輕壓種子,使種子三面入土。播種結束后要在種子上面蓋上過篩的細土和農家肥充分攪拌,待均勻后蓋嚴、蓋勻,厚度0.7~1cm。
1.3? ?苗床的秧田管理
1.3.1? ?溫度管理
(1)播種至苗期以保溫為主。膜溫度超過35℃,要及時打開兩頭通氣降溫,并及時蓋膜。表土干燥發白需補澆少量水。
(2)出苗至1葉1心期,膜內溫度要控制在25℃左右,超過時必須打開兩頭通風降溫。當秧苗長至1葉1心時,苗床用敵克松1g/m2兌水0.5kg噴霧,防治立枯病,再施2~3kg/667m2尿素兌水均勻澆施。
(3) 2葉至2葉1心期,膜內溫度應控制在20℃左右。晴天,白天膜全揭或半揭,4:00PM前蓋好膜;陰天,中午打開1~2h;雨天,中午打開兩頭換氣一次。不讓雨水淋到苗床上,膜內氣溫低于12℃,應注意蓋膜,以防凍害。
(4)2葉1心至3葉1心期,遇寒潮要及時蓋膜護
苗。3葉時為了適應外界環境,晴天時白天可全天煉苗,除陰天雨天外逐步實行日揭夜蓋。2葉1心時,用敵克松1g/m2兌水0.5kg噴霧,防治立枯病。
1.3.2? ?苗床追肥
一般在秧苗2~5葉期,苗床用尿素2~3g/m2, 稀釋100倍追肥,施肥后用水洗凈葉面,移栽前施送嫁肥。
2? ?大田管理
2.1? ?施肥管理
①底肥:施腐熟的農家肥1000kg/667m2、過磷酸鈣40~50kg/667m2、鉀肥3kg/667m2、尿素25kg/667m2作基肥。因各地條件和土壤肥力不同,施肥量也不一樣。②追肥:蘗肥用尿素10~15kg/667m2、過磷酸鈣15~20kg/667m2、鉀肥4~5kg/667m2。第一次分蘗肥在移栽后5~10d,施蘗肥總量的1/3,促進分蘗早生快發。隔7~10d施第二次蘗肥,施蘗肥總量的2/3。當主穗孕穗時,施7.5kg/667m2復合肥孕穗?;ǚ?。
2.2? ?水分管理
①淺水促蘗:插秧后水層要保持4~5cm,返青后水層保持3.3cm,增溫促蘗。分蘗后期采用干濕的交替灌溉法,促進根系下扎。②曬田壯稈攻大穗:當田間莖數達到計劃莖數的80%時(莖數達到520個/m2),及時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發生。③抽穗前5~15d保持淺水層,其余時間要采取間歇濕潤灌溉為主。④孕穗期要深水灌溉10cm以上。⑤黃熟期停水。
3? ?防除病蟲草害
大田除草:在栽秧7~10d后,可用丁草胺加草克星或芐丙、芐乙、芐丁等藥劑防除雜草。防?。褐饕欠乐畏乐蔚疚敛 ⒌撅w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稻瘟病以預防為主,加強預測預報,控制發病中心,用三環唑、稻瘟靈等進行藥劑防治。對發生稻飛虱的田塊,用吡蚜酮和噻蟲嗪防治。對發生二化螟、三化螟的田塊,用氯蟲苯甲酰胺防治。發生稻縱卷葉螟的田塊用阿維菌素防治。紋枯病用井岡霉素防治。噴灑時兌水40~50kg/667m2手動噴霧或兌水20kg/667m2機動彌霧,用藥田保持淺水層5~7d。
4? ?收獲
完熟期收獲,精收細打,減少割、拉、打損失,損失率不超過2%。
總之,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贏得發展優勢,我國將旱育秧高產栽培技術應用于水稻栽培過程中。從水稻苗床選擇到水稻成熟后的收割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不僅在產量上有所突破,在質量方面也拉大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有效發揮我國農業種植栽培技術,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
(收稿日期: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