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駿
摘? ?要:森林管護工作對于森林資源保護及自然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加強森林管護工作,不僅可以有效提升環境保護的質量,而且還可以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于森林管護工作進行研究,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有效的對策,以期進一步提升森林管護工作的成效。
關鍵詞:國有林場;森林管護;問題;對策
隨著全球環境變暖、極端氣候的不斷涌現,森林就像大自然的“調節師”,調節自然界中空氣和水的循環,影響著氣候的變化,保護著土壤不受風雨的侵犯,減輕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1? ?提高森林管護質量
要想提高森林管控質量,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森林管理工作是一個普通的工作崗位,工作人員在工作的一年之中很難看到輝煌的專業技術成果,但林業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森林管護的質量亟待提高。管理人員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高其專業素質。在森林管護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不定期地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提高森林管護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工作業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森林管護工作的可持續發展[1]。
2? ?提高森林管護資金的投入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森林管護人員的待遇問題依然是不可回避的。雖然生態公益型國有林場改革推行一年多,但管護人員的工作情緒依然較大、積極性較低、缺乏責任感,究其原因是國有林場貧困化趨勢依然沒有改變[2]。
森林管護的經費匱乏,不但影響森林管護工作的質量,而且會影響到我國森林產業經濟的發展速度。除此之外,經費也是森林管護投資的主要方式,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每年的物價都在不斷提升,如果經費不足,就會導致管護工作的各項任務不能按照預期設定的方案進行,例如,森林管護需要的除草劑、種子價格等在市場上的費用越來越高。而森林管護經費匱乏,就會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質量和效率。
在生態效益優先和改革提升階段,林場注重發揮森林資源的生態功能,忽略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發揮,使二者不能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統籌不善的局面。國有林場應該抓住現有的資源條件,加大招商引資,采用“公司+基地+科研院所+職工”的模式建設規劃“兩基地一中心”,即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水果種植示范基地和優質種苗繁育中心。通過市場的開拓,建立適合標準的生產制度,對種植實施標準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從而進一步通過產品銷量來提高職工的收入,徹底擺脫等、靠、要的惡性循環。
3? ?森林樹木的防護
森林非常容易受到各種危害,所以對森林樹木的防護也是整個管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3.1? ?依照法律法規進行防護
根據《森林法》第十九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建立護林組織、負責護林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在大面積林區增加護林設施,加強森林保護。督促林區相關基層單位,訂立護林公約,組織群眾護林,劃定護林責任區,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護林員。
3.2? ?進行有效智能的防護
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和5G時代的來臨,森林管護工作必須一改過去巡林的單一模式,畢竟人力是有限的,這樣的工作模式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效率低,不能有效地對森林樹木進行防護。
管護人員應和當地氣象局緊密聯系。當出現易發生火險天氣時,提前做好防護準備。如果出現了火災,應利用無人機實時掃描偵探火點,根據衛星掃描情況和無人機探測情況,科學制定防火救災方案,科學調度指揮救火,利用固定翼無人機進行點對點或者網格化滅火,及時發現火點并立即控制住火情。對容易導致火災的點位進行預警布控,提前布設在線監測站[3]。
3.3? ?培養優秀的管護人員
森林防護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社會性、政策性強。管護員應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熟悉轄區內的民情、社情和林情,為打牢天然林保護工程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實施的基礎,切實把森林資源管好。管護人員應做到幾點:①需加強對轄區內護林防火工作、監控工作,對重點植物分布區域有透徹了解,違法案件發生頻繁地段要經常巡查,不留死角。②要狠抓采伐限額管理。管理站、林業站以及管護員、護林員要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把限額采伐管理當作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頭等重要工作來抓。
4? ?總結
森林資源管護對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狠抓樹木保護,加大資金投入和管護隊伍隊伍建設,最終實現森林資源的生態功能與經濟效益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 1 ] 王磊,李俊嶺.森林資源保護與經營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16,10(27):80,82.
[ 2 ] 李靜.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工作.現代工藝,2016
(8):101-110.
[ 3 ] 羅德榮.關于加強森林管護工作的探討.園林園藝,2016
(9):38-49.
(收稿日期: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