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 ?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農業科學技術不斷更新和優化,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關系到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主要針對玉米種子催芽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玉米種植行業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玉米種子;催芽技術;高產栽培
當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居民生活質量獲得了顯著改善,市場對玉米產品的需求量快速增加。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和品質與社會穩定具有密切關系。在農業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玉米種子催芽高產栽培技術已經在我國獲得了廣泛且深入的應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對促進行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1? ?玉米種子催芽
1.1? ?處理工作
想要保證玉米產量,需要嚴把種子質量關,如果玉米種子存在爛粒、霉粒情況,則會對后期玉米質量和產量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種植戶需要對種子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并且做好催芽前的處理工作。首先,穗選。在玉米晾曬之前對種子進行初步選擇,挑選出霉爛變質、有病蟲害以及不成熟的種子,留下優良品種進行曬干。其次,粒選。將秋粒、小粒、生蟲、霉變以及破損的種子挑出,保證所有種子顆粒飽滿,便于后期管理,同時也可以提升種植品質。最后,曬種。將挑選出的優良品種在晴朗天氣下晾曬3~4d,降低病蟲害感染概率的同時,還可以促進玉米提早發芽[1]。
1.2? ?催芽技術
在玉米種子催芽中,種植戶需要把握以下技術環節:第一,把握浸泡溫度。在種子浸泡中,溫度要盡量控制在40~50℃,熱水和冷水摻半。第二,把握浸泡時間。在種子浸泡過程中,要合理控制時間。如果時間過長,容易導致種子腐爛。如果浸泡時間不足,會延長種子發芽時間。種植戶需要結合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的種子選擇浸泡時間,例如,馬齒型種子的浸泡時間4h、硬粒型種子浸泡時間10h、中間型種子浸泡時間6h等,浸泡好的種子不能堆放和晾曬,在撈出后裝入木槽或者麻袋中。在火炕上平鋪,嚴格控制平鋪厚度。第三,平鋪溫度。當種子在火炕上平鋪后,將炕溫控制在30℃,由于催芽中種子容易失去水分,種植戶需要定期進行噴水處理,對種子失水情況進行動態檢查。第四,在經過2h后,種子基本完成發芽。將種子置于陰涼處,經過6~8h后就可以用于播種。
2? ?玉米種子催芽高產栽培技術
2.1? ?合理整地
整地階段是保證玉米高產的重要措施,不能敷衍了事,需要引起種植戶的高度重視,為后期高產奠定基礎。首先,整地設施可以選擇半自動化機車,保證整地厚度為40 cm,預留給土壤足夠的透氣空間。其次,為了保證玉米生長符合標準,要充分考慮根系的延展性,做好土壤深挖工作,利于根系的擴展和延伸[2]。
2.2? ?優良選種
隨著我國玉米種植技術的快速發展,玉米品種繁多,但是由于南方和北方在氣候環境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種植戶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特點進行優良選種,保證種子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性能和抗逆性,進而提升玉米品質和產量。同時,種植戶在選擇品種中,還要綜合考慮經濟效益以及適應性等因素,從正規渠道購置品種。
2.3? ?控制播種距離
對播種距離進行合理控制,可以促進玉米的快速生長,由于玉米種子在播種時,其數量和種植范圍要大于其他農作物,種植戶需要結合品種特點確定播種范圍,防止玉米生長出現植株高低不等情況,進而降低玉米
產量。
2.4? ?加強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同時也稱為養護管理,在種子催芽后期,需要種植戶加強田間管理,進而保證玉米種植的品質和產量。首先,在種子出苗后,種植戶要對出苗高度和質量進行觀察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種苗根系發育情況、病蟲害情況以及生長高度等,便于后期進行針對性栽培。其次,做好施肥工作。根據玉米生長高度以及各個階段進行施肥,對追肥量進行科學控制。同時,還要對土壤透氣性進行綜合考慮,根據土地墑值組織中耕作業,為了防止種子失水,需要施加肥料和尿素。最后,對病蟲害加強管理,綜合考慮當地近些年較為流行的玉米病蟲害,制定相關預防和治理措施,技術預防和消除病蟲害,為玉米創設良好的生長環境。
2.5? ?做好收獲儲存
收獲儲存是影響種植戶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種植戶需要對收獲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并且注意相關儲存事項。首先,在玉米成熟后要盡快收割,如果收割過早或者過晚都會對收割數量和玉米產量帶來負面影響。在收割過程中,如果田間玉米的苞葉基本變成黃色并且籽粒變硬,即可收割。其次,在儲存玉米種子中,要結合含水量合理控制儲存溫度,如種子含水量在18%以下,其儲存溫度要保證在30℃左右。同時,儲存地點還要通風干燥,防止種子在儲存中受潮,定期對種子進行翻倉處理,防止出現燃燒或者種子發霉情況[3]。
總之,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和范圍較大,產量和品質與社會穩定和糧食安全具有密切關系。因此,種植戶需要合理應用玉米種子催芽高產栽培技術,提升玉米的品質和產量,實現種植戶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 1 ] 羅玉鑫.關于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J].現代農業研究,2019(9):81-82.
[ 2 ] 高學利.關于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農家參謀,2019(16):79.
[ 3 ] 祖克瓊.關于玉米雙株高產種植技術要點的思考[J].現代農業研究,2019(4):31-32.
(收稿日期: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