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興博
摘? ?要:對桂北地區刨花潤楠的育苗、造林技術進行介紹,并對刨花潤楠密植3~5年再移植用作綠化樹種,然后培育大徑材,采伐后萌芽林管理的連續利用經營模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刨花潤楠;造林;利用
刨花潤楠(Machilus pauhoi Kanehira)是樟科潤楠屬的常綠闊葉喬木,具有生長快、萌芽力強等特點。特別是在采伐后,刨花潤楠可以萌芽更新多代,生長速度比實生苗高,對降低培育成本有重要意義[1]。由于樹形高大挺拔,干形通直,樹冠濃郁,葉翠綠、嫩葉及夏秋季后的嫩葉為紅色,觀賞價值高,十分適用于園林綠化栽培。刨花潤楠一般生長在土壤肥沃濕潤的山坡灌叢或山谷疏林當中,在天然林中為優勢樹種,可見其生長速度快。刨花潤楠的價值高,用于生產珍貴用材與香粉、園藝觀賞等。
1? ?刨花潤楠的苗木培育
1.1? ?選擇優樹,分批采種
在廣西桂北興安縣、資源縣、龍勝縣有散生刨花潤楠分布,但各地樹木生長不一,有的直立、樹干通直粗大,也有的生長差。在采種時,應當選擇優良的林分或優良單株,也可以選擇優良林分建立采種的母樹林。
采種時間一般為7—8月份。由于刨花潤楠的果成熟不一致,因此,要分批次采摘,當漿果呈黑褐色時便可采集。采集之前將母樹下的雜灌清理干凈,然后鋪上農膜,讓其自然脫落或敲打。收集好果后要用草木灰搓掉果皮,并用清水洗凈后貯藏。一般情況下,為提高發芽率,需要隨采隨播。如果無法及時播種,則需要貯藏在溫度適中的冷庫中,避免種子提前發芽,而影響種子的發芽率。
1.2? ?苗圃地的選擇和處理
刨花潤楠苗木喜陰濕環境。為方便造林、降低成本,苗圃地要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光照強度小、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地段,以采伐跡地為好。在育種前整好地,按苗床寬為1m的規格沿等高線方向做好苗床,施用鈣鎂磷肥,同時使用呋喃丹、敵克松等對土壤進行消毒,在光照強度大的地段,可設置遮陽網,防止光照強度過大。
1.3? ?播種
刨花潤楠在高溫時成熟,一般采下沙藏10d左右發芽,因此,通常采取隨采隨播方式。選擇陰涼的天氣進行播種,以降低種子的失水率,提高發芽率。播種前后,注意做好防鼠害蟲害。一般用點播的方法播種。播種后要立即覆蓋2~3cm深的薄土,澆透水后及時搭好遮陰棚。
在苗木出土前后要每5~7d澆水1次,確保苗床濕潤,并做好除草工作,防止病蟲危害,并適時地追加肥料,如氮肥、尿素等,肥料每月施加3次左右。也有出芽后有2片真葉時,移植到營養杯中進行營養杯苗培育。營養杯苗的培育,對于提高成苗率、提高造林成活率有很大的作用。
2? ?刨花潤楠造林與連續利用方法
2.1? ?造林的密度設計
刨花潤楠不僅是良好的用材樹種,也是很好的綠化樹種。試驗采用“先密植后移植”的刨花潤楠栽植方式。即先采取1.5m×2m的栽植密度,造林3年內加強撫育管理。栽植5年后,苗木胸徑生長到5cm時,則移植1行的苗木作為綠化樹種,余下3m×2m的株行距作為大徑材培育,在生長上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2.2? ?造林時間和方法
選擇春季進行刨花潤楠幼苗的造林,以新葉未展開時為最佳時期。造林時應當避開日照較強的時段,選擇雨后或陰雨天進行造林。造林用的刨花潤楠,應當選擇苗高40cm以上、地徑0.3cm以上、生產上常用1.5年
的苗株,以確保苗木的成活率。提倡邊取邊種,避免苗木長時間缺水,保證成活率。注意保持苗木根系舒展。生產上用營養杯苗造林的,對造林季節要求不高,但仍然以發芽前移植好,造林后生長快、成林快,特別是造林后第1年的生長速度快。
2.3? ?撫育管理
苗木造林之后的前3年,為了保證苗木快速生長,每年進行2次的除草撫育工作,一般為每年的5月與9月份進行撫育。撫育時要求鏟除林地內所有的雜草與灌木。撫育完成后及時施肥,做到撫育和施肥相結合,在苗木上坡方向挖深為15cm左右的半月形施肥溝,施肥量為每株苗木施加復合肥0.2kg,施肥后及時覆土。
3? ?刨花潤楠的采伐與萌芽林的兩種培育方式
刨花潤楠成熟后及時采伐,采伐時間一般為冬季,其采伐后有很強的萌芽能力,生產上可以利用這一特性,進行萌芽林培育。
3.1? ?萌芽后中、大徑材的培育
其以培育用材林為主。技術措施是,采伐及伐倒木出山時盡量要保護好伐根的皮免受損壞,發芽后在每伐樁上選留1~2個最粗壯的芽,其他的芽抹除,同時做好撫育除草與施肥工作,以促進苗木快速生長發育。在冰雪較嚴重的地區,盡量選留上坡方向的粗壯芽,這對冰雪從新植株與老樹樁下壓裂有很好的防護作用。
3.2? ?萌芽后香粉用材的培育
香粉用材的培育與用材培育不同,藍肖等認為,刨花潤楠是以經營香粉全樹利用為主,萌芽無須去萌留樁,可保留全部萌芽。待3~5年時可采伐部分萌條進行利用,每樁保留1~2株健壯到主伐[2]。
4? ?結語
總之,刨花潤楠具有生長快、適應能力較強等優點,使用范圍廣,利用價值高。廣西桂北地區有天然分布,十會適合刨花潤楠的生長。從自然生長情況來看,其與多種樹種生長在一起,說明存在與其他樹種混交造林的可能性。因此,今后除持續觀察連續利用發展模式,對于混交造林也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 1 ] 溫勝房,李祥云.刨花潤楠育苗與造林技術[J].廣東林業科技,2008(2):115-116.
[ 2 ] 藍肖,梁瑞龍,周全連.刨花潤楠栽培技術初探[J].廣西林業科學,2008(4):203-204.
(收稿日期: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