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香
摘? ?要:林業種植在當前廣受世界關注,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許多可逆或不可逆的影響,林業對于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日益體現出其不可忽略的作用。為了維護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林業建設。主要分析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應用要點,望引起重視與關注。
關鍵詞:林業種植;環境改善;技術應用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6-0135-01? ? ? ?中圖分類號: S718.5;X51? ? ? ?文獻標志碼: A
林業種植是改善環境的必要措施,通過林業種植,一方面能夠防止水土流失,同時也能優化空氣質量,起到綠化作用。而木材又是現代社會非常重要的資源,其對于燃料、造紙及家具的使用,甚至制造業的材料,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些重要作用,需要有針對性地展開分析,根據林木的不同特性,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保證林業種植的重要價值得以體現,真正借助林業種植達成優化環境的目標。
1? ?對大氣碳含量的調節
樹木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新鮮空氣。樹木通過充分光照條件下的光合作用能夠吸收空氣中的部分二氧化碳,并且將其轉化為氧氣排出。在工業發達、機動車持有量越來越大的現代社會,工業生產及機動車的行駛都會產生大量CO2及其他碳化合物,而植被則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轉化這些碳化合物,從而釋放新鮮的氧氣,達成優化環境的目標,可見這也是處理溫室效應以及霧霾問題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樹木所提供的木材資源,一方面能夠成為制造業的材料,制造很多商品,更有很多經濟林木,其經濟效益更高。另一方面木材作為燃料,回收利用價值很高,借助木材能處理其他的燃料后期問題。不僅如此,木材還能夠對許多金屬材料起到替代作用,進而減少因金屬冶煉帶來的消耗與污染,控制大氣碳含量。但是根據目前的林業種植概況來看,當前的林業規模依然無法滿足解決碳排放問題的需求,為保證種植成功率,必須要落實水土保護工作[1]。
2? ?對大氣酸含量的調整
大氣酸含量代表污染程度,就當前來看,大氣中的污染性酸類物質沉降情況十分嚴重,而林業種植則有利于調整大氣的酸含量,效果十分理想。當前的工業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燃料,而燃料的消耗會排放出大量的硫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元素成分排放到大氣當中,最終會形成酸性化合物,伴隨雨水降落到地面,由于酸度較高,會對林木產生腐蝕,甚至影響樹木的存活。我國的四川及貴州等多個地區都曾經歷過酸雨,受到過酸雨的嚴重影響,大量木材因酸雨而遭受破壞,損失已超3.6億元。所以如果林業種植工作落實不到位,無法體現出林木的自我凈化作用,再次出現酸雨,必然會引發更大損失。但并非所有樹木都無法承受酸雨的侵襲,因為不同樹木種類對于酸性物質的抵抗能力也不同,例如山茶樹等對于酸雨的抵抗能力更強,而杉樹類對于酸雨的抵抗能力不強。了解樹木的特性,便能夠通過合理的種植去抵抗酸雨帶來的不利影響,以達成優化環境的目標[2]。
3? ?防止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一直以來都是我國乃至于全世界面臨的重要難題,大力提倡植樹造林,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改善著當地的民生,通過大量的植樹造林活動,加大林木種植。對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改善,目前我國效果明顯,這些都是林木種植的主要防治問題之一,在林木種植成活后,根系不斷拓展,會牢牢抓住土壤,鎖住水分,能夠提升土壤的密實度。隨著根系不斷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的濕度能夠保持適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周邊環境,這便是林木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原理。
在林木植被較發達的區域,洪水來襲時,土壤由于被林木固定以及植被覆蓋,流失的程度會更低,進而有效規避洪水的威脅,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實際統計,借助林木能夠規避接近20%的洪峰危害,依靠吸收或蒸發的形式達成緩解目標。依據實際統計發現,如果某地區林木覆蓋率在67.6%,相對覆蓋率在2.7%的地區來說能夠減少25%~78%洪水凈流量,林木對于洪水的防范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根系的拓展能夠鎖住土壤水分,陸續改善土壤的營養成分,改善生態環境,自然能夠減小水土流失的概率。經過如此往復形成良性循環,對于當地的環境以及民生都會有很大改善。而在水分嚴重不足的地區,土地結構也會因沙化而呈現出脆弱的特征,經過風的侵蝕,沙化范圍則會拓展,進而形成沙漠,而沙漠是不利于人類生存的環境。而林木種植對于沙漠化同樣有著改善作用,通過林木種植,根系植入土壤,緊抓土壤鎖住水分,土壤的流動性則會減弱,隨之改善周邊環境,沙化問題也會弱化,這與水土流失的治理原理有一定相似之處。依據實際調查結果來看,林木能夠對空氣流動速度達成50%左右的控制,風在遠離林區時流速基本較高,而穿越森林時速度則會大幅縮減,即是說林區對于風速起到了緩沖作用,不僅維護了當前地區的地表結構,同時隨著林木的聚集、風速的縮減,林木的安全健康也能得到保障[3]。例如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就很成功地防護當地的風力侵害,為當地的林業、農業發展作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
總之,當前林業種植是為了維護生態環境所必須落實的重要事業,關乎的不僅是利益,而是未來人類社會的長久穩定發展。只有重視造林,才能夠保證人類未來不會面臨山窮水盡的困境。
參考文獻:
[ 1 ] 馮才雄.探討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作用與利用策略[J].種子科技,2019,37(4):18.
[ 2 ] 趙建亮.探討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作用與利用策略[J].現代園藝,2018(22):169.
[ 3 ] 羅進.基于環境改善形勢下林業種植管理要點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8,25(8):186-187.
(收稿日期: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