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
摘? ?要:隨著城鎮建設速度加快,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工作也成了考量城市發展指標的一項重要性工作。目前在城市發展中面臨著汽車尾氣、內澇災害嚴重等一系列的問題,在人們綠色環保理念不斷深入和對居住環境質量要求不斷提升情況之下,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對于園林綠化工作的力度不斷增加。園林綠化工作承擔著美化環境的生態作用效果,也有著裝點城市的藝術性效果。多層次、多品位的綠化苗木工作已經成為園林工作發展的必然需要,也在城市建設中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園林;病蟲害防治;后期養護;管理
1? ?園林病蟲害防治與后期養護的重要性
我國城市建設理念的不斷更新,在發展中逐漸認識到了綠化工作重要性,審美的方向和水平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一些省市發展中,園林綠化工作已經成了城市標志性建設的內容,例如,引入新型特色苗木展示出城市的特點,也在四季不同的綠化美觀需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外在近年來私家車增多以及尾氣和噪聲污染等問題不斷深化中,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已經刻不容緩。通過園林綠化工作凈化空氣、提升環境質量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處理方式,有利于提升環境質量,也在調節城市小氣候、改善熱島效應等方面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城市內澇和水土流失的現象也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園林綠化資源進行緩解。但是,在目前園林綠化工作的實際運行中,也面臨著苗木選擇不當、病蟲害侵蝕的影響。為了保障園林綠化工作的質量,需要在降低病蟲害的工作方面進行研究和質量提升,使得城市綠色建設更加有效[1]。
2? ?園林病蟲害防治及后期養護措施
2.1? ?通過植物的合理配置防范病蟲害
病蟲害管理和控制工作需要在源頭上進行處理工作,在目前的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審美的需求和當地相應條件的影響進行綠化植物的合理選擇工作。但在綠色植物的病蟲害工作中,由于病蟲害具有感染性和擴散性,因而其防治工作難度較大,需要對于植物選擇、種植密度、養護工作等多方面進行源頭的把握工作。例如,在實際的綠籬植物種植過程中,由于種植密度過高的問題,就會受到天牛等植物的影響,從而生長狀態不容樂觀。在具有明顯寄生色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做好相應植物的選擇工作,減少后期的經濟損失。
2.2? ?強化綠植入場檢疫力度
我國生態建設程度不斷增加,對于生態環境進行維護和修復成為工作的重點,因此,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植物引入工作中要做好把控工作,及時進行檢驗檢疫工作,使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從源頭抓起。檢測工作中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只重視對于苗木外觀、生長程度的檢驗工作,對于病蟲害的檢疫工作存在不足,使得外來品種容易帶來害蟲,并因為其沒有天敵而迅速增長。
2.3? ?農業防治方法
在苗木管理工作中需要利用農業防治的工作方法,進行源頭上的處理工作。在苗木選擇中選擇抗病蟲害能力比較強的苗木,也通過科學的檢驗檢疫工作使得后期施肥、灌溉等養護工作的落實也更加精準。通過對于苗木生長所必需的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及時補充,可以使得苗木的生長更加健康,抵御病蟲害的能力更強。合理的修剪工作進行使得苗木可以接受充足的陽光和通風,有利于苗木生長[2]。
2.4? ?化學方法
化學防治的方法是利用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的處理工作,也是在目前應用十分廣泛的病蟲害處理的方式,其病蟲害處理的工作效率較高。但由于近年來對于生態環保方面的需求和抗藥性的原因,在化學方法進行處理工作中,要進行科學的藥量控制和噴灑時間的選擇工作,減少對于環境的影響,增強病蟲害處理的效果。
2.5? ?生物方法
園林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工作是在后期養護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方式,主要利用天敵的方法進行處理,這種方式符合自然發展的規律,也在進行防治的工作中,可以增強處理工作的效果,具有明顯的自然方面的優勢。在生物處理中對于植物本身生長的副作用降低,也在工作中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
2.6? ?物理方法
物理處理方法主要指的是對于害蟲的人工和機械捕捉,或者是進行誘殺的方法。合理地利用物理方法進行病蟲害的處理,可以在可控的范圍內及時進行病蟲害的處理工作,以防其蔓延。機械捕殺的方法適用于病蟲害數目較小的情況下,利用震蕩、修剪的方法對于原本的病蟲害枝葉等進行處理,也同時對于蟲卵進行收集,避免二次污染。誘殺害蟲的方式是打破了機械捕殺的局限性,可以使用性誘殺、光誘殺等方式進行及時處理工作,以免在后期產生擴散工作。
綜上所述,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與養護工作的進行,需要在工作中做好科學性的工作安排,使得后期養護的工作更加順利。需要在合理選擇植被、檢驗檢疫工作完善、病蟲管理方式優化的工作基礎上進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病蟲害得以控制和避免擴大化。園林工程的養護工作,有利于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提升,更好地在城市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 1 ] 杜立忠,岳翠紅.園林病蟲害防治誤區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8,38(14):220.
[ 2 ] 李娜,蓋艷玲.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策略探析[J].現代園藝,2018(14):68.
(收稿日期: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