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紅
摘? ?要:森林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森林撫育間伐是森林培育中一種有效的手段,對森林培育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解決森林的疏密問題,起到防治病蟲害、淘汰發育不良樹木的作用,提升林業的經濟效益,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就森林培育過程中的森林撫育間伐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森林培育;森林撫育間伐;有效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16-0155-01? ? ? ?中圖分類號: S753? ? ? ?文獻標志碼: A
森林撫育間伐主要是指在尚未成熟的森林中,根據森林的稀疏規律以及生長情況,及時去除不良樹木,從而為樹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了森林撫育間伐工作的有效開展。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變傳統的工作模式,解決森林撫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才能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
1? ?當前森林撫育間伐存在的問題
森林資源具有凈化空氣、防塵防沙、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是生態環境穩定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人們肆意采伐,使得當前的森林資源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影響了生態環境的建設,當前森林撫育間伐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4點。
1.1? ?存在認識誤區
對森林撫育間伐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區,部分工作人員并沒有深入了解撫育間伐的意義,在實際的工作中常常出現輕育重伐、過度采伐等現象,同時忽視了對樹木的保護,使得森林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森林撫育間伐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影響了林業的經濟效益。
1.2? ?缺乏理論研究
在開展森林撫育間伐時缺乏理論知識的指導。由于我國開展森林撫育間伐時間較短,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理論知識和技術支持,不能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運用合理的培育方法種植樹木,導致我國森林撫育間伐工作受到嚴重的限制[1]。相關人員只能根據自身經驗進行主觀判斷,存在缺乏理論指導和撫育間伐評價指標不完善的問題。
1.3? ?投資不足導致撫育質量不高
在當前森林撫育間伐工作中,還存在著投資不足的問題,導致森林撫育間伐工作不到位,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一方面,缺乏引進先進理論知識與技術人才的資金投入,使得森林撫育間伐工作效率低下,存在盲目開采、培育的現象;另一方面,單純為了提升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森林撫育間伐影響了撫育間伐的有效性。
1.4? ?經營區域劃分不合理
林區中經營區域劃分混亂的問題影響了撫育間伐工作的有效性。在具體的工作中,常常將商品林和公益林劃分為禁伐區,而將撫育林劃分為采伐區,混亂的劃分使得大量正在發育的樹木遭到了砍伐,破壞了森林的結構,影響了森林培育的有效性。
2? ?森林撫育間伐的有效措施
2.1? ?改變觀念,提高認識
首先,通過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強化理論知識指導,明確撫育間伐目標,在實際的工作中合理地進行撫育間伐,科學去除生長不良、枯敗的樹木,滿足其他樹木的生長需求,為樹木提供更為充足的光照和營養,進而降低病蟲害發生率,提升森林培育質量[2]。其次,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意識的培養,轉變經濟效益至上的觀念,充分認識森林培育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進而不斷提升撫育間伐的生態效益,促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 ?完善森林撫育間伐理論體系
在進行森林撫育間伐時,可根據林區的實際情況規劃一部分試驗區,根據實驗目的進行合理布置,具有針對性地設計實施方案,借助實驗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總結出適合本地區的理論,為森林撫育間伐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加強對于不同地區和不同林種間伐的研究,經過反復實驗形成合理的實施方案,為各地開展撫育間伐工作提供參考,保障撫育間伐工作成效。
2.3? ?加強技術團隊建設
加強對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隊伍。由于森林撫育間伐工作難度較大,對工作人員的能力要求較高,需組織專家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在工作人員上崗前進行有效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實踐能力[3]。同時,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將工作實踐與薪資待遇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地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促使工作人員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進而全面提升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提高工作的效率,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霍連發.森林培育過程中的森林撫育間伐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3):126.
[ 2 ] 劉金柱.森林培育過程中的森林撫育間伐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9(3):168-169.
[ 3 ] 王海東.森林培育過程中的森林撫育間伐措施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1):202.
(收稿日期: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