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佳林 彭森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遙感技術應運而生。這項技術作為信息科學的前沿技術,擁有比較先進的信息獲取以及觀測手段,目前已被廣泛運用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通過將遙感技術與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信息手段相結合,能夠更好地完成信息采集、分析等工作,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在農作物生長監測、面積估算以及自然災害評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遙感技術;農業生產;應用
遙感技術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空間科學及地球科學的理論上發展起來的一項邊緣學科,是一種較為實用的、先進的探測技術。遙感技術具有數據獲取容易、覆蓋面積廣等特點,因此被大面積地應用于農業生產中。
1? ?遙感技術特征
將遙感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特征:首先,獲取農作物生長信息的方法多樣。按照不同的需求,遙感技術可以選取相應的設備以及波段獲取信息。不同波段的選擇決定著農作物的穿透性不同。其次,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由于我國很多地方自然氣候較為惡劣,因此,可以運用遙感技術限制條件較少的優勢從空中進行監測。最后,運用遙感技術可使獲取信息更加廣泛、速度更快,同時還能及時更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動態地監測農作物生長。
2? ?遙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2.1? ?農作物養分診斷
農作物生長需要一定的養分。如果缺乏某一種必要元素,會直接導致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光合作用的效率直線下降。隨著遙感技術在農業發展中進一步應用,對農作物養分吸收情況進行診斷是我國農業發展研究過程中的重點內容,運用遙感技術能夠推動養分監測工作的進行。農作物養分診斷工作主要依靠監測相關元素含量的變化,從而反映出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生理結構變化,進而能夠反映農作物在光合作用中的光譜反射變化[1]。
2.2? ?農作物播種面積估算
在調查我國各地區農作物播種面積情況的基礎之上,國家才能決定與之相對應的糧食政策。而將遙感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可以發現,遙感技術具有信息收集面積廣、數據準確且時效性好等特點,因此也被應用于農作物面積估算過程中[2]。
運用遙感技術能夠準確地估算出農作物的播種面積,以數據的形式進行面積分析,通過分析處理,進一步準確地得出該類農作物的具體播種面積。除此之外,在進行估算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個別區域謊報播種面積的情況出現。
2.3? ?農作物長勢估算
農作物長勢主要是指農作物的具體生長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農作物最終的產量以及品質。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對農作物的長勢進行監測,及時發現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情況。不同的農作物有不同的發育期以及長勢,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應用遙感技術對農作物的生長態勢進行監測,最終估算出該類農作物的產量[3]。
2.4? ?病蟲災害監測
農作物生長會根據病蟲害以及肥料的情況而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如生物化學變化、生物物理變化等。在運用遙感技術的過程中,植物特征吸收曲線也會隨之改變[4]。因此,在病蟲害發生的早期是可以運用遙感技術進行探測的。通過對農作物病害葉片中的葉綠素進行波段探測,結合葉綠素的實際含量,建立與之相對應的估算模型,提取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發生病蟲害的作物面積以及空間分布等[5]。
3? ?結語
總之,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運用遙感技術能夠及時獲取農業生產信息,有效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對農業規劃管理以及農業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國在應用遙感技術的過程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只有發現遙感技術在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創新點,才能夠推動遙感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袁紅麗.衛星遙感技術在河南省作物監測上的經濟問題研究[J].農業災害研究,2016,6(8):52-58,61.
[ 2 ] 帕提曼·阿布都艾尼,阿依仙木古麗·阿布來提,努爾帕提曼·買買提熱依木,等.衛星遙感技術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研究中的應用[J].農業災害研究,2018,8(4):48-49.
[ 3 ] 尹曉媛,付星基,劉甲明,等.遙感技術在農業災害監測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7,11(20):110-112.
[ 4 ] 邴建偉,何靜.利用遙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分析[J].現代化農業,2015(6):67.
[ 5 ] 桂淮.遙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實際應用[J].農業工程,2019,9(2):22-24.
(收稿日期: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