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勝
摘? ?要:森林資源是重要的自然生態資源,無論是在環境體系當中,還是在生態體系當中,森林資源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區域經濟發展自然也離不開森林資源的支持,但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部分地區的森林資源受到了嚴重破壞,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較大壓力。基于此,對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資源;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1? ?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從可持續發展觀角度來看,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無疑是必要且重要的。森林生態系統是自然資源的重要構成,由各類野生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構成。森林生態系統為人類社會生產活動提供了各種材料、食品及燃燒資源,它的發展與人類經濟社會乃至整個社會文明都密切相關。森林資源是生態建設過程中的基礎性資源,對于林業可持續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1]。從功能性角度來看,森林資源對環境溫度、濕度等具有調節作用,同時可降低地表水蒸發量,起到氣候調節的作用。再者,森林生態系統可對大氣氧氣及二氧化碳進行調節,使兩者保持平衡,并可吸附大氣中的部分放射性物質及灰塵,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森林可發揮降水緩沖的作用,防止地表土壤受到直接沖刷,并可積蓄雨水、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總體上來看,森林系統在整個生態系統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所帶來的生態效益是巨大的,應給予重視。
2? ?森林資源保護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分析
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生產結構及消費結構較以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這使得森林資源需求也變得日趨復雜。一方面,經濟需求始終處于不斷增加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森林資源帶來了大量綠色經濟產品,并具備了循環再生的特點,這些產品與經濟發展形勢顯然是相契合的[2]。另一方面,生態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森林資過度開采的現象變得日趨嚴重,甚至出現了生態環境危機。若要解決森林生態問題,就必須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這是促使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除此之外,林業加工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木材資源消耗愈來愈大,但我國森林資源整體供給卻變得愈來愈少,森林資源供需矛盾不斷加深。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并加大森林資源培育力度,才能從根本上緩解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3? ?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矛盾性分析
從長遠角度來看,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對于區域經濟發展顯然是有益的。但在現階段,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在某些環節上還是表現出一定的矛盾性,具體如下:①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企業、政府及鄉村集體之間的矛盾。全面落實施森林資源保護,無論是對于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而言,兩者在生態效益上都可獲得極大的益處,但也會付出一定代價。中央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承擔森林資源保護的顯性成本,如造林成本、退耕還林補貼、生態補償、森林資源養護成本等。同時,中央政府還需承擔部分地方財政損失。對于林業企業而言,需承擔部分隱性成本。鄉村集體盡管獲取了少量管護費用,但依賴木材采伐維持的育林基金卻會大幅度減少,會給鄉村基礎建設帶來一定程度影響。②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管理體制間的矛盾。在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林業企業職工由采伐崗位轉變為管護崗位。這種崗位變更需要一定資金作為補償,但林業職工下崗分流補償明顯不足,由此產生了利益矛盾。在部分地區,國有林與集體林交界處,存在地方占有國有林的情況,容易出現矛盾糾紛,影響了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秩序。③森林資源保護與林區居民之間的矛盾。部分林區居民主要是依靠木材采伐勞動來維持日常生活,但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開展后,明顯會限制木材采伐量,影響到林區居民的經濟來源。
4? ?協調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同步發展的相關建議
4.1?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林下經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部分,大力發展林區經濟不僅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還能從側面緩解森林資源保護與政府、林業企業及林區之間的矛盾。在發展林區經濟的過程中,要重點發展林下經濟。首先,要優化區域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多種產業齊頭并進”[3]。在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布局上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帶動、立足林農、政府引導、市場帶動。可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典型示范戶給予資金獎勵支持。在此基礎上,還要發揮社會融資主體作用,激活生產要素,增添發展活力,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制定林下經濟技術規程和指標體系。另外,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領導與宣傳引導,建設示范基地,抓重點、造亮點,培育經營主體,促進優質發展,拓展產業功能,促進三產融合。
4.2? ?不斷提升森林資源質量,促使地區經濟循環發展
首先,要確認合理的樹種、林種及經營管理方式。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要篩選優良品種進行種植,并實施集約化經營,大力發展混交林,以此來提升森林資源質量[4]。其次,要明確森林資源產權,構建出健全的森林資源經營體系,讓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得到妥善保護。再者,要對林區種植結構進行優化,重點對密度過大的林分進行撫育間伐,改善林木生長條件,提高林地生產力。通過提升森林資源質量,促使其商業價值不斷提升,為林區循環經濟發展創造條件[5]。
4.3? ?政府要充分發揮調控作用
首先,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要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及林業產業扶持資金投入力度,建立以公共財政為主體、多渠道融資為輔的林業投入保障體系。其次,要對林業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完善。再者,要對林業項目實施貸款優惠。地方政府應鼓勵林業保險公司向林業企業提供保險服務,并鼓勵林業擔保公司為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提供擔保。最后,可成立林業資產收儲中心,以降低林業信貸風險。
5? ?結語
總之,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密不可分。因而,需要通過采取一定手段,促使兩者協調發展,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平衡化,最終達成可持續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 1 ] 陳建蓉,陳開偉.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探討[J].綠色科技,2012(9):222-223.
[ 2 ] 起樹紅.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分析[J].綠色科技,2016(3):127-128.
[ 3 ] 高景民.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關系研究[J].
中國農業信息,2016(2):151-152.
[ 4 ] 趙曉麗.我國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探究[J].
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2):133.
[ 5 ] 高景民.森林資源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關系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6(2):151-152.
(收稿日期: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