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云 肖鋮
摘? ?要:引起氣象變化的因素是很難把控的,一旦出現氣候變化,會對農業生產產生極大的影響,如何做好預防工作,需要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層次的剖析,研究了天氣變化對氣象災害和病蟲害的影響,希望能夠就農業生產給出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病蟲害;氣候變化;影響
中國面積遼闊,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一些地區會因為氣候變化,作物的產量得到提升,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氣候條件的變化,帶給絕大多數地區的是產量的減少。氣象災害頻繁發生,從整體上看弊大于利,因此,聯系氣象變化開展定向的研究,是極具現實意義的。
1? ?氣候變化對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
1.1? ?干旱
目前,全球關注的一個焦點話題是全球氣候變暖,氣候變暖引起的干旱災害出現也較為頻繁。很多西北地區,本身水分都比較匱乏,再加上溫度的升高,土壤中的水分會迅速流失,干旱次數越來越多,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干旱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1.2? ?澇漬
如果在地表長時間積水,很容易引起澇漬災害,土壤中的水分會大幅流失,會對農作物的存活率產生極大的影響。澇漬災害具體包括了洪水、漬災和洪災。洪水是較為常見的洪澇災害,簡單來說,就是大規模的降雨之后,引起了山洪或河水泛濫,使得農業設備明顯毀壞,農作物產量大幅減少。漬災則是指長時間的陰雨天氣,不見太陽,排水受到了影響,最終造成農作物根部缺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爛根。洪災是短時間的大雨,農田因為不能及時排泄降水,會出現小范圍的積水,這對水田作物而言影響不大,但如果種植的是旱田作物,帶來的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1.3? ?風雹
風雹是處于干旱和澇漬之后的第三大農業氣象災害,在全國很多地區都有出現,較為分散。調查研究表明,我國風雹災害的發生次數每年已經超過了1000次,雖然冰雹災害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發生頻率高,也會給農作物帶來巨大的損失[1]。風雹給農作物帶來巨大的損失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第一,大風會將農作物刮倒,倒地的農作物產量會大幅削減,甚至可能會出現死亡的情況。第二,冰雹的出現可能會直接砸死農作物,尤其是如果農作物處于生長的關鍵環節,帶來的損失是極大的。第三,暴雨直接流失了土壤中的養分,影響了農作物的生產,果實的質量得不到保障。
1.4? ?熱害
所謂的熱害,又被稱作是高溫、伏旱。從目前來看,熱害對亞熱帶作物的影響較大,長時間的高溫天氣會影響水稻和玉米的正常生長。高溫對農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溫度高、農作物呼吸速度加快,長時間的熱量蒸發加上光合作用效果不好,農作物最終出現衰竭的跡象。夏季熱害持續上升在最近幾年尤為嚴重,局部地區長時間的高溫天氣,溫度超過39℃的時間越來越多。
2? ?氣候變化對病蟲害的影響
氣候變化不只會對農業氣象災害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和農作物緊密關聯的生物,這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病蟲害[2]。調查表明,隨著全球氣候不斷升高,病蟲害在近幾年來呈現出更加嚴重的特點,每年呈現10%的增幅,對農作物的產量以及質量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1? ?暖冬
病蟲主要是通過寄生在農作物身上存活的,隨著溫度升高,農作物冬季種植的數量也明顯增加,這為病蟲的生存提供了保障,有利于病蟲過冬。在之前,冬天溫度較低,病蟲害會因為溫度太低直接凍死,但如果是暖冬,蟲卵可以安全過冬,第二年直接孵化,病蟲害現有數量得以保證之外,在基數上也明顯增加,大范圍的繁殖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2? ?繁殖代數增加
全球氣候變暖,不只是讓病蟲害的數量明顯增加,而且病蟲害的繁殖速度也明顯加快。環境舒適溫暖導致病蟲害冬眠的時間大大縮短,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繁衍后代,病蟲繁殖的代數明顯增加,對農作物的傷害也是多層次、多角度的[3]。
2.3? ?遷飛性害蟲的影響
一些害蟲并不是固定在某個區域生長的,可能會跨幾個區域生存,遷飛性害蟲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在初期,這種害蟲會直接飛往適合生存的環境下繁殖,某種程度降低了當地害蟲的數量。但是伴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這類害蟲遷飛的時間會大幅提前,甚至一些害蟲會停止遷飛,直接在當地繁殖,這些都會造成當地病蟲害發生面積擴大。
2.4? ?病蟲害開始往北轉移
我國位于北半球上,氣候變暖,全國的整體氣候溫度都明顯升高,病蟲的生存環境開始往北發展,大多數害蟲生存的環境在25℃左右,目前的生存環境開始朝著28℃的方向發展。害蟲為了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會開始嘗試著往北飛,找到25℃的位置開始繁殖[4]。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很多害蟲都開始呈現出朝北轉移的特點。
3? ?結束語
多項數據以及各類調研顯示,全球氣候變暖使得我國氣象災害的發生頻率明顯增加,發生強度也明顯增大,對農作物產量和整體質量的影響也呈現了遞增的態勢,對病蟲害而言,有利有弊,但是弊比利要大。因此,國家有關部門面對這種情況要深層次分析,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從大局出發,找到有針對性的防治方案,不能僅僅流于形式,要真正意義上實現有效防范,提升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 1 ] 錢鳳魁,王文濤,劉燕華.農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措施與對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5):19-24.
[ 2 ] 李建朝.氣候變化對農業氣象災害與病蟲害的影響分析[J]. 農民致富之友,2016(2):293.
[ 3 ] 王子一,王猛,趙子程.農業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34(11):63-64.
[ 4 ] 李憲萍,于翠紅,馮娟,等.氣候變化對黑龍江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2):14220-14220.
(收稿日期: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