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發展,大量英語外來詞涌入漢語。本文總結了漢語中英語外來詞的借入領域,并從詞義層面分析了英語外來詞對漢語的影響。
關鍵詞:英語外來詞;詞義;擴大;縮小;詞性褒貶
作為人類交流的媒介,語言并非一層不變。相反,語言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發展,跟隨人類的活動在不同民族間轉換滲透。在這個過程中,外來詞產生了。外來詞,或外來語,也稱借詞,是“一種語言從別種語言中吸收過來的詞語”[1]。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大量英語外來詞涌入漢語,豐富了漢語詞匯。
一、涉及領域
1.日常生活領域
T恤(T-shirt)、比基尼(bikini)、牛仔褲(jeans)、星巴克(Starbucks)、麥當勞(McDonalds)、吐司(toast)、可樂(cola)、自助餐(buffet)、軟飲料(soft drink)、培根(bacon)、奶酪(cheese)、香波(shampoo)、隱形眼鏡(contact lenses)、空客(airbus)、地鐵(metro)、波音飛機(Boeing aircraft)、超市(supermarket)、汽車旅館(motel)等。
2.藝術文化領域
搖滾樂(rock)、爵士樂(jazz)、芭蕾(ballet)、尊巴(zumba)、健身(fitness)、吉他(guitar)、小提琴(violin)、蹦極(bungee)、高爾夫(golf)、肥皂劇(soap opera)、奧林匹克(Olympic)。
3.專業科技領域
硅谷(silicon valley)、高科技園(hi-tech park)、視頻通話(video call)、試管嬰兒(test-tube)、集成電路(IC)、數據庫(data bank)、智能手機(smart phone)、激光打印機(laser printer)等。
4.社會領域
派對(party)、社區(community)、代溝(generation gap)、蜜月(honey moon)、白領(white collar)、丁克(DINK)、雅思(IELTS)等。
二、英語外來語對漢語的影響
1.漢語詞匯量增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日常生活、藝術文化、專業科技和社會等領域增加的詞匯漸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漢語辭藻,豐富了漢語表達方式,擴大了詞匯量,是語言發展過程中的豐碩成果。
2.部分詞義擴大
漢語中,“秀”指谷物再次抽穗揚花,也有美好之意,頻頻出現在古人詩詞中。如“榮則秀雅,雅朱顏只”(《楚辭·大招》),“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等。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talk show傳入中國后,譯者將其詮釋為脫口秀,該字便衍生出了展示、演示、展覽、炫耀之意。當前,“秀”組成的各類詞組頻頻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如首秀、秀茂(優異突出的人才)、秀艾(優異俊美之士)以及時下的網絡新詞秀兒(贊美他人評論)。“秀”字因時代發展,衍生出了基于本義又超越本義的多項釋義,該字詞義得以擴大。
3.個別詞義縮小
部分英語外來詞引入漢語后,詞義不擴反縮。比如“沙龍”一詞,音譯自英語詞匯salon,原詞有四層含義。一指作家和藝術家等名流在上流社會知名人士家里定期舉行的社交聚會,其中北美一帶含有名流或社交界名人邀請知識分子或其他名人參加的聚會之意。二指畫展,由皇家繪畫和雕塑學會在巴黎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在世藝術家畫展。三指美容美發店、時裝店。四指大宅中的客廳、會客室。該詞引入中國,和中國的語言、社會環境融合后,詞義發生了變化,大部分詞義消失。現代漢語中“沙龍”一詞指政治、文化聚會集會,詞義縮小。
4.詞性感情色彩發生轉化
部分中性詞借入到漢語后,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如mini指小型的,中性詞,不帶任何褒貶色彩。借用到漢語后,譯為“迷你”,原語義不變,衍生了小巧可愛之意,如迷你園景、迷你裙、迷你桌、迷你盆景等。這些詞用迷你二字修飾后,增添了嬌小可愛的屬性,折射出說話人對該物體喜愛的情緒,帶有褒義色彩。再如Miss一詞,通常指年輕女子,也指代選美比賽優勝者的頭銜。傳入漢語后,漢譯成“小姐”。“小姐”一詞除了沿用英語Miss的年輕女子外,還指性工作者,隨著社會的發展增添了貶義色彩。
5.同義詞組增多
英語借用到漢語中,不同的譯者對其處理的方式不一,通常分為音譯和意譯兩種方式,因而出現中大量同義詞組。比如巴士、公交;盤尼西林、青霉素;減肥、瘦身;摩登、現代;秀、表演;馬達、發動機;嘉年華、狂歡節;香波、洗發露;轟趴、派對、聚會。
6.語法歐化——詞綴增加
英語外來詞的涌入,局部改變了漢語語法,使之呈現歐化傾向,出現了一眾詞綴。英語中的前綴counter-/ anti-/ab-衍生出漢語的“反”,super-/over-/extra- 演化成漢語的“超”,non-/un-生成漢語的“非”,dis-/il-/ir-/im- 演變成漢語的“不”,multi-催生漢語的“泛”等。這些歐化的漢語詞綴,和相應的漢字組合,形成了新生的詞組,在當代漢語中得以廣泛使用,如反暴力行動、超時空戀人、非常規組隊、泛田園設計等。
英語外來詞的借入,豐富了漢語辭藻,充實了漢語詞庫,帶來了異域文化和異國科技產物,為我國打開了通往外界的大門,開闊了國人的眼界,是我國改革開放持續深入的成果。英語外來詞已融合到漢語中,成為漢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Z].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2] 郭鴻杰,二十年來現代漢語中的英語借詞及其對漢語語法的影響[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9).
作者簡介:
陳師瑤,女,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用學、英語翻譯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