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松
摘 要: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進步不僅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同時也帶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施工項目高度不斷攀升,這也給高層建筑施工增加了難度。針對高層建筑技術要點施工特點、安全管理等內容展開了一系列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幫助同行業者增進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了解與掌握,不斷提高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水平 ,增強建筑行業競爭力。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 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要點
1.1 高層建筑的地基處理
高層建筑由于建筑樓層較多,對于地基的穩定性要求較高。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工作之前,需要對整個土質結構進行較為嚴密的考察。若整個建筑用地的地基較為松軟,并且整個持力層比較深,則使用樁基礎、閥板基礎、抗浮錨桿等技術對整個地基進行加固施工。以樁基礎為例,可供采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很多,如預制樁技術具有造價高,耗材量較大以及嗓音大等缺點,使得進行施工過程中,以現澆樁施工技術的方法替代整個施工技術工作,以保證樁基礎的質量。當整個樁基礎的埋置較深時,以沉井法和沉箱法進行施工工作。此外,高層建筑的地基處理過程中,還必須注意,由于一般屬于深基坑開挖,要特別注意基坑施工的相關問題。一是要做好基坑的保護工作,注意好基坑邊緣開挖、砌筑的施工工作,防止垮塌,必要時還可采用土釘墻工藝。二是要做好復雜條件下的管理工作,如土質過于松散,或者處于雨季,則要做好相關的保護、警示與防水工作。
1.2 鋼結構施工技術
高層結構復雜,往往以混凝土結構(含剪力墻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特殊結構等為主,結構形態上如普通形態、筒體、多筒體等。那么在施工中,必須考慮不同結構類型、不同結構形態,采用合理的施工技術,并輔之以質量安全控制手段。
1.2.1 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方案
工程施工是以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方案為藍本。在高層建筑施工前,做好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與施工設計是完成整個工程的必要前提。在進行高層建筑的施工項目之前,對整個施工環境進行詳細地考察,擬建全面的結構設計圖,了解整個高層建筑物的重要部位,與專業的施工技術人員進行詳細的交底工作。對于高層建筑而言,設計單位專門項目工作組在設計文件中,對于不同結構形態的建筑,對于施工中必須掌握的注意事項進行關鍵性提示,并在交底中進行詳細說明。
1.2.2 認真負責建筑施工過程管理
1.2.2.1 做好總分包的質量控制
對于工程分包與專業分包,總承包商要負起管理責任。由于高層、超高層建筑,都是屬于體量較大的施工工程,一般都是采用總分包模式,而總承包商也必須認識到對于建筑質量負總責的思路,在分包合同中,就高層建筑的特殊性、質量關鍵控制點做出說明,并會同監理師定期進行關鍵節點的檢查。
1.2.2.2 做好施工過程中的事項管理
這也是所有建筑工程的常規性工作。要堅持按相關規范與強制性條文的規定進行作業,如《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JGJ 99-98,如有變更,必須按相關流程進行;對于建筑用材料,要按規范進行檢測,除普通的送樣檢測外,監理師和總包方都應有權要求進行隨機抽樣檢測;在鋼筋工程中,對于鋼筋綁扎工作進行具體的檢驗。在綁扎的過程中,整個錨固應該滿足建設工程的需要以及抗震等相應的等級要求。
1.2.2.3 做好安全管理
高層建筑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施工安全管理。一方面,做好施工安全管理,防墜落、防工傷。要做好鋼筋支架與跳板、防護網等保護措施。另一方面,還要做好消防安全,防止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焊接、短路引起的火災。施工單位要配備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巡視。
1.2.3 逆向施工法
對于逆向施工法 ,主要是指建筑物內部逐層向上的支撐結構。相較于傳統的施工方法,逆向施工法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特點如下:逆向施工時刻利用規劃紅線作為地下連續墻的構筑線,這樣能夠起到拓展建筑面積的施工目的;逐層澆筑的施工結構穩定性更好 、剛度較大 ,逆向施工法能夠減少基坑變形,緩解周圍建筑、道路沉降壓力影響;逆向施工法還能夠提高工程施工進度,縮短工程工期,是保證地上、地下同時施工的一種方法 。
1.2 .4預制模板
高層建筑施工結構存在較大的重復性,而且它選擇利用豎向結構施工辦法進行建筑物工期和結構質量控制。針對這兩方面,筆者建議采用滑模法進行高層建筑施工建設,保障建筑物主體結構的完整性,避免高空交叉作業,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綜合效益,保障工程作業安全。對于高層建筑鋼筋筒壁和剪力墻結構的工程也可以采用爬模法 ,該方法在構筑物底部構件周邊組裝滑模板,實施分層澆筑,輔以液壓提升設備至需要施工的高度。將滑模法與其他工程施工技術相結合,不僅能夠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簡化施工過程,同時也是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有效方法。滑模法和爬模法有以下幾點相似之處:機械化程度高,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和模板,保證了建筑施工結構的整體性;組織管理要求高,存在一定的結構物立體造型限制;勞動力成本的逐漸上升,建筑工程紛紛要求縮短工期,控制施工成本。而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通過預制模板組裝澆筑的方式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進度。
1.2.5 高層建筑泵送技術
目前,高層建筑施工普遍采用泵送混凝土技術,這與高層建筑需要的混凝土強度大、方數大有著直接的關系。為了保證澆筑施工質量,既要配備相同數量的布料機和土泵機,還對混凝土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現用的高泵程混凝土運用了摻粉煤灰與化學外加劑相結合的雙滲技術 ,該技術的應用能夠滿足高層建筑對混凝土配比設計要求,混凝土泵送高度也有所提升。
2 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控制
2.1施工方案控制
一項成功的工程項目,施工方案十分重要,它是決定工程建設方向和施工合理的主要因素,一旦施工方案有所缺失,就會造成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而對于基坑深度在 5m 以上的,就需要組織專業知識和經驗豐富的專家組進行方案論證,經過專家論證基礎施工方案可行 ,方可施工。
2.2測量和施工質量控制
高層建筑測量主要是對建筑物標高、軸線 、垂直度等方面控制,測量數據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工程質量,是決定其能夠滿足整體規劃要求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要在工程施工前確定好建筑測量方案,做好各種測量儀器的準備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測量控制方案 ,利用內外控制法相結合的辦法開展建筑施工,并通過反復的數據校對和復核,保證測量精度。
2.3混凝土裂縫質量控制
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遇到混凝土裂縫是較為常見的 ,需要施工人員及時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混凝土是高層建筑中使用比例較大、影響較大的一種建筑材料 ,因此 ,做好混凝土裂縫預防,就要提前做好混凝土早期養護工作。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提出要做好新澆筑混凝土構件濕潤養護工作,盡量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過快對內部產生的壓力 ,防止混凝土開裂。大體積混凝土則可以考慮通過通水排熱或埋設散熱孔的方式避免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做好混凝土養護過程的全面跟蹤監測,保證將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在25攝氏度之內,減少因內外溫差原因導致的混凝土開裂現象發生的幾率。
3 結論
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是一個非常繁雜的工作過程,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就必須加強企業質量安全監督文化的建設,清楚的了解安全生產與質量監督的關系,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的同步,把安全和質量兩方面放在同一重要層次上,同時進行管理監督,以確保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雪華 .淺析當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1(09).
[2] 鄭建國,潘凌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 [J].經營管理者,2010(08).
[3] 藍岳,李波 . 論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水平[J]. 住宅與房地產,2017,(03):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