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19年春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心健康。《通知》要求,要落實主體責任、全面開展七類自查。
一是查管理制度健全情況。重點自查是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2015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2018版)》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明確每個崗位的食品安全責任和要求。
二是查管理工作執行情況。重點自查是否實行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是否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是否定期檢查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三是查場所物品清潔情況。重點自查食品經營場所的地面是否無垃圾、無積水、無油漬;墻壁和門窗是否無污漬、無灰塵;天花板是否無霉斑、無灰塵;場所內是否無有害生物活動跡象;設施設備、工用具、餐飲具等物品是否表面清潔。學校食堂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供餐前,應對食品處理區內的設施設備、工用具、餐飲具等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清洗消毒。
四是查設施設備運轉情況。重點自查冷藏冷凍、加熱保溫、清洗消毒等設施設備是否正常運轉。
五是查食品原料合規情況。重點自查是否建立穩定、合規的食品及原料采購渠道,安全可追溯;食品經營場所內的食品及原料是否處于保質期內、感官性狀正常。學校食堂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的食品處理區內留存的已開封定型包裝食品,若不能保證其處于安全狀態,應予以廢棄。
六是查從業人員健康情況。重點自查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是否持健康證明上崗;患有發熱、腹瀉、咽部炎癥等病癥及皮膚有傷口或感染的從業人員,是否暫停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是查人員規范操作情況。重點自查從業人員是否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求,并在食品安全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加工制作行為是否規范,是否做到食品和工用具生熟分開,熟制食品燒熟煮透。對自查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和問題,學校應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及時復核整改結果。
摘自教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