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潔
摘 要: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六》是他對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經過再創作,成功用鋼琴演奏的作品。文章對《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六》的創作背景和演奏方法兩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李斯特鋼琴作品的演繹提升新的高度。
關鍵字: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練習曲;演奏研究
李斯特(1811-1886年)是匈牙利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教育家,也是世界音樂發展史中一顆璀璨的明星。他不僅自己首創了交響詩的音樂體裁,還創作了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如《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交響曲《浮士德》、交響詩《塔索》等。
一、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六》的創作背景
1831年,李斯特受邀到巴黎進行演出,觀看了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音樂會后,李斯特憑借記憶,將小提琴的演奏炫技轉移到鋼琴演奏中,并且在帕格尼尼的支持和鼓勵下完成創作。
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一共為六首,除了第三首《鐘》是根據帕格尼尼小提琴協奏曲改編而成,其他五首均改編于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由于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屬于變奏曲,因此李斯特改編過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六》仍然是一首變奏曲。
二、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六》的演奏研究
全曲圍繞著一個主題旋律展開了十一個變奏,每一個變奏形式都各不相同。
主題部分(1-24小節):音樂的開始部分是華麗的雙手大跨度琶音,所以從開頭的難度就能看出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十分艱深。此段的旋律聲部在右手琶音的最高音上,在演奏時,右手要將這種大跨度琶音的形式以最快、最流暢的速度一氣呵成,音要彈準且穩,最后的一個音要用力并且落在節拍點上,不能影響節奏。
變奏一(25-40小節):變奏一的變化形式主要是節奏上的變化,右手將和弦分解成三連音的節奏,主題旋律轉移到左手部分,但是節奏較主題部分相比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一段節奏基本是三連音對四個十六分音符,和三連音對前八后十六的對位形式,并且帶有大跨度裝飾音,需要演奏者要彈準且彈穩。
變奏二(41-67小節):這一變奏的主題旋律在左右手的交替進行中,難度尚可,并無太多花樣,只需注意節奏和音的準確性即可。
變奏三(68-83小節):變奏三的變奏方式首先是將主題旋律在個別音上稍微進行變化,主題旋律在右手,節奏沒有過多的變化,但演繹方式較之前略有難度。演奏者需要放松手腕和手臂演奏八度主題旋律,并且注意左手伴奏織體的連貫性和流暢性。其次,注意節奏的準確性。左手伴奏織體中有幾個小節是十度音程,手小的演奏者可以快速的分解音程進行演奏,但是仍然要注意每一個音都落在節拍點上。
變奏四(84-99小節):變奏四的演奏方式與變奏三相似,都是八度和音程的演奏,旋律仍然在右手上,節奏上稍有改動,變成連續不斷的十六分音符。演奏時,手腕和手臂還需放松,手指撐住,依靠手腕的放松和手臂的帶動,均勻流暢地演奏連續的八度十六分音符。
變奏五(100-115小節):變奏五將主題旋律和節奏都進行了改動,旋律線條左右手交替進行,以音程的演奏方式呈現,節奏是十六分音符和三連音的節奏相互轉換。這一段需要注意的是音程演奏的準確性,指法的安排是十分重要的,注意連線的部分要連貫而行,適當加踏板保持旋律的連續性。
變奏六(116-131小節):變奏六很明顯的主題旋律在右手部分,這一段落是右手八度的級進和左手三度級進的練習,需要演奏者注意演奏力度。演奏時,右手要撐住,沿著旋律線的級進,用手腕和前臂帶動手放松的演奏八度,而左手三度音階級進的指法都是2、4指進行,相對較容易一些,音符彈準即可。
變奏七(132-143小節):變奏七在主體旋律和節奏上都有改變,旋律隱藏在均勻的三連音中,節奏上是三連音與八分音符的交替進行。在140小節處,出現了三十二分音符,注意不要演奏成三連音的節奏。
變奏八(144-159小節):這一段的主題旋律又變化回來了,節奏上是左右手的八分音符交錯而行,演奏起來的音響效果聽上去的感覺像是連續的十六分音符,要注意演奏八度的力度和八分音符要均勻地演奏。
變奏九(160-175小節):這一段的感覺有點像莫扎特式的演奏風格,利用分解和弦將主題旋律帶出,輕快活潑。值得注意的是此段以斷奏的形式演奏,并且帶有音符大跳,需要演奏者手指的輕巧觸鍵,落鍵時手指要有彈性,輕輕彈起,手指不可貼鍵演奏。大跳時需注意音符演奏的準確性。
變奏十(176-191小節):變奏十有四個聲部,主題旋律在高聲部,需要注意的是左手的顫音,低音聲部需要一直保持,而左手的次低音聲部需要一直做顫音的演奏,這就需要手指的配合和手指的靈活度。
變奏十一(192-220小節):這是全曲的最后一個變奏,也是技巧最難的一段。在這一段落有八度和弦、分解和弦琶音、音符的大跳,在節奏上也形式多變。首先在演奏左手的八度大跳時,音符一定要準確無誤,不可拖延節奏,右手的分解和弦琶音要注意指法的轉換,與左手的音對齊演奏,在節奏上要把握好節拍點,左右手互相交替配合將主題旋律氣勢恢宏地展現出來,演奏者要有一定的手指觸鍵力度。其次,結尾的三十二分音符的26連音分解琶音一定要快速、準確、流暢的演奏。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六》是一首氣勢恢宏、強而有力的練習曲。鋼琴演奏者需要多加練習,鍛煉手指的觸鍵力度以及各種演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夠深入體會這首名曲的精要與魅力。
參考文獻: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B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2]沈旋,梁晴,王丹丹.西方音樂史導學[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