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冬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破壞。而森林在保護環境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所以應不遺余力的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本文主要從營林工作重要性入手,重點對營林工作過程中存在問題及改善策略進行了綜合分析,旨在有效提升營林工作水平。
【關鍵詞】營林工作;重要性;問題;對策
一、營林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水土保持
植樹造林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我國加強水土流失的保護,維護貨架環境與資源發展的基礎功能,保持水土平衡,改善地方植被種植程度與面積,維護好地方植被覆蓋率,在雨季防范水土流失,降低對田地的損壞,防止河床淤泥堆積,在旱季可以涵養水源,防沙固土,緩解水資源的蒸發與流失,樹木的根系會土壤形成保護,提高水分吸收能力。
2.有利于防風固沙
風沙的危害在于埋葬田園,將城市變為廢墟。而對風沙襲擊進行抵御,應造林防護,從而有效削弱風力。防護林的存在會將風速減弱。在一定相隔距離,進行林帶的排列,輔以草地,可以將刮起砂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實現有效的防風固沙。
3.有利于獲取額外價值
營林工作的可以獲取很多額外價值,除樹木的巨大用處之外,不少的藥材、水果都屬于林產品,營林工作在植樹造林,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額外收獲寶貴資源。
二、營林工作的含義及作用
營林工作是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造林的工作。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林,不僅可以促進林區的生態系統平衡,還可以改善環境質量。營林的工作范圍非常廣泛,對整個生態環境的影響非常大。營林工作的第一個作用就是整地作用,整地在林業和農業生產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整地就是為了土地適合樹木的生長,將土壤進行疏松,疏松土壤可以提高樹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的能力,保證樹木正常生長需要的水分和養分,同時,疏松土壤也能保護土壤,將水分和養分更好的保存在土壤中,減少發生水土流失的情況。營林的的第二個作用是改善林區內部的氣候和環境,科學的營林方法,對種植樹木的品種、生長時間、占地面積和生長高度都有一個科學的分析,在進行樹木種植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把握住種植樹木的間隔、減少樹木之間的間距太近,不能充分的吸收養分,同時,不同種類樹木的種植,由于生長的時間和生長的高度不同,科學的營林方法,避免了因生長時間和生長高度不同而引起的陽光吸收不足的情況,足夠的陽光能夠促進樹木的生長,而且足夠的間隔和縫隙,也能保證雨水能夠有效的進入土壤,保證樹木根部有夠足夠的水分維持生長。
三、現有營林問題
雖然我國的很多林業生產區域已經著手準備或者已經開啟了營林生產活動,但是處于初期應用階段的營林工作尚存不完善之處,問題如下:
1.生產人員方面的問題
營林造林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對林木資源開發與應用的技術要求很高,營林建設需要擁有很強的科學技術作支撐,還需要營林員工擁有很強的責任心,對營林事業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經驗,大多數工作者因為所在林場的工作非常辛苦,工資太低,往往會選擇辭職與退縮,營林隊伍的工作人員專業性較差,導致了營林建設的緩慢。
2.監督機制不合理
營林工作是一項長期的造福于子孫后代的德政工作,需要有很強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森工系統每年更新造林指定多少萬畝,僅靠上級營林主管部門的檢查驗收是遠遠不夠的。有些林業局,營林半全能機構不健全或有名無實,沒有局營林質量檢查驗收隊,營林調查設計不認真,先干活后補設計,甚至有的根本沒有設計。同時,也不排除因擠占挪用育林費而植“數”“造”“ 零”的現象。本位顛倒,不知道對誰負責,出現弄虛造假,找幾片樣板林應付上級的檢查。領導的任免、升遷與營林工作效果無多大關系。
3.其他問題分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林業已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但真正得以大面積推廣應用的不足10%,林業的科技進步水平很低,林業科技貢獻率僅為27.2%,低于我國農業35%的水平,更低于世界60% ~ 80%的水平。營林工作技術很強,在國家林業局推廣的科技項目中,有關營林方面的很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際情況的改變,規程本身要不斷完善。可有些林業局,苗圃生產造林撫育等營林作業仍沿用幾十年一貫制的做法,沒有根據本局的具體情況,因時因地制定適合本局的一套辦法,被動地執行規程。
受傳統的大木頭經濟影響,注重開發卻忽視了營林改造,以營林為基礎的林業建設方針沒能充分體現。營林業條件艱苦,工資卻很低。尤其是幼林撫育和透光撫育,作業條件十分艱苦,定額高,工資低,質量要求又很嚴,職工積極性不高。
四、改善營林工作的對策
改善營林工作不僅可以提高空氣的質量,還能夠保護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問題的發生。
1.提高營林工作人員意識
營林是我國林業產業的的核心部分,因此要提高營林工作人員的意識,才能保證營林工作能夠長期有效的開展。提高營林工作人員意識,要從基礎做起,定期的進行營林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專業的技術知識也提高營林工作質量的根本,營林工作培訓課程由淺入深,要先將營林工作對生態環境平衡和人們生活影響的重要性提出來,加強營林工作人員對營林工作的重視,然后再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例如樹苗的選擇,土壤的成分、疏松土壤的方法等,都是營林工作的工作內容,專業知識的講解再結合實際工作的經驗,營林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營林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建立健全的檢查機制
營林工作檢查機制的建立,提高了營林工作的工作質量,減少了自然災害發生帶來的損失。建立健全的檢查機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營林工作全體人員的參與和實施。首先對園林機制進行規劃,明確規劃處營林工作中的重點、次重點和非重點。在營林工作和營林工作檢查時,對重點、次重點和非重點部分都進行切合實際的檢查,對檢查合格和不合格的地方進行標注,在下一次檢查時作為重點檢查的一部分,看是否進行了改進。建立健全的檢查機制,提高了營林工作的質量。
3.提升技術水平
有效的營林工作能夠使生態環境平衡更加穩定,吸收更多科研人員加入加入到營林工作中來,運用生態學、遺傳學等多種學科的知識,對營林工作方法和技術進行改進,提升營林工作的技術水平對營林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4.提高認識,加強營林工作的地位
在我國的《森林法》中已經明確的規定出林業建設要以營林工作為主,所以要提高營林工作的地位,根據相關法規的指導,大力實行以營林工作為核心的林業建設工作,林業部門要保證可以根據法規制定相關的制度,務必保證專款專用。
5.加強營林工作科技含量
要想保證林業有更好的發展,通過科學技術強化工作方法是其進步的必然途徑,所以要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保證對環境的保護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使經濟和資源、環境形成平衡,使三者可以共同發展。想實現這一目標,要轉變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更加先進的技術促進林業的發展,加強科技在林業中的應用
結語
做好營林造林工作不但可以造福于子孫后代,還能改善生存環境,增強社會生產力。為了保障營林造林工作可以有效開展,相關部門應給與營林造林工作以高度重視與支持,有效改善營林工作環境和解決工資待遇問題,加強林業的立法,從法律的層面加大對森林資源的有效監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營林造林工作,為國民經濟的增長作貢獻。
參考文獻
[1]陳云芳.多功能林業的協同發展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研究[J].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2.
[2]于波,趙輝,李晶.加強營林工作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8:171.
[3]黃玉華,劉艷,楊世剛,劉丹.加強營林造林工作促進生態林業發展-談如何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現代園藝,2013,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