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銘悅 李旻昊 李葉

摘 要:新型低卡養胃速食粥是一款輔以藥食同源食材,具有養胃功效的速食粥。采用冷凍干燥技術,沖泡迅速方便。本研究通過食材配比-食材汁液濃縮-煮制-預冷凍工藝的優化、復水性實驗結果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粥品煮制25 min口感最佳,模具規格4 cm×4 cm×3 cm、預冷凍溫度-20 ℃,時間8 h、冷阱溫度-40 ℃,冷凍干燥15 h,粥品的效果最佳。
關鍵詞:速食粥;養胃;冷凍干燥
隨著時代的發展,速食食品市場逐漸擴大,但市場現存速食食品往往營養成分低、添加大量防腐劑,經常食用不利于人體健康。粥作為中國傳統滋補產品,研究其速食產品具有極高的價值[1]。
1 原料選擇
黨參、茯苓、白術與甘草均選自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要求(自濟南市歷城區中醫醫院購買)。
大米80 g、豬里脊肉丁25 g、玉米粒20 g、胡蘿卜丁10 g、娃娃菜丁10 g、香菇丁10 g與菠菜丁6 g,清水250 g[2]。
2 生產設備
SCIENTZ-10ND壓蓋型冷凍干燥機,由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DT- 300 型提取濃縮回收裝置,由溫州市大成藥機制造有限公司生產。
3 工藝流程
①藥食同源原料→配比、發泡、煮制→濾液濃縮→所需濃度的濃縮液。
②粥品原料處理→粥品煮制(20 min)→加入濃縮汁①→繼續煮制(5 min)→冷卻至室溫→裝模、密封→預冷凍→脫模→冷凍干燥→包裝→成品。
4 操作要點
4.1 藥食同源食材配比
藥食同源食材均符合《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管理辦法》。該配方源自宋朝沿用至今的傳統古方“四君子湯”,黨參、甘草、白術、茯苓與水按照3∶2∶3∶3:200的比例進行煮制。
4.2 藥食同源食材的發泡、煮制和濾液濃縮
選取優質藥食同源食材,使用砂鍋或鋁制鍋,按配比于冷水中泡制0.5 h。后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煮制25 min。煮制過程中不可頻繁打開鍋蓋,關火后靜置一段時間,以免湯蒸汽流失。小火煮時湯微微冒泡即可。提取汁液后,將濃縮機真空度設置為0.05 MPa,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時停止濃縮[3]。
4.3 粥品煮制
煮制前,將大米淘洗3遍,菠菜丁與香菇丁焯水一遍。在煮制過程中,將大米煮至6成熟時放入里脊丁,2 min后放入胡蘿卜丁、玉米粒及香菇丁,5 min后加入娃娃菜丁及菠菜丁,熬制3 min后,加入濃縮液繼續熬制5 min。
4.4 預冷凍及冷凍干燥
將粥品裝模、密封的粥塊放置于
-20 ℃冰柜中冷凍8 h。提前將冷凍干燥機冷阱溫度降到-40 ℃。將冷凍完全的粥塊進行脫模,并立即放入提前預冷的冷凍干燥機內,冷凍干燥15 h。
5 試驗方法
5.1 粥塊規格對復水比的影響
為得出最佳的粥品規格,對不同粥塊規格的樣品進行單因素試驗,將等重(凍干后重量28 g)、不同規格的粥塊用85 ℃水沖泡3 min,對比每組的復水比,結果見表1。
根據實驗數據可得4 cm×4 cm×3cm規格的長方體效果最佳。
5.2 復水時間、復水溫度與復水比之間的關系
為了得出最快的粥品復水條件,取完全相同的9個樣品進行多因素試驗,結果如表2。
根據實驗數據可得,水溫90 ℃復水3 min時,復水比最高為4.032。
6 結論
經分析實驗數據得:粥品煮制
25 min時口感最佳,模具規格4cm×4cm×3cm、預冷凍溫度-20 ℃、時間8 h、冷阱溫度-40 ℃,冷凍干燥15 h時粥品的效果最佳。此時,用90℃水復水粥品3 min,復水比最高,可達4.032。
參考文獻
[1]吳慧勛,梁朗都,李細嫺.黑米速食粥生產工藝的研制[J].廣州食品工業科技,2003(9):38-40.
[2]張園.速食花蛤蛋花湯的工藝研究[D].大連:大連工業大學,2017.
[3]時忠烈.速食粥的研制[J].食品與機械,1997(1):26-27.
作者簡介:徐銘悅(1998—),女,山東濟南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食品質量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