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儒家思想對中化民族傳統文明影響深遠。漢朝以后,儒家獨尊,儒家思想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代名詞。廣告要走進受眾心靈,廣告創意要走入人心,標新立意,就不能不接受、吸納、迎合儒家思想的有益、有利內容,將其納入廣告創意之中,成為廣告創意的靈魂。從儒家孝論我們深刻體會到,應該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重新探討和正確闡述儒家的孝道觀,這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做法。特別在當今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要想從根本上構建合理而現實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就孝道在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的地位以及對當代社會的作用,進行更深入的、更具時代特色的反思。
關鍵詞:儒家思想;孝悌;廣告創意;呈現
一、儒家思想和廣告創意的關系
首先,儒家思想使廣告創意更接近消費者心理。對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與運用,有助于廣告創意羸得消費者的好感,實現其訴求目的,切中市場的目標,并被廣大受眾認同和接受。
其次,現代廣告創意基于攻占消費者印象的目的性需要,在商品信息中有效地融入儒家思想的內容加以表現。一方面,通過對廣告創意受眾固有文化價值心理的認同,實現了傳遞商品信息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廣告作為一種大眾化的信息傳播活動,在傳統價值日益遭受沖擊的市場經濟社會中,充分地發揮出傳承文化的功能,而這種有別于“說教”方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則可以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思想—儒家思想更加有效地傳承下去。
二、儒家思想在廣告創意中的呈現
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國人眼中,有很多觀念與西方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在針對這樣群體在廣告表現中信息和理念的傳達上,要想引起觀者的共鳴就需要了解儒家思想。那儒家思想在廣告創意中是怎樣呈現的呢?我們就以儒家思想的中的“孝悌”為主加以分析。
(一)、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在廣告創意中的錯位運用
在儒家思想看來,孝敬是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的品德。儒家講人本善。人性的本善體現在人生而具有的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羞惡之心的基礎上。而建立在父子親情這種自然的倫理關系之上的孝敬,最容易體現出人生而具有的惻隱心。因此,講孝最容易開發本性,使本具的性德昭顯。
還記得小時候看到的一個公益廣告至今還記憶猶新。廣告講的是一位年輕母親在給自己的小兒子講小鴨子的故事,講完后,母親去給孩子的奶奶端洗腳水洗腳。那個年幼的孩子見了,便跑到衛生間……當媽媽給孩子的奶奶洗完腳,回到自己的房間里時,發現兒子不見了,回頭一看,只見她的兒子正吃力地端著滿滿的一盆水,蹣跚地走過來童聲童氣地說:“媽媽洗腳。” 這則廣告原意是體現儒家思想中的“孝”,父母榜樣的力量。但卻犯了“曾子受杖”的錯誤。其實真正的孝道,不只是表面的「順」,更主要的是要善于體察父母的心,能夠不使父母的德行受損。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的「孝順」的含義,是順父母的性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我們的父母在他們年老多病、行動不便之際,做孫子女、兒女的要獻上一片孝心。這既是理所當然,也是弘揚中華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老人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處罰。另一方面,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廣告創意中年幼的兒子吃力地、蹣跚地端著滿滿的一盆水為媽媽洗腳是“愚孝”,是沒有體察媽媽的真心,是違背母親的性德的。幼小的孩子超出本身能力的“愚孝”要是摔倒了發生意外的事故,會至母親于何地?在廣告創意中加入如同曾子“耘瓜受杖”的刻意取悅父母的典型事例,是對儒家思想的歪曲運用、錯位運用。
(二)、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在廣告創意中的正確運用
“孝”是親情之愛,是生生不息的愛心,是形成廣告創意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倫之本”。儒家強調“百善孝為先”,認為孝是實現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種美德的起點。人世間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為基礎衍生出來的。
三、廣告創意中呈現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對當代社會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建立一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使百姓安居樂業的社會,要從“孝悌”開始,通過從愛自己的親人開始,上對國家盡忠,下在朋友之間建立信任關系,從而擴大到去“愛人愛眾”,使社會達到和諧。所以,孔子認為,如果一個人做到了“孝悌”,他的人性就得到了很好的改造。他就能遵守社會的規范。孔子的弟子有若把孔子的這一思想作了深刻的理會,他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學而》)。
孟子強調用“孝悌”來教化百姓,使百姓懂得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倫理道德。孟子曰:“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認為,“孝悌”的倫理觀念深入了人心,就能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會風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樣,頭發斑白的老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負重物,老年有絲綢穿,有肉吃,使老年人的生活有所保障。
廣告創意取材都是我們身邊特別細微的事情,然而越是平凡的事情卻越能夠打動我們,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通過去描述父母的內心世界,展現了父母對子女的愛的同時也凸顯出,子女在盡孝道上的缺失,也定出了當今時代的孝標準。所以,好的廣告創意有別于“說教”方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則可以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思想—儒家思想更加有效地傳承下去,對改善社會風氣,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四、總結
廣告用它獨特的方式傳播著傳統文化的思想,哺育著人們。傳統文化和社會元素的結合也豐富了廣告的創意,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廣告中,再次向人們傳播著古代先賢們的智慧結晶,滋養著人們的心靈。
參考文獻
[1]李澤厚.論語今讀「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
[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5.
[4]郭際.試論《論語》中的孝「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9.
作者簡介:
陳泓霖,出生年月:1996.6,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吉林省吉林市,研究方向:新媒體藝術,生物藝術。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