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裕之
如何把握老齡化社會老年消費市場商業機會?
在人口動態結構方面,日本和中國非常接近。通過觀察日本老齡化商業機會的變化過程,分析日本老年產業生態,可以提前把握中國即將到來的老年商業機會。
老年消費和年收入掛鉤
消費行為中,消費能力是一個重要的維度。老年人到底有多少錢能可以消費?在日本,最有錢的是老年人,即50歲到70多歲的群體。日本70多歲的老年群體平均家庭資產達到2356萬日元,約合100多萬元人民幣;50多歲的中老年群體資產約1009萬日元;40多歲的群體家庭資產基本上在兩位數;30多歲的人群因為有房貸、教育費用,資產是負數。
盡管老年群體的資產很高,但家庭年收入卻很少。在日本,有個詞叫衣柜存款,好多老人喜歡把錢存在衣柜里。這是因為他們對未來沒有太多安全感,現金讓他們感到安心。于他們而言,有多少收入就花多少錢,這是日本老年人消費的基調。
研究老年人的消費,要搞清楚一點,那就是它不與資產掛鉤,而與年收入掛鉤。
如何撬動老年人消費
撬動老年人消費,一是要從老年人健康著手,二是要與他們的生活變化息息相關。
人在年老的過程中,身體結構會發生變化,會導致消費行為變化。50歲以后,人們每個月的消費都會不斷減少,但如果從細分角度分析,你會發現這其中有些消費其實在增加,譬如保健醫療、健康食品等。
此外,人生階段的變化也會導致人們消費行為發生變化。退休是一個人生轉折點。他們對金融的興趣會更濃,保險、股票債券等成為他們關注的金融產品。除此之外,整個家庭階段的變化也會影響老年人的消費行為,比如為孫輩消費。
總體而言,他們在退休之后消費發生變化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為自己的衰老與健康做準備;二是對家庭特別是與孫輩的相處做出努力;三是興趣愛好和對自己的探索。
當我們把眼光放在老年群體人生與生活的變化上時,就會比較清晰地把握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
老年群體與市場集合體
一般的觀點認為老年消費是一個大眾市場,并不需要研究細分市場。其實不然,與年輕人相比,影響老年人消費的因素實際上更多。
老年群體是很多小的市場的集合體,每個集合體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和需求。當我們的生活變得富裕,市場就會變得多樣化,現在的中國就在發生這樣的變化。
所以老年市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簡單,它是一個復雜的市場。中國老年消費市場有一個關鍵點是:老年人對IT(信息產業)的適應度。十年后,中國老年人使用IT的比例會非常大。所以隨著老年人對IT使用的變化,針對老年人的營銷渠道也需要不斷去調整。
怎樣尋找老年消費市場的商業機會?我認為老年市場商機的根本目的是消除“不安”。老年群體有三個不安:第一是健康的不安;第二是經濟的不安;第三是孤獨的不安。只要解決這三個“不安”,產品和服務就能獲得老年消費者的青睞。
把握老年市場商業機會的秘訣
秘訣一,飽和市場旁邊通常都隱藏著新的、未被滿足的創新機會。
在日本,健身房市場之前被視為飽和市場,在消費者中普及率很高。普通健身房有點像“人機工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產線上跑步,人彼此很少交流,健身的過程實際上非常無趣。
Curves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里的用戶平均年齡是61歲。以前的健身房是年輕人為主,Curves是專為中老年女性。去普通健身房目的是為了自己能夠變得好看。來Curves用戶通常對身材沒有特別的期待,她們是為了讓自己健康,延緩老化。
它一般設置在社區附近,消費者能夠很方便地到達;同時,這里提供的健身項目也非常高效,用戶在30分鐘內就可以做完全套。Curves的收費還特別便宜,普通健身房每個月健身費在一萬日元左右,而Curves只需要5700日元。為什么會這么便宜?因為它沒有普通健身房需要的游泳池、練習室和大講臺等空間。很多日本健身房,都會有一個泡澡的地方,Curves并沒有。Curves不像普通健身房那樣,人們在其中各做各的;很多中老年女性是來這里交朋友,來這里的人通常擁有差不多的屬性,所以她們很容易成為好朋友。
這里深受中老年女性歡迎,主要得益于三個“NoM”。第一個是no man,沒有男性;第二個是不用化妝,日本女性通常不化妝是上不了街的,但在Curves,用戶都是女性,關系也十分融洽,化不化妝也都無所謂了;第三個是沒有鏡子,因為中老年女性一般都不愿看見自己做操時候的樣子。
總結而言,Curves的特點就是女性專用,30分鐘即可完成,離家特別近,有溝通交友的好處。
Curves目前是日本健身市場發展得非常不錯的品牌。但13年前,當我把Curves的模式從美國引入日本的時候,很多人給我潑冷水,覺得不可能成功。
為什么中老年健身這樣一個新市場能脫穎而出呢?因為Curves的客戶大概有90%以上沒有去過傳統健身房。這些客戶是傳統健身房沒有滿足或是沒有被發現的群體。
所以市場并不總是飽和,主要是我們的頭腦、眼光比較飽和,我們看得見飽和的市場,看不見沒飽和的市場。飽和市場旁通常都隱藏著新的未滿足的新機會。所以我們要盡快且巧妙地發現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類似的還有KTV。KTV在中國有很多,以前去這里消費的都是年輕人,但是現在日本的卡拉OK店基本上都面向老年人群,并且24小時營業。上午9點,老人會準時來“打卡”。日本面向中老年群體的KTV,餐食和飲料是可以隨意帶入的。
自帶餐食與飲品,KTV少了一大塊的營收,它又如何盈利呢?因為KTV平常空房間很多,與其空著還不如有人來。這其實就和航班的特價票是一個道理。人們在白天形成習慣后,晚上也會來。
秘訣二,搞清楚他們退休后的“不方便”是什么。
在日本,非常明顯的現象是,60歲、70歲以上的人在飲食方面非常注重健康,對價格反而不敏感。這是他們的需求所決定的。
每個人對飲食需求都不一樣,需要對應的解決方案。創業者需要抓住個性化飲食這個概念。在日本還有個詞叫“中食強化”,在家里吃飯叫做內食,在外邊吃飯叫外食,買回家以后簡單加熱就可食用的叫做中食。
中食的包裝都很小。這是因為很多老年人是獨居的,太大的包裝不便于他們搬取。在日本,這叫“一個個”市場。不僅現在的超市這樣設計,便利店也同樣如此。以前便利店都是年輕人去的地方,現在因為離家近,老年人也會去光顧。現在日本整個零售行業都在向中老年群體轉型。
時代變遷帶來的老年群體需求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老年群體在退休后會繼續工作。以前老年人退休后,會出門游山玩水。而現在的“快樂退休生活”變成了“我工作,我快樂”——每個星期工作三天。現在老年群體選擇繼續就業的人數越來越多,因為只有持續工作,他們才有充裕的收入。
第二個變化是老年人漸漸擁抱互聯網。以前的老年人幾乎不上網,但現在的老年人對網絡的熟悉喜愛程度非常高。變化最大的是50歲以上的人群,2001年,上網率30%不到,而現在基本上達到90%。老年人對網絡熟悉的成熟程度,是老年人消費市場創業者需要密切關注的一個變化。
現在的老年人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很多信息和服務。了解到充分的信息后,他會產生出自己不想成為被照護對象的想法。因此他們的護理預防意識很強,2025年護理預防市場會迅速擴大。護理預防不僅僅是說疾病護理預防,還有比如說像老年離婚預防、遺產瓜分預防……各種各樣為年老做預防的市場會迅速爆發。
最后,想給大家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
(作者系日本養老行業權威專家,曾擔任日本經濟產業省、內閣府、中部經濟技術產業局等多項公職;協助超過900家日本企業創新或改善高齡產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