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家具有的性格特征與內在品質往往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發展方向。那么一個人的性格特征與內在品質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更多的方面源于后天的教育與經歷。軍隊是一個大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軍事素質過硬,政治思想優良的革命軍人。軍人背景下的企業家精神具有共同特征,這些特征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影響,文章探究軍人企業家共同特征及其運用在企業治理當中產生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軍人;企業家;企業家精神
軍隊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隊是一個大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軍事素質過硬,政治思想優良的革命軍人。查看中國500強企業的高管名錄,不難發現在中國500強企業中有200多名高管在年輕的時候有過當兵鍛煉經歷,比例高達40%,世界500強企業當中也有三分之一的比例在模仿軍隊的管理模式。具有軍人背景的企業家精神普遍注重規章制度、團隊精神、企業文化建設和獎懲制度。
一、軍人背景下的企業家精神注重規章制度
軍隊招新兵入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新兵學習部隊的規章制度,那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規范統一離不開《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這三大條令,從個人用品的擺放,獎勵懲罰,行走坐臥,事無巨細均在三大條令中有著明確的規范,概括來講就是“直線加方塊”簡單哲學。那么同樣的,由軍隊培養出的軍人企業家一樣具有嚴格要求,紀律嚴明等等優良的品質,他們所領導的企業,往往步調一致規范統一是企業的基本要求。
軍隊的各項規章制度苛刻,對于細節嚴格的把控,工作標準的明確規范,才能使員工用共同的工作標準面對差異化的工作任務,企業順利實施規范化經營。在軍隊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集體活動時有人遲到,遲到者應先站在門口洪亮的喊出“報告”二字,待在場軍銜最高者同意后方可進入房間,同時遲到者進入房間后立刻向全體成員敬禮致歉。著名的軍人企業家——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就是一位老兵,將“守時”作為一種企業文化,因為長期熏陶養成的“守時”文化,公司漸漸形成了“遲到可恥”的企業氛圍,也正是王健林這種嚴格約束自己約束企業的精神,才給企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動力。
二、軍人背景下的企業家精神注重團隊精神
軍隊是一個高度集中,組織嚴密的集體。軍隊的各項行動、任務、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團隊的緊密配合。為了加強團隊意識,凝聚團隊精神,軍隊中也流傳很多關于團結的歌曲《團結就是力量》《團結起來準備打仗》,現如今新兵訓練的間隙中也會穿插一些簡單的團隊合作游戲,如“信任背倒”“構建方陣”等等。在我軍發展近百年的歷程中,犧牲小我,注重大我的團隊精神的例子也有很多,如舍生取義的董存瑞,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上甘嶺戰役的“一個蘋果”等案例,都充分的表明團隊精神的重要性,也只有團結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同樣擁有軍人背景的企業家——任正非非常注重團隊精神,在華為中倡導發揚“狼性”文化。他將員工比做群狼,以群狼的特征加強員工之間的團隊合作,以群狼的視角去看待競爭對手,以群狼的意志培養員工的進取精神。華為的這種團隊合作,敢打必勝的精神使華為在IT、無線電,微電子,通訊,路由,交換等領域中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也使華為成為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家未上市公司。
三、軍人背景下的企業家精神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在部隊中,上至旅部軍部,下至基層連隊,都會有自己的榮譽室和軍史館,新兵入伍后不久就會安排進行參觀。這么做的目的,可以使新同志更快的了解部隊所承載的歷史榮譽,同時也有助于樹立新同志內心的榮譽感,這既是對過去的歷史榮譽的敬仰,又體現了一支部隊精神文化傳承。
軍人企業家柳傳志這樣經典解讀企業文化:“我有一個心愿,就是要把聯想辦成一個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文化是資本之外聯結這個家族的重要紐帶之一”。聯想自1984年創建以來逐漸形成了We PLAN before we pledge.想清楚再承諾,We PERFORM as we promise.承諾就要兌現,We PRIORITIZE company first.公司利益至上,We PRACTICE improving every day.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在進步,為核心的“聯想之道4P”企業文化。也正是企業文化營造的積極氛圍,將聯想的員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成功將聯想打造成為了一個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
四、軍人背景下的企業家精神注重企業獎懲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開篇中進行敵我雙方對比時就有“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這樣的疑問,可見賞罰分明的重要性。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創建的戚家軍,也正是因為軍紀嚴明,賞罰分明而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對獎勵的項目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共分為嘉獎,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榮譽稱號五種獎勵,此外參加大型軍事比武競賽取得優異成績,日常工作成績突出也均有一定程度的獎勵。在獎勵的具體表現形式上,通常會給予一定物質獎勵,但是更多的是給予精神獎勵,在物質精神的雙重肯定之下,極大的激發了先進個人和集體的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獎勵模范典型也是在為廣大基層官兵樹立學習榜樣,營造出精武強能,愛崗敬業的氛圍。
柳傳志從80年代末就在聯想制定了第一個現金獎勵制度,這項獎勵制度開創了中國企業屆的先河,有趣的是還引出了“獎金稅”事件,在這之后柳傳志并沒有停止實施激勵措施的腳步,進而從獎金到崗位價值評估,從股票分工到員工持股等等激勵手段,極大的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更加緊密地將員工和聯想捆綁在一起。同樣的,萬達集團在一次的電纜招標環節中,一名元老級高管負責招標事宜,因為一己私利想要選取當地一家不符合資質的企業合作,企業家王健林知曉后,迅速召開董事會將其除名,手段也可謂毫不留情。
縱觀中國以致世界范圍內,擁有當兵入伍經歷的企業家并不在少數,每當提起他們創建的企業時,總會讓人覺得格調鮮明,生機勃勃。軍隊是個大學校,不僅陪伴著他們走過人生的重要階段,還培養了他們務實創新,不怕困難,信守承諾的優秀品格。軍旅生涯的這段寶貴的經歷將會是其一生的財富。從一名軍人到一名企業家的轉變,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對祖國發展進步的責任與擔當!
參考文獻
[1]王紅星.國防教育對大學生創業品質培養的路徑研究——基于軍人企業家特質視角[J].科技創業月刊,2017(08):3.
[2]王太洪,劉穎平.陳壽建:從軍人到企業家——一位優秀軍隊轉業干部的創業故事與感悟[J].城市開發,2016(08):4.
作者簡介:
潘超(1996.5—),男,山東威海人,本科,青島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作者單位:青島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