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佳 李曉順 趙垚楠 王俊杰 楊文艷
摘 要:壓力一詞在我們身邊已經是耳熟能祥,眾所周知,它所帶來的壞處遠遠超過好處,同時它也會使我們變得非常脆弱。它能增加我們患疾病的風險,從普通感冒發展到心血管疾病。這提示我們應該改變對壓力的態度,隨之,我們的身體也會改變對壓力做出的行動。而大學生群體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尤其是面臨現今社會復雜的人際關系、家長過高的期望值、嚴峻的就業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關鍵詞:大學生;壓力;解決辦法
壓力(pressure)存在于物理與心理兩個氛圍之內,從物理學來說壓力就是垂直于流動的液體或者固體界面上單位面積的力,而從心理角度來說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兩個共同組合成一種認知和行為行動體驗的過程。通俗來說就是遇到自己棘手的或者無法解決的事情時,你會有緊張、慌張、額頭上不停的冒汗,心臟迅速跳動。例如,當你準備上去幾分鐘的演講時,雖然你已經準備充足,但是當你面對在你對面的專家評委,同時為了讓你感受到壓力,燈光還有攝像頭投射在你臉上,這些評委有時會給你非語言上的反饋,最后你會覺得失落,甚至對于自己的演講感到絕望。這就是壓力帶給我們的體驗?,F在我們將談談大學生壓力的產生原因以及我們該如何讓它成為我們有利的一面。
一、產生壓力的問題原因
1.1自身的壓力。每個優秀的人都會給自己定一個偉大的目標。特別是大學生在制定自己的目標的時候忽略了自己自身實際能力情況,沒有弄清楚理想與現實之間有一定的差距。當他們拿著不切實際的目標去努力奮斗時,發現結果與自己原來制定的目標有一定的差距時。他們便會憎惡自己,失去奮斗目標方向。
1.2心理素質承受能力差。許多大學生在家里的時候都是嬌生慣養,遇到事情都會有父母在身邊處理問題,使他們缺乏了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難時,他們都會心灰意冷,停滯不前,不知道如何解決苦難和各種難題,經常陷入悲傷、焦慮,嚴重者甚至會得抑郁癥。
二、人際關系原因
人際關系原因最常見的就是宿舍問題。宿舍是個大集體生活地區,在宿舍住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特點。若是不能接受對方的特點也會產生壓力。例如:宿舍有來自兩個不同地區的學生一個住上鋪一個在下鋪,由于上鋪打電話的時間過于長,且聲音太聲,導致了下鋪無法正常入睡,下鋪也勸說過他,但是他還是沒變連續講了太長時間,后來上鋪與下鋪發生了打架斗毆事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上鋪打擾到下鋪的休息時間,導致下鋪無法得到正常休息的壓力,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發生了這起事件。
三、父母的壓力
父母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現如今我們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所有的補習班,逼著孩子上著不喜歡的大學,到最后處于壓力之下的這些孩子上大學之后由于長時間的壓力積壓,最后精神失常,嚴重者最后選擇自殺、跳樓等等過激行為。
大學生壓力大的解決方案
3.1控制情緒,心理暗示
一般我們面對壓力時,會產生害怕,焦慮,緊張不安。等等的各種表現,這些都是拒絕情緒的體現。所以當你帶著這些情緒面對自己的壓力,自己的行為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當成是我們身體充滿活力并準備應對壓力這一信號的結果又會發生什么不一樣的結果?呼吸迅速、心臟快速跳動這些反應正是為你的壓力做充分的準備。如果呼吸加快,這是正?,F象,這使你的心臟能獲得足夠的氧氣以便供氧。這些將壓力視為是身體在幫助自己應對壓力挑戰,不僅能夠大大的降低壓力,而且還能夠減少一份焦慮,反而多了一份自信。這都是我們合理控制了自己情緒,并給自己自信的心理暗示。現如今許多大學生在準備各種考試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壓力,這使他們在發揮自己能力水平時受限,若是積極回應自己的壓力,合理化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結果將會是自己最好的結果,有時候甚至會超乎自己的意料之外。
3.2尋找幫助,善于向他人傾訴,釋放壓力
大學時期的我們不可能一路上都是一帆風順,多少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從而產生壓力,我們可以把這些壓力所產生的煩惱講給知心的朋友聽、或者老師,畢竟他們所經歷的事情比我們的多,經驗會很豐富,得到的意見會比較多。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將會是很好的求助地方,心理老師會找出你的根源問題所在,并且幫助你擺脫困境。如果不開口一直憋在心里,壓力將會越來越大,會導致自己無法釋懷。
3.3懂得勞逸結合。
盧梭曾經講過:從鍛煉角度來看,躺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站著,站著不如走著。[1]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們不能整天坐在椅子上學習,這會使我們血液循環比較緩慢,大腦得不到充足的氧氣。所以,適當的運動會使我們減少身體不適而產生的壓力。鍛煉可以使我們控制自己的情緒、增強意志、并且可以把自己壓抑的情緒通過鍛煉釋放出來,從而起到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使個體像積極的方向發展。
2鯊魚沒有魚鰾才能夠稱霸海洋,人沒有壓力就只能走下坡路。記住:壓力永遠是前進的動力!壓力對于我們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取決于我們如何去思考和應對壓力。這將會轉變我們對壓力的態度,使我們的身體信任自己。當你選擇讓壓力成為你機體有利的一面,便能建立生理性激勵的一面。壓力能使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心臟“砰砰亂跳”的節奏,這是給予我們自信與鼓勵的暗示。若我們將壓力視為朋友,而不是將它進行“妖魔化”。那么,我們不僅能在壓力下做得更好,還能創造一種更高深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思履.《再苦也要笑一笑》[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5
作者簡介:
洪麗佳,普通本科,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