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門學科只有當我們對其產生濃厚興趣時,我們才會有一種想學好它的內在動力,培養學生學物理的興趣,對調動其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根據物理學科特點和農牧區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探討了我區農牧區初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結合生活中生動的物理現象,培養學生的直覺興趣;充分利用物理實驗和生活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興趣;加強物理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因果興趣;利用物理的內在美,培養學生的理論興趣。
關鍵詞:農牧區;初中生;物理;興趣;教學
杰出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學習的東西感興趣。興趣是思維的動因之一,興趣是強烈而又持久的學習動機,興趣是學好物理的潛在動力。
農牧區學生到了初中才開始接觸物理這門課程,作為物理方面的啟蒙老師我們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一旦對所學學科產生興趣,才會學好這門課。對于農牧區初中學生來說,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能真正地學好它。因此如何激發農牧區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提高農牧區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例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生活環境因素農牧區初中生知識儲備相對不足,對外界生活環境見識相對狹窄,本身年齡尚小,所以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尤其是物理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起城市學生有很大的差距,但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極易激起他們對這門課的興趣。作為農牧區初中物理老師,積極做好備課工作是一項很重要的前提條件。首先教師要設計好本堂課的相關生活例子,例子一定要我們身邊的學生常見現象或事情,由淺入深,循循善誘,通過身邊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解釋其包含的物理學知識,把握難度程度同時把握時機引導學生步入物理科學的殿堂,去吸取其中的營養。
例如,講解熔化和凝固時教師準備一塊酥油,可以向同學們提問:如果酥油放在陽光底下會發生什么?一杯水放在冰箱里會發生什么等等。通過生活實例,能引起學生的疑問,激起他們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感覺到物理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他們體會到這門課程不僅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最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和探究學習物理的方法,為今后的奮發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中情境設置是一個課前的重要環節,尤其在農牧區,它能夠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習的記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前想好怎樣設置情境,不能偏離學生的實際情況。
比如我們在講擴散這一知識點時,可以準備一杯清水,然后向學生提問如果在里面加入一滴墨水會怎樣,強烈的求知欲望會刺激學生去思考,過一會兒教師可以讓一名同學親自動手證明給大家看結果到底是怎樣的。在學生感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時,教師應把握機會不失時宜地引導學生進入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中去。
三、加強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它比較側重于實踐操作.在我們的教學中物理實驗教學重在落實,而農牧區普遍缺乏實驗的認識及重視,作為農牧區物理教師這方面應該加強和重視尤其是提高自身的能力。讓每堂課學生心安理得的去體會實驗課樂趣,領略物理世界的無窮奧妙。
在農牧區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準備好現有的實驗的設備,需要時可以利用自制的實驗器材給學生進行做一些演示、操作,而不是枯燥無味地講那些理論知識,只有邊講邊做實驗,才能使課堂活躍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斷地提出問題。這樣,一方面學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規律;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物理知識本身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點,使學生感到學習物理知識既有用、又有趣、又好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增強教師的教學藝術,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課堂中巧妙地運用幽默的語言,一方面可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一些,使單一的教學形式變得生動一些;另一方面則可以振奮學生的精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理解、接受和鞏固知識。但要注意的是,我們絕對不能一味地追求語言的幽默性,而落入到俗套的地步。科學知識畢竟是高雅的,它容不得低級趣味,應追求的是它的嚴肅性、科學性。
(二)教師要有豐富的教學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種情感豐富的人,他同樣強烈感受著喜悅、憂愁、激動和憤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自己的情感,要學會對癥下藥,而不能整堂課一個脾氣。
(三)運用有趣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運用有趣的物理現象啟發學生,應用物理學家的事跡鼓勵學生。例如,通過“水中的雞蛋”啟發學生物理無處不在;通過牛頓在蘋果樹下發現地球的引力,告訴學生觀察與思考的重要性;通過愛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告訴成才的秘訣。
五、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的師生關系,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知道:學生如同自己也具備的一切尊嚴和品格。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尊重教師自己的人格、勞動的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這是正確建立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任何時教師要把學生視為平等,要放下三尺講臺高高在上的傳統架子。平日里與學生多談心,要全心全意地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生活、學習、心里等,只有這樣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為今后的教學做鋪墊,學生也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對其所交的學科感興趣,所謂的“愛屋及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反之,如果學生不喜歡某個教師,就會討厭該教師所教的科目。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一定要注意真誠地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要認真負責。更重要的是,教師不但要注意和優等生搞好關系,更要注重和中等生,尤其是和差等生搞好關系,因為他們更需要關懷、需要幫助。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缺點,對于優等生要及時指出其缺點,以便他們能夠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對于中等生和差等生,要盡量在指出優點的同時指出不足,尤其是要善于發現差等生身上的優點,以便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勵他們的學習興趣,發揮長處,彌補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