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國家整體財力逐漸上漲,而會計對于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若是會計工作出現問題,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國家資金的整體運行能力,致使大量資金流失。這也就需要在今后,必須要充分肯定會計的重要性,然后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對會計工作予以優化完善,保證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性。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會計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具體應用,以期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參考。
關鍵詞:會計;國有資產管理;應用
近幾年,國有資產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失情況,對我國整體經濟實力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會計工作管理有效性不高有著密切關系,由于國有資產的運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若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效率,就會對會計工作造成直接影響,需要作出進一步完善與調整。因此,結合實際情況,對會計自身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體的應用措施進行詳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會計概述
會計主要是指,在企業中通過將各種經濟業務進行統一,使之計量單位能夠得到統一,并且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方式,來為企業提供實際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屬于一項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采用專門方法,來對各種經濟活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反映與監督,是企業經營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目前,會計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主要是由以下五個特征:第一,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第二,會計也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第三,會計主要是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第四,會計具有核算、監督等基本職能;第五,會計需要采用專門、系統的方法,來對有關內容進行一系列的計算,進而保證會計所提供信息的精準性,充分反映出企業各種經濟狀況,為企業的各種決策提供參考。
二、會計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我國國有資產在近幾年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財力水平也有所提升,需要會計人員來國有資產進行清點與評估,這也是會計人員最為主要的一項工作。通常情況下,會計的重要性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國有資產進行合理優化與配置。在開展工作中,會計主要適運用了收益與成本重置法來實現對國有資產的清算,而在評估過程中則是有可能會應用到核算中的收益、折現率,進而充分了解當前我國國有資產的配置情況,在此基礎上,分析并整合有關資料,然后對國有資產配置是否合理進行審核,若是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則是要及時提出,并提供各項參數,為決策者優化國有資產配置情況提供參考。第二,避免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1]。對于企業資產、國有資產管理而言,大部分管理工作都是遵循兩權分離原則,國有企業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應通過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來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嚴密監督與管理,然而事實上,在實際管理中,由于缺乏健全的內部監督機制,輕視監督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最終導致會計工作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最終出現資產資產流失的情況。根據會計的工作內容與性質,對國有資產進行清點、盤算與評估是最為主要的內容,因此通過更進一步強化會計工作、提高人員素質,能夠有效避免這一情況,從而達到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有效性的終極目標。
三、會計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會計的管理工作往往會存在一些問題,對于國有資產管理造成一些負面影響,需要在今后對其應用進行調整與完善,保證會計工作符合國有資產管理的各個方面需求,提高管理工作有效性。
(一)加快會計監管體系建設
會計作為國有資產管理的直接參與者,對于管理工作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會計工作必須要引起有關領導的重視,對會計管理工作進行加強,并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支持力度,對會計各部門的具體工作內容、工作職責等進行詳細劃分,建立起完善的會計保障制度,進而提高會計工作質量與有效性。在此基礎上,政府、企業有關部門,還應該充分考慮到經濟體制、企業自身經營等方面的發展現狀,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監管體系,用于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以及政府之能力。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社會、政府、企業內部必須要直接參與到監管體系中,并相互配合,這樣才能夠保證監管體系的健全與有效性。一方面,政府有關監管單位應該對企業財務工作進行不定期的抽查,若是出現違法事件也應該在第一時間通報處理,使得各個部門能夠形成一定的自覺性,提高其本身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將內部管理作為一項重點項目,通過加強內部管理的方式,來實現有效監督,盡可能的保證各項資產活動、經營活動透明。另外,社會也需要建立起一個用于會計舉報的有效渠道,為社會群眾提供一個能夠舉報的路徑,盡可能減少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2]。
(二)重視營造良好的會計工作氛圍
對于會計工作者而言,工作氛圍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這一情況,在今后企業應著重打造一個適合會計人員工作的工作氛圍,以適應員工多樣化需求,并形成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針對這一情況,企業高層領導需要予以高度重視,從思想上做出調整,并予以會計工作特定支持,讓會計人員能夠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下,通過相互合作、相互溝通、相互幫助、相互勉勵等方式,來共同提高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更好的滿足當代國家、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對于會計工作的各方面要求。除此之外,為了避免會計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信息獲取不及時的情況,管理者需要賦予會計各部門一定職權,建立起相適應的保障制度,保證會計工作的工作權限不會受到限制,繼而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性。
(三)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的工作水平
目前,我國大部分會計的自身水平都處于一個中高水平,然而隨著現如今國有資產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各種先進技術的不斷更新,會計也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財政發展需求,為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質量提升奠定基礎。首先,應落實責任制度,對會計人員自身的職責進行明確,提高會計人員的責任意識,進而在工作中更加認真的完成每一項計算、核對工作,并自覺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提高其綜合素質。其次,則是要根據會計人員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內容主要是包括有關會計知識、法律知識、工作方法等,職業道德、職業素養也應該被納入培訓內容,使得會計人員在提高專業知識、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時,更加具有法律意識,避免會計受到眼前利益蒙蔽出現違法犯罪行為,減少國有資產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損失。
(四)建立起完善的會計委派制度
就目前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政府財政部門對會計處于一種間接管理狀態,而會計的基本職權,就是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的核心利益,各項工作容易受到企業的制約,且會計在工作中所整理、獲取的有關資料,也都是由企業負責。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人員自身的監督職能無法被充分發揮,且還會受到企業制約,無法干預、監督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3]。針對這一情況,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就應該建立起會計委派制度,根據委派制度中的相關內容,政府可以建立起一個專門的財務機構,來對企業會計人員進行任免、升遷、幫助會計人員更好的完成有關工作,實現對企業經濟業務的監督功能。在這一制度實施以后,企業將無權干預會計人員的監督工作,且還要明確會計的監督職權,并為其提供相應的工作條件,保證了會計工作的獨立性,使其可以更好的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
(五)優化當前的會計制度
在以往的會計管理制度中,權責分離是一個較為明顯的缺陷,對會計的各項工作造成諸多束縛,且在實際工作中,國有資產是受到各級政府的分級管理,而企業則是負責具體經營,在這樣的形勢下國有資產就會被分散。若是企業的資產活動無法得到有效監督,則國有資產就會出現流失的情況,為管理工作帶來較大阻礙。因此,在今后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套融合責、權、利三個方面的綜合管理體系,然后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政府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等的會計責任體制,借此來實現對企業財務活動的合理、合法、有效監管,規避國有資產流失現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會計的主要作用在于優化配置與減少資產流失情況,然而以往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會計的重要性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最終造成資產流失的這一消極結果。因此,在今后必須要通過加快會計監管體系建設、重視營造良好的會計工作氛圍、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的工作水平、建立起完善的會計委派制度、優化當前的會計制度等方式,來提高會計工作的有效性,使得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能夠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1]劉艷.探究會計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5(21):137-138.
[2]潘琳.會計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8,No.136(10):109.
[3]戴恒年.會計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會計,2016(7):35-36.
作者簡介:
安遠洋,本科學士,職稱無,國有資產管理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