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紅發

摘 ? 要:隨著電網的不斷發展,可視化技術已逐步運用于電網系統中,使得工作人員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配電網各個位置的相關信息。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的發展和應用,無論是在電網的實時監控,還是在電網運行信息的分析管理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文章將進行相關研究,為配電網運行狀態數據可視化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配電網;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數據;可視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電力市場的不斷完善,對于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隨之,配電網的組網結構愈加復雜,組網規模也在逐漸擴大,配電網需要處理的數據量也越來越大。在數據量日益龐大的網絡環境下,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在不斷加大。所以,要想保證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數據處理的準確性,配電網參數運行可視化技術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借助該技術能夠實現將數據轉化成圖片,使數據更加直觀、具象化,幫助運行人員迅速找出關鍵數據,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
1 ? ?配電網運行參數可視化技術的基本原理
配電網在發展中逐漸實現運行參數的可視化,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兩種。
(1)借助仿真軟件對實際的電路進行仿真處理,使其能夠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2)基于能量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或是配電管理系統(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DMS),通過軟件包實現可視化。借助地理信息系統平臺功能和模塊實現可視化,或者是獨立開發。無論哪一種,在開發和使用過程中都應該遵守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制定的IEC61970(與能量管理系統的接口標準)與IEC61978(與配電管理系統的接口標準)。
其中,IEC組織對于電力系統圖形標準進行了統一,統一使用可縮放的矢量圖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SVG)技術。萬維網組織聯盟在運行參數規定中統一了標準,即要基于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矢量圖形技術。SVG技術能夠實現對不同對象的獨立程序編寫,最終實現配電網運行狀態參數的可視化。
2 ? ?數據可視化設計原則
數據可視化設計的目標明確,其在開發和實際應用中應該根據數據對象進行實用性設計,保證得到的結果真實、有效。相對于傳統信息而言,數據信息具有多維度、全覆蓋的特點,借助可視化技術能夠體現出多種信息。所以,可視化設計首先要對客戶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根據其需求篩選出需要的重點數據,選取合適的可視化數據形式。由此,可視化的結果能夠實現需求信息的強調,剔除無關或關聯較少的數據,進而反映出事件的相似和差異,判定業務運行是否正常。借助數據可視化能夠快速發現問題所在,獲得科學、合理的可視化方案,保證數據監控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要進行數據可視化的界面設計,不僅要遵循設計心理學原則,還需要按照交互設計原則進行設計。其中,設計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學科,在設計中對人機交互設計具有指導意義。隨著近幾年設計行業的發展,用戶體驗越來越成為設計的重要方向,這就更需要在設計中注重設計心理學的深入,為用戶創建良好的人機交互環境,通過科學手段提高用戶體驗。在人機交互設計中,應該針對各類限制性因素進行考量,保證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看到各種可行操作,方便用戶根據自我意圖完成所需操作,達到自然匹配的效果。
總而言之,數據可視化設計,無論是在圖形表現形式上,還是在功能服務上都應該注重用戶控制感,將信息量控制在較易理解的范圍內,減少需要的關注點。例如,在進行數據追蹤的過程中,可以將需要的數據進行實時、動態處理,生成單一信息圖表,并且將需要的數據進行整理,表現出數據的變化。而對于需要分析的數據,應該根據需要整理出檢索和交互式圖標,注重數據的關聯度體現。最后,針對說明型數據,應該通過色彩、字體等方法營造數據的沖擊力,幫助用戶快速理解說明型數據。
隨著可視化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對于不同數據的需求也越來越不同,所以,數據也需要各種不同的展示方式。要實現數據的可視化,首先,要確定必須展示的數據內容,了解需要展現的目標,便于充分展示數據。此外,還需要注重數據展現形式的美感和可讀性,保證數據在可視化處理之后更具實用性。
3 ? ?線路型數據的二維可視化
配電網運行過程中,需要不同類型的數據來滿足系統不同的功能,據此,將數據分為節點型和線路型數據。其中,線路型數據指的是線路潮流計算的相關數據,大多數需要通過箭頭等來表示潮流方向,然后,用餅圖或者柱狀圖來體現數據的大小。而對于節點型數據,指的主要是配電網運行需要的節點參數,其主要的表現形式是等高線、柱狀圖或者雙柱狀圖。
3.1 ?線路型數據圓餅圖畫法
餅狀圖的繪制步驟主要有以下幾步:確定餅狀圖的3要素,點、直線和圓弧。能夠解析XML文檔,獲取配電網運行的相關參數。將獲得數據轉化成圖形,確定圓弧的終點。
在SVG中要進行圓弧的繪制,需要按繪制點、繪制線以及繪制圓弧的指令進行。其中,M(繪制點指令)和L(繪制線指令)主要負責給出點的左邊和連線任務,但是,A(繪制圓弧指令)需要確定長軸長度、短軸長度、圓弧與水平方向夾角、圓弧繪制方向以及終點坐標,才能最終確定餅狀圖,繪好后對圖形進行填充就完成了。
3.2 ?節點型數據的二維可視化
要進行配電系統等高線的可視化,最重要的是進行節點電壓參數的整理,此外,也可以對電價顯示和線路負載等參數進行可視化。等高線的繪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1)數據網格化。(2)等值點的繪制和追蹤。(3)等值線的繪制和光滑處理。(4)填充。
在實現數據網格化的過程中,需要完成網格的加密,來保證等高線的精度和數據的準確性。二維可視化流程如圖1所示。
(1)構建Delaunay網絡并加密。Delaunay網絡的繪制工作,是需要經平面上離散的點組成結構合適的三角形,而且保證圖形的不重疊。在Delaunay網絡的構建過程中,主要有三角網生長算法、逐點插入算法和分割合并算法等方法。
(2)等值點的生成。在數據等值點確定中,可以根據函數Z=F(x,y)來確定,其中Z的值為常數h,根據不同的h值可以繪制出不同的h曲線,然后,將得到的h曲線沿Z軸投影到XOY平面上,就形成了不同的等值線。
(3)等值線的追蹤。要對兩條等值線的關系進行判斷,就需要進行等值線的追蹤,確定其是否相連。
在等值線的追蹤過程中,根據要求,首先,將各等值線的端點集合分析,形成鏈表。在得到的集合結果中,將相鄰的等值線的各端點進行標記、分析,判斷其是否相等,若相等說明等值線封閉。
(4)等值線光滑處理。上述步驟完成之后,將得到的等值點序列進行連接和分析,初步形成等值曲線。然后再采用B樣條曲線法、Bezier曲線法等方法進行等值線的光滑處理,保證其能夠符合系統需求。
(5)構造非閉合區。將光滑處理后的曲線進行填充,對不同非閉合曲線上的Xmin點排序進行填充,并且利用上述方法,對某地配電網地理接線圖進行了電壓顯示,結果如圖2所示。
4 ? ?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事故的認知、確定性的建立以及對未來的規劃更具科學性,能夠更加合理地實現資源的配置。在電網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可視化技術已逐步運用于電網系統中,使得工作人員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配電網各個位置的相關信息,推動了配電網的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田甜.可視化電能監測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重慶:重慶大學,2016.
[2]葛賢軍.主動配電網多源協同優化調度系統設計與實現[D].天津:天津大學,2016.
[3]鮑璽辰.可視化智能配電網的預警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4.
[4]龔志勇.樂山配電網三維可視化計算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5]趙鳳英.電力地理信息系統在配電自動化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