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峰
摘 要: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活動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密切相關。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活動內容在不斷的創新和變革,服務范圍與服務群體在不斷擴大中,它的這種變革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的開展對于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帶動了我國國民對個人文化水平提升的積極性,個人文化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國公民的總體文化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公共圖書館從一開始設立的目的就是給與人們一個獲取知識的途徑。為了使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實現最大化,開展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是十分必要的。公共圖書館活動的核心是尊重公眾學習使用知識的權利。公共圖書館在文化服務活動的策劃過程中必須注意嚴謹性和真實性,并且在文化服務活動的策劃和實施的過程要時刻把握好傳播先進文化的原則,創新的原則,貼近生活與實際的原則。
一、策劃和實施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的意義
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公共圖書館舉辦文化服務活動是受國家文化政策和法律保護的。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活動保障了人民文化追求的權利,滿足了人民對文化的需求,傳播了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使文化生態保持良好的狀態。無論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要素和保護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原則,還是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的基本功能,策劃和實施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的主要內容
(一)讀者活動
讀者活動是圖書館服務多功能拓展的需要,開展多種廣泛性和多層次讀者活動是實現圖書館教育職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都開展了各式各樣的讀者活動。讀者活動一般圍繞著閱讀以及閱讀衍生進行,基本模式包括以下幾種:
1、書評活動
書評活動是在一定原則指導下對圖書進行選擇,甄別,評價以及推薦等一系列活動的總和,它具有信息性,廣泛性,導讀性和趣味性。開展書評活動是和公共圖書館業務特點緊密聯系起來的。公共圖書館進行的書評活動,大多數是站在導讀的立場上進行的,對信息進行深加工的比較少,和讀者互動交流的更少。圖書館屆書評活動以上海圖書館與媒體《文匯讀書周報》面向上海市讀者舉辦“你寫書評我贈報”活動與廣州圖書館“我最喜歡的書”網上書評大賽影響較大。
2、專題講座
公益講座是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的路徑之一。在新時期城市文化建設的趨勢下,講座在我國圖書館界蓬勃發展。各大公共圖書館興起了一股“講壇風”。公益性講座使公共圖書館在社會教育和構建和諧社會中起到了積極地作用。其中寧波市圖書館的“天一講壇”以豐富多彩的講座舉辦模式在業內著稱,廣西圖書館的“八桂講壇”以講座中跟進時事熱點,貼進民生生活而得到廣大市民的熱捧。
公共圖書館的講座大多注重在文化建設中的定位,打文化牌的居多,注重功能性講座的少。以舊金山的公共圖書館為列,國外公共圖書館講座注重樸實無華服務至上,他們的講座更多是傾聽受眾的需求,講座內容,以滿足社會各界的實際需要為首要前提。
3、圖書館利用教育活動
公共圖書館具有引導和幫助每一位讀者從大量的圖書館資源中獲取他們所需信息的社會作用。公共圖書館利用教育活動的原則也是盡可能讓讀者容易理解,而不要復雜化。
在高校,信息檢索課已經作為一門公共選修課,這門課程的任課教師在許多高校是由高校圖書館館員擔任的。公共圖書館在圖書館利用教育活動中遠遠趕不上高校圖書館。湖南圖書館在每月都要舉辦一次“怎樣利用圖書館”讀者教育活動,每次都是高朋滿座,在智能時代的今天,傳統的檢索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部分讀者對新的檢索手段又沒有學習的機會,這樣的圖書館利用教育活動可以領引讀者使用好圖書館,使圖書館館藏資源更好的被利用。
(二)社會公益活動
1、公益活動
公益活動是指某些組織或者個人向社會捐贈財產、時間、精力和知識。公共圖書館公益活動的策劃是對中國優良傳統的延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每年的4.23世界讀書日湖南圖書館都會搭建誠信交流平臺舉辦“讓圖書回家”還書免責大型公益活動;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圖書館學會舉辦過名為“圖書館:公共權利與選擇”的公益活動,宣傳圖書館如何履行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呼吁市民走進圖書館;湖南圖書館還和許多社區服務點一起收集舊掛歷發起了的“掛歷承載希望,愛心傳遞光明”的公益活動,回收舊掛歷裁剪成為盲文用紙送到盲人手中,在社會中引起非常大的影響,活動參加人數達到萬余人。這些公益活動都增加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各界的粘度。
2、公益課堂
公共圖書館開展公益課堂,進行公益培訓服務要有針對性,要分階段分主題為不同類型讀者提供切實適合他們的課程,才能使公益培訓更有效果。
廣州圖書館和南京圖書館開辦過為包括盲人在內的社會弱勢群體開展免費的計算機知識培訓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服務效果。湖南圖書館一直堅持開展“信息共享”公益性課堂,進入社區近距離的為市民服務,同時聯系熱心公益的IT企業,以圖書館為基地,每月都主題有針對性地面向社會不同群體設計信息素養公益課,這些活動切實有效地提高社會大眾的信息素養,使其能夠更從容地應對信息時代的各種風險和挑戰。
湖南圖書館的“百姓課堂”公益課堂項目運行了七年,以社會開放式大學為設計框架,全年四個學期,以學期課程的學習方式來幫助市民們進行終身教育。課程針對市民的學習需求,分齡、分眾、分層設計,有為老年朋友專門設計的養生,國畫、書法課程,有為再就業朋友準備的各種技能課程,有為兒童準備的豐富多彩的益智課程,有專門為聽障人士準備的筆談交流課程,各式各樣的課程設計為社會公眾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湖南圖書館聯合社會各界的熱心公益的人士組建了一支專業、穩定的志愿者教師隊伍擔任學校講師加上圖書館場地、管理等資源優勢,組建的這個公益課堂具有鮮明的公益性、公平性和公眾性的特點,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群眾的文化權利,完善了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三)文化休閑活動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休閑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休閑文化的理解和實踐將成為現實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有30個省的黃頁曾把公共圖書館放下娛樂休閑的分類下。圖書館提供文化休閑服務是大勢所趨,美國的圖書館即便是國會圖書館也都有精心安排的娛樂休閑活動。
湖南圖書館“尋找城市的記憶”城市歷史變遷的尋訪活動,帶領市民們走街串巷,尋找老長沙的足跡,舉辦戶外主題朗誦活動,舉辦文化廟會活動,廣東圖書館“愛繪本愛閱讀”親子讀書會活動,“暢游知識海洋系列活動”之圖書館里捉迷藏活動,南京圖書館的戲劇獻演,燈謎競猜,深圳少兒圖書館的“圖書館之夜”等等都是文化休閑活動策劃的代表。
三、公共圖書館活動普遍存在的問題
國內公共圖書館近幾年的文化服務活動雖然多姿多彩,但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
1、缺乏先進的管理機制
公共圖書館活動的設置大多基于圖書館本身的宣傳而開展,沒有把活動立意于鍛造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高度上;大多數圖書館缺乏公眾活動組織機構。在傳統文化的宣傳和繼承沒有持續性和地方特色。在提供文化活動平臺設計保守單一,沒有很好的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合作多贏,活動現場大多采取的是傳統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很少借鑒先進的管理機制。
2、活動策劃時打造品牌意識不足
公共圖書館的活動品牌是讀者對圖書館組織活動的整體體驗。品牌這一概念一般用于商業、營銷和廣告,公共圖書館活動設計上沒有引進商業品牌管理理念,在規劃設計上沒有長期的考慮,因而使許多可持續性開展的活動在初期任務達成后就放棄了,無法形成品牌效應。
3、個性化活動策劃能力不足
文化服務的個性化這個特點會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亮點,實施個性化服務的公共圖書館明顯會與眾不同。了解個性化服務的價值研究如果提供個性化服務是公共圖書館需要引起重視的地方。而現實中,要策劃個性化文化活動服務在人力和物力上也特別考驗公共圖書館。
結束語
公共圖書館提供零門檻,免費的文化服務活動使公共圖書館長期保持大量的穩定的活動參與群體。政府在建立公共圖書館時,一般都把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當地的文化中心來進行設置的,因此公共圖書館無論在區域位置和交通線路都是非常方便市民的,公共圖書館在進行文化活動無論在群眾基礎和地理位置上都有先天優越性,但是近幾年,隨著社區圖書館的發展,各館到館人數都沒有很大的提高與發展,有的館甚至有下降趨勢,在智能讀書時代,書已經不能吸引市民到館了,只有豐富的文化服務活動才能吸引更多的市民到館。
參考文獻
[1]袁曉秋.關于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探索[J].傳媒論壇,2019,202:142+144.
[2]張濤.當代公共圖書館提升視聽服務的策略探討——以遼寧省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2:15-17.
[3]王永革.大數據技術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精準文化服務創新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2:32-34.
[4]杜依憶.公共圖書館講座面臨的困境與創新轉型策略[J].圖書情報,2018,0(4):104-105.
[5]黎文采.中學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探索與研究[J].低碳世界,2018,0(7):361-362.
(作者單位:湖南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