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琨
摘? ?要:改革開放40年來,以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混合所有制經濟組織為代表的各類非國有集體獨資的經濟組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崛起、飛速增長,構成新的經濟組織并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經濟組織是國民經濟發展強勁穩定的動力,在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提供就業、增加稅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社會組織,基于新社會組織和新經濟組織的“兩新”組織出現。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各類型大大小小的園區建設并崛起,構成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掌握大量社會資源,成為“兩新”組織較為集中的坐標場所,很多黨員進入“兩新”組織工作,甚至在“兩新”組織擔任創辦者或高層管理者的角色。根據園區“兩新”組織占主導地位的特征,積極探索促進園區的進一步發展,將“兩新”組織的黨員及優秀人才緊密團結到黨的周圍,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針對園區黨建工作進行思考與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黨建;工業園;發展
1? ? 加強園區黨建的重要意義
1.1? 加強園區黨建,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內在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之一的園區黨建必須提上議事日程,才能有效保障園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把園區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組織,做好園區黨建的各項工作,積極引導,讓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真正發揮出來,也有利于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1.2? 加強園區黨建,是實現經濟全面振興的現實需要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上提出,要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與建設,把企業規模做大、產品做好,進一步激發企業家的創業熱情,煥發園區的創造力與內在活力。園區作為非公企業的聚集區,在黨建工作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因此園區黨建工作必須進一步落實,充分調動非公經濟各方面的積極性,轉變理念,以黨建帶動經濟發展,推動園區內產業結構優化與轉型升級,通過加強園區的黨建工作,促進企業全面振興,保證企業效益更好、結構更優。
1.3? 加強園區黨建,是全面提升基層黨建水平的緊迫任務
2018年,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要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這為園區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就目前現狀可見,大量園區黨建工作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面臨極大的挑戰,存在需要改進和加強的薄弱環節。如: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水平不高,制度相對不健全,黨組織相關活動存在形式化等問題。因此,加強園區黨建工作顯得尤為必要,這也是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關鍵,必須加強重視,強化責任意識、政治意識和擔當意識,根據園區實際情況進行督辦落實,補齊弱項和短板,提升園區內部的黨建工作水平,保證黨建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與科學化,實現園區黨建促進基層黨建的全面進步。
2? ? 開展園區黨建的現況
各類大小園區中,非公企業集聚、就業人群集聚、高層次人才集聚,是黨的建設的重要陣地。以新時代園區黨建工作為基礎,助推“兩新”組織的發展與建設,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與轉型,對園區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2.1? 通過園區黨建,加強組織領導
“兩新”黨建工作量大、覆蓋面廣,結合園區經濟發展新形勢,必須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制定工作目標和計劃,進行科學部署,加強督查考核,制定科學的工作責任制,保障黨建工作的正常進行。(1)理順隸屬關系。在園區成立黨工委、“兩新”黨委,理順“兩新”組織的黨組織隸屬關系。(2)整合優勢資源。建立黨建示范點相關制度,引導人財物優勢資源向問題聚焦、向難點聚焦,推動“兩新”組織黨建均衡發展、整體推進。(3)充實黨建力量。為園區黨工委、“兩新”黨委增加編制、補充人員,確保黨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2? 通過園區黨建,完善機構設置
(1)摸底排查,準確把握園區內“兩新”組織的數量、類型、規模以及職工人數、黨員規模等,為制定科學的園區黨群組織奠定堅實基礎。(2)靈活設置,針對園區內不同企業和組織類型、規模科學設置黨組織。在園區內在設置中打破條塊界限,本著“行業相近、地域相鄰”的原則,以不超過 10家企業為限,建立企業黨聯合組織。(3)理順關系,以有利于黨群組織活動開展、有利于促進發展經營、有利于上級黨組織管理為原則,堅持屬地化管理為根本要求,明確非公企業黨群組織的隸屬關系。
具有一定規模的非公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成立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以位于廣州知識城園區內,世界500強、廣州第一大民營企業雪松控股為例,該企業成立黨委之前,僅有十幾名在冊黨員。成立黨委后,通過完善黨組織關系轉入、積極開展“三會一課”、有序發展黨員等相關工作,在冊黨員數目不斷增加。通過開展基層黨建工作,雪松控股將黨建與企業文化深度融合,吸引年輕人積極參與到黨組織當中。集團內各大產業板塊、各個職能部門中,很多關鍵崗位都是黨員在崗,不少黨員擔任部門管理者,在愛崗敬業、攻堅克難等方面發揮出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企業文化塑造和核心價值觀傳承,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較好地實現了以黨建促經營的良好勢態。
以園區為代表成立黨委,可將園區內的非公中小企業和社會組織各企業納入黨組織管理,以園區黨建促園區發展,推動園區各項事業的進一步發展。2018年12月,廣州科學城“兩新”組織黨委正式成立,大力推進園區“兩新”組織黨建“六大行動”,通過開展調研摸查、黨群培訓、咨詢指導、創新創業、科城志愿者、群團之家、團隊精神、智慧黨建“八大服務”,把“兩新”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推進園區基層黨建全覆蓋。
通過加強園區黨建,不但有利于整體推進,提高“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效率,更有利于推動政府中心工作的落實,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改善勞資關系、維護企業和諧穩定。
2.3? 加強園區黨建的隊伍建設
首先,加強園區黨建隊伍的選拔與招聘,保證最終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質高、黨性觀念強的園區黨建隊伍,引進具有工作經驗的優秀機關干部作為黨組織書記以及黨建工作指導員,深入到企業當中發展黨建工作。其次,加強培訓與教育,針對黨建工作的實際需求,對黨建工作指導員、黨組織書記進行針對性培訓,提高其政治素養和黨建工作能力。最后,要優化儲備,在熱心黨務工作、懂經濟、會管理的干部、黨員、教育工作者中挑選工作能力強、奉獻意識強、責任心強的同志建立后備黨務干部隊伍庫,積極向企業推薦,為“兩新”黨建提供人才支撐。
2.4? 落實園區黨建的日常工作
(1)亮身份、作承諾。深入開展“亮身份、作承諾、當先鋒、樹形象”活動,制作黨員承諾書,公開黨員承諾,接受職工群眾監督,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2)抓結合、促實踐。既要廣泛開展“雙強六好”創建活動,又要緊密圍繞服務職工、服務發展、服務社會,為企業所需要,為黨員所歡迎,為職工所擁護,為企業主所支持等主題,精心設計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幟”“我為企業添光彩”“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黨員科技創新”等實踐活動,引導推進企業黨組織履職盡責創先進,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爭優秀。(3)樹品牌、促引導。通過深入開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建設,形成典型引路、整體推進的良好格局,不斷增強園區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
3? ? 園區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園區黨建工作的開展還不平衡
園區內部企業繁多、規模各異,這種差異也導致了不同企業之間的黨建工作存在不平衡問題。園區內規模較大的“兩新”組織的基礎條件好,比較重視黨建工作,管理相對更加規范;中小企業中,員工流動性較大,給企業黨建工作帶來極大難度。尤其是園區內的企業具有典型的非公有制特征,和公有制經濟特征的企業相比黨建工作起步晚,仍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和公有制經濟一樣形成固定模式,力量相對薄弱。
3.2? 園區企業對非公黨建的認識有待提高
園區企業的非公有制特征,導致人們對非公黨建認識有待提高。在園區內部的大部分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將經濟利益作為第一發展目標,往往認為生產經營是企業工作的中心,忽視了黨建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對于企業當中黨組織和黨建工作的定位認識不清,存在偏差,重視程度不到位。
3.3? 園區黨組織發展能力還有待提升
園區內的部分“兩新”組織雖然已經開始進行黨建,但黨員教育內容和活動形式相對單一,黨員管理工作落后,存在黨員發展難、黨費收繳難、組織活動經費缺乏等比較顯著的問題。在非公企業中還有少數黨員游離于組織之外,黨員常態化教育實施存在難度。在園區黨組織建設中很多非公有制企業中沒有單獨設立機構,也沒有將黨建工作和企業經營發展進行有機結合,單獨發展建設,“兩張皮”現象突出。
3.4? 園區企業黨員意識仍需加強
園區內非公有制企業中黨建工作不完善、黨員教育與培訓匱乏,導致園區內企業黨員意識明顯不足。黨員意識的缺乏也影響了黨建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在未來園區黨建工作建設中,加強企業黨員意識培育是首要工作之一。
4? ? 關于園區黨建的思考與探索
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產業園區在經濟貢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加強產業園區黨組織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完善組織機構、加強隊伍建設、創新建設機制,真正讓黨建工作落實到園區基層黨建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更多的“兩新”組織涵蓋到黨組織中,更多的優秀社會資源吸引到黨組織周圍,把黨的優勢轉化為產業園區的創新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不僅將為園區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帶動園區“兩新”組織發展,也將逐漸形成“兩新”組織與黨的建設有機融合的新局面,為新時代“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新飛躍發揮積極作用,達到黨建和產業同步推進、互促雙贏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王霞.發揮黨建作用服務園區發展[N].柴達木日報,2019-06-13(003).
[2]徐維宏.大膽探索創新破解園區非公企業黨建難題[J].青海黨的生活,2019(6):44.
[3]戴文進.加強園區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以國家級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J].新西部,2019(12):54-55.
[4]張曉沛,李佳佳.基于網絡化治理的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創新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19(2):59-64.
[5]袁建萍.高校科技園區黨建工作的現實困境與對策探析—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