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剛
摘要: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進一步改善,市政給排水建設項目與時俱進,工程施工多樣化、大規模的發展趨勢,不斷加快,因而新的施工機械設備和相關工藝技術也應運而生,其中,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工藝技術的逐步推廣,有力地促進了給排水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本文根據實際給排水施工技術經驗,論述了在給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施工中應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技術的難點、問題既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管道施工;排水系統;鋼筋混凝土;預應力
近年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術在市政排水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程施工中廣泛應用,再具體施工實踐中,要根據建筑法規和給排水工程施工的相關標準,注重工程質量分析、新設備技術材料的應用等等,尤其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術市是比較成功的經驗,不僅提高了給排水施工技術水平,也滿足了建筑高層化、污水分離化的需求,研究探討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施工道技術在給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有利于自主創新,不斷推進施工技術的進步。
1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工藝技術的施工準備
1.1現場勘查,制定方案
(1) 場地勘察。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術是一項要求很高的施工技術,需要對影響施工環境的各種條件任因素,進行掌握,做好預案,因此,施工前,結合設計圖紙和項目選址資料,二次進行有針對性的場地勘察。根據施工期間的天氣、溫度等。結合場地回填土密度等相關實驗數據,細化調整砂漿配比方案。
(2) 相關構件的位置關系。給排水工程施工中,管線及其構筑物高程二者之間關系需要處理得當,位置關系極決定施工質量、施工工期、安全生產等,施工前,必須根據圖紙,做好打樁放線,做好標高,確定管線的平面位置關系,確保施工有技術依據。
(3) 完善施工方案。制定和完善施工方案是科學組織施工、規范施工、安全生產的保證,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術應用過程要求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按給排水操作技術規程規范施工,不可存在任何疏漏和違規違法操作以及盲目施工,因此,必須,制定完善施工方案。
1.2確定材料標準和技術要點
(1) 材料標準。給排水工程施工中應用的預應力筋混凝土管的質量標準必須滿足足夠的強度、韌度和防滲、防漏能力,目前,工程施工中管道強度要求的技術標準必須高于40MPa,管道內外壁要求平整光滑,凹凸度要低于2mm。尤其是注意,不能發生管道脫皮,此外,對管道在生產過程存在的不明顯的變形、裂紋和薄厚不均等問題,也要高度重視,對有問題的部位進行加固,或者更換管道,不可存在任何僥幸情況。同時,注重參考材料的質量認證標準和相關質量驗收報告。
(2) 接口技術要點。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工程施工的質量標準在保證管道材料質量、管線鋪設平直的同時,管道接口是制約整體工程質量的核心要素,接口涉及對接、封閉、加固等多個技術環節,工藝復雜,所用的材料也多種多樣,主要確保管道接口處不能存水、滴漏等,主要技術要點是掌握好內外口的銜接、密封膠圈的放置,承插壓力等等。尤其是膠圈的試驗,不僅要檢測膠圈的材料,對其口徑、厚度和相關規格,還要進行試驗檢測,已完全達標才能使用。
(3) 水泥材料的要求。水泥是生產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的主要材料,對其材料的應用標準必須嚴格掌握,按照水泥砂漿硬結28天后的強度狀況制定了水泥的強度標準為200、250、300、400、500等不同標號,鑒于預應力混凝土管道的實際使用要求,規定:生產材料中水泥的標準不能低于325.除了要求水泥的標號外,還要對同一標號的水泥材料制品的質量情況進行抽查檢測,保證管道需要的水泥質量合格,經久耐用,強度達標,制品防滲性能好。
(4) 附屬金屬材料鋼絲、卡圈等質量要求。在施工中,很多環節要使用鋼絲等附屬金屬材料,金屬材料要求的標準是不能生銹,不能變形等,不能有其它腐蝕等。
1.3配置生產設備,優化施工環境。
(1) 配置生產設備。施工前,企業要組織施工隊對施工需要的機械設備、工具等進行檢修保養,根據工程實際需要,配置合適的機械設備和相關工具、裝置等。對設備的性能標準和使用年限等必須重視,避免過期標準不保的情況,該維修的維修維護,該更換的更換,有必要還要及時引進高新技術設備。
(2) 優化施工環境。針對管道管線鋪設的場地環境,必須做到平整均勻,不能出現局部有凸凹等,更要注意管道圍體不可能出現坍塌、不均勻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盡量不在惡劣天氣環境下實施作業。對于通過地下水的管道部分,要求地下水要低于槽底的0.5m。
2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工藝技術的施工工藝技術要求
2.1掘進涵洞和開溝挖槽的要求
給排水基礎設施是隨著城市的發展不斷擴大規模的,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下,城市的給排水質量要求又提高了很多,不僅要保證人們用上放心水、安全水,還要實施污水分流、綜合治理等,在施工工藝技術的不斷與時俱進,管道鋪設從地面挖溝鋪設,新增了對頂管施工技術等,對于適宜地面挖溝鋪設的施工技術要求就是,采用機械挖溝與人工修補相結合,保證管線平直,利于水體流動;對頂管施工技術的要求,就是做好地下管網的探測和設計處理,掌握地表土層結構的狀況,預防涵洞掘進過程,對地表產生影響以及地層的抗震能力受損 。
2.2管道鋪設施工的技術要求
根據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鋪設施工質量要求,實施對頂管施工方式,技術要求就是做好泥漿填補,確保管道與圍體的結合緊密,更要保管道經過土層的安全。對于開溝鋪設管道的施工技術要求比較復雜,一是鋪設管道前,要清理溝內的環境,保證溝槽平整、凈無雜物;對于相比槽底標高較深的圍體土層,需要人工進行精細處理,實施五步打釘法,保證孔洞的實施措施與技術要求。二是重新對溝槽邊沿、底部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測,對存在隱患的地段,要做好防護處理;三是打樁放線,測繪管道鋪設施工的參照物標高;四是對于溝槽的土層狀況與設計不相符合的情況,要采取相應的技術處理措施,確保溝槽涂層的含水量、標高以及其他條件符合施工要求。
2.3混凝土管道的接口施工技術要求
(1) 口徑標準質量的檢測。國家制定的建筑法規與工程施工技術質量要求中,用于給排水工程的預應力混凝土管道有相應的規格標準,尤其是口徑尺寸、質量、材料、配件等都有嚴格要求,在施工前,首先按照設計圖紙的規格標準,對管道的口徑進行檢測,保證管道口徑的形狀標準、厚度標準、光滑面度等等,與設計圖紙要求相符;對各種配件的檢測,需要實際安裝調試,根據實驗結果,進行調整或者更換標號不同的配件;其次,對于管道口邊沿出現的各種情況都要規范化處理后才允許施工,尤其是管道移動過程的碰撞刮蹭引起的不顯著的形變、裂紋等,不能忽視。再次,搞好合格產品與次品的有效隔離,防止錯用。
(2) 管道壁的質量檢測。用于給排水工程施工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必須保證管道壁厚度均勻、平滑,不能存在局部變形和裂紋、砂眼和不同的凹陷。凸起等質量安全隱患,以確保整體管線的水流通暢,不存在滴漏、存水等質量隱患。
(3) 安裝施工操作的技術準備。在進行管道接口施工開始之前,首先清除管道口的油污、塵土以及不同的污染物雜質顆粒,保證管道口接口管道內壁外壁的干凈、光滑,無裂、無凹、無鼓等;其次,在放橡膠密封圈或者密封膠墊;第三控制兩個接口管道的合適距離,做到不能遠,也不能太近,一般情況下,保持在5mm以上即可;第四、管道管體不可以切割、加長等,施工需要的銜接、轉向等,需要做相應的專門施工技術處理。第五、安裝結束后,注重實施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3市政給排水工程預應力混凝土管道施工的質量控制
3.1管道對接施工的質量要求
從給排水管道出現的質量問題來看,大部分都是管道接口封閉不嚴發生漏水而造成管件接口處材料腐蝕損毀,導致管道質量問題。因此,管道的接口施工,要按照設計圖紙、規范施工程序、設備和技術操作要求,在施工中,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管道口接觸緊密,整體平直通順。接口施工完成后,對管道接口外圍進行加固密封處理,杜絕各種滲漏的安全隱患發生。
3.2搞好混凝土管道施工的驗收
給排水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鋪設施工或者對頂管完成后,按照工程文件和相關要求,組織工程施工的驗收工作。一是審查施工材料。對各種工程文件、工程監理信息、質量檢測監測數據等進行全面審核評估;二是主要施工技術節點的檢測。比如整體管線的水平質量,管道接口質量以及各種材料質量等;三是管道構件的質量檢查。按照工程設計壽命要求,對要求的質量技術標準,進一步核實、確認,以滿足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即可。四是實驗管道的抗壓強度和防滲質量,利用相關的質量技術檢測裝置,進行壓力、強度等相關技術質量測試。
4結語
市政給排水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術隨著施工技術設備、材料的升級改造,使用方式和程序、質量標準不斷發生變化,需要工程技術人員不斷創新、學習、研究、探討,才能與時俱進,順應發展。
參考文獻:
[1]龍愛玲.淺談市政給排水管道布置設計及技術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6,(21):111-112.
[2]曾建奎.市政給排水預應力混凝土管道工程的施工分析[J].四川水泥,2015,(07):251.
[3]楊振波,張津,師華,王菁,岳文華.市政混凝土排污管道防腐涂裝技術探討[J].涂料技術與文摘,2014,(06):28-33.
[4]房殿營.關于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準備及管道材質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3,(09):203.
(作者單位:中交二航局市政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