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摘 要:壓力容器作為我國化工生產中較為常用的設備,其對保證生產安全、提升產品質量具有密切關系,本文主要針對壓力容器的設計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行業和領域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壓力容器;設計;問題;探究
壓力容器主要是指具備一定承載壓力能力,用以盛放液體或者氣體的密封性設備,按照承壓級別分類,其可以分為低壓容器、中壓容器、高壓容器以及超高壓容器,可以盛放易燃有毒、非易燃無毒以及劇毒等物質,從類型分析,其包含反應容器、換熱容器、分離容器以及儲運容器。應用于工業生產的壓力容器,要具備較強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進而保證生產的有序以及安全運行,因此,其也是容器設計的關鍵原則。
1 壓力容器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材料選擇問題
在設計壓力容器中,材料是重要因素,其與容器設備的性能和質量具有密切關系,不同材料的產品,其屬性也各不相同。如果在產品設計中,設計人員沒有結合用戶要求和使用條件盲目選擇材料,容易導致容器質量無法滿足使用需求,同時,材料選擇也與容器的耐腐蝕性、化學性質以及力學性質具有密切關系,如果材料存在問題,會導致容器在使用中出現安全事故,進而致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
1.2 密封性問題
隨著我國工業的蓬勃發展,壓力容器已經在能源、石油、軍工以及化工等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并且隨著行業的發展,其對壓力容器的使用要求和設計標準也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如果壓力容器盛放的是有毒氣體或者液體,對其密封性的要求則會相應提高。但是當前,在容器氣密性試驗中,一些試驗人員缺乏專業素質和操作能力,無法勝任試驗操作,或者由于試驗方法以及試驗設備不符合要求,導致密封性指標不合格的容器投入到使用中,進而誘發毒氣或者毒液泄漏,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甚至危及現場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1.3 使用年限問題
使用年限是壓力容器設計的關鍵問題以及重要環節,但是當前,在使用年限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設計人員沒有重視其使用年限,在設計中也沒有對使用年限進行標準,為后續的生產和使用埋下隱患;其次,雖然標準了容器使用年限,但其是設計人員利用主觀經驗進行標準和判斷,存在一定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問題。
1.4 焊接接頭檢測問題
焊接接頭質量是容器使用的關鍵保證,但是當前在檢測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檢測缺乏嚴謹性、敷衍了事以及檢測方法不正確等,為容器的安全使用埋下隱患。
2 優化壓力容器設計的相關對策分析
2.1 注重材料選擇
在材料選擇方面,需要綜合考慮材料的化學性質、來源以及力學特性,保證其滿足壓力容器的使用條件、耐腐蝕性以及抗壓能力。同時,設計人員還要結合用戶的相關要求和使用條件,降低材料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計算容器可以承擔的減薄程度,進而保證容器符合使用要求。
2.2 重視氣密性試驗
為了保證容器具備良好的密封性,設計人員需要在設計中做好氣密性試驗,首先,在試驗之前要進行無損檢測,保證其焊縫符合設計標準的要求;其次,在氣密性試驗過程中,相關附件需要配套齊全,確保試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氣密性試驗所使用的氣體盡量為干燥、清潔的惰性氣體或者氮氣,其反應速度較慢,可以保證試驗安全。
2.3 正確標注使用年限
為了保證壓力容器使用年限的準確性,設計人員要結合壓力容器的行業規定和各項指標進行綜合思考和分析,在設計圖紙中要體現使用年限的具體說明。同時,為了容器在使用年限內的安全性,需要結合其使用環境和使用條件進行綜合分析,提升其使用可靠性、降低安全隱患,根據容器材料對內部和外部壓力和腐蝕性能力進行測試,提升其抗腐蝕的程度。
2.4 保證焊接接頭檢測質量
焊接接頭質量與壓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直接關系,因此,需要對焊接接頭質量進行科學控制。首先,應用射線檢測法對容器的氣孔和夾渣進行檢查,可以有效的檢查焊縫表面及內部存在的缺陷;其次,要針對不同焊接部位要采用不同的檢測標準,并且對重點部位進行抽檢,保證結果的合理性以及準確性;最后,為了提升焊接接頭檢測質量,需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檢測技術,保證無損檢測的準確性,提升檢測效率和能力。
總而言之,壓力容器作為我國化工生產中重要的容器設備,其產品質量和使用安全性與生產有序以及安全進行具有密切關系,因此,在具體設計中,設計人員要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開展工作,針對常見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制定科學的設計方案,并且結合用戶需求和使用條件進行適當的修改和調整,保證容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唐錦學.移動式壓力容器殼體最低設計金屬溫度及選材問題的探討[J].中國化工裝備,2019,21(01):38-43.
[2]謝覲安,張城松.對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檢驗中裂紋問題的探析[J].智能城市,2018,4(21):100-101.
[3]陳俊杰.關于壓力容器開孔補強分析及各種補強方法比較的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44):241.
[4]趙艷,王福強,鞠光乾.冶金鍋爐壓力容器易發生的事故及檢測方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8(1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