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欣語
摘要: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電視節目面臨著轉型,網絡自制節目因滿足了市場和受眾群的內在需求,成為了各大視頻平臺節目制作的主流。其中,騰訊視頻自制的綜藝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口碑與關注度齊飛,節目中呈現的各種符號相互滲透,在滿足觀眾高期待的同時,還豐富了大眾的文化生活。本文從符號學角度出發,通過人物符號、主題符號以及視聽符號三個層面,對網絡自制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的成功進行剖析。
關鍵詞:《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符號學;網絡節目
融媒體時代,各大視頻網站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網絡自制節目隨之誕生。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了觀眾自身審美水平與娛樂需求的提高,他們不再簡單滿足于傳統電視節目,網絡節目成為收視群體的最佳選擇。網絡綜藝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憑借其嘉賓四人性格鮮明、內容形式獨具創新性以及主題深刻不乏味等優勢,獲得了廣泛好評。究其成功的原因,除卻節目主打的精神內核滿足受眾需求,節目中形式各異的符號因素也引人注意。
一、人物符號:建構“人設”、吸引眼球
身處一個消費至上、娛樂至死的時代,商品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品,“人設”也成為一種可供大眾消費的商品,“人設”一詞本身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異化。由原先“人物設定”的簡稱,用一兩個標簽勾勒出人物核心特質的詞匯變成了明星為占領市場,自我設定或由經紀公司設計的符合了受眾內心的期待和需要“公眾形象”。在電視媒介中,也經常使用三種類型的人來作為人物符碼。他們分別是普通老百姓、理想中的人物或者名人。而《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通過對“名人四姐妹”的人物個性分析,也設計出各自在旅行中扮演的角色,制造“爭議點”吸引眼球。比如徐熙媛、徐熙娣與阿雅之間的朋友間相處模式成為此檔綜藝節目討論的熱門話題。觀眾會出于本能反應為處于“弱勢”一方的阿雅打抱不平,從而引發熱議,這或許就是節目放大兩人“人設”,將嘉賓性格特征極致化的原因所在。
四姐妹迥然不同的性格,卻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日子里相互包容、共同成長。酷酷的“小魔女”范曉萱完美地詮釋了叛逆和善良,“丑小鴨”阿雅終于蛻變成了溫柔的“白天鵝”,愛玩愛鬧、真性情的“死小孩”小S也成為了三個孩子的母親,最“女王”的大S也愈發平和。四人的服裝造型在符合各自氣質的同時,也迎合了觀眾的審美與娛樂需求。其中,徐熙媛的辮子發型更見凸顯她的少女氣質,減齡的同時也對觀眾起到了引領時尚的作用。節目通過對嘉賓進行包裝編碼使其各具特色,有效避免了同質化,成為了《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獲取好評的不二法寶。
二、主題符號:緊扣現實、牢抓觀眾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是國內目前首檔以原生朋友關系為著眼點的旅行體驗式真人秀。四位朋友相識相知長達二十余年,也是四人第一次集體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四位好朋友深入緬甸,二十多天同吃同住,記錄旅途中的點點滴滴,節目幫助四姐妹完成曾經年少時未完成的心愿清單,體驗一次不同于以往家人、愛人,只有朋友們的特殊旅程。在旅途中,四人討論過有關朋友、夢想、迷惘、自我價值實現等諸多話題,節目既帶來了明星姐妹之間真摯友誼的展現,還提升了節目本身思考價值和社會價值,引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
“友情”這一核心要素貫穿節目始終,通過“朋友一起旅行”的這種新的形式打造一檔別具特色的真人秀節目。它作為線索引導著節目的走向,這個線索就是對朋友之間能否一起旅行的探討。旅行一直被視作檢驗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不論是情侶,還是朋友,旅行的合拍與否決定了這段感情的走向。而本節目選取了四位二十多年的朋友一起異國旅行,在陌生的環境中,人與人的超近距離相處,來凸顯“友情”的彌足珍貴。
三、視聽符號:吸引注意、展現風格
新媒體時代所伴隨而來的快節奏生活方式不僅改變了受眾的審美需求,對于媒介內容制作與節目決策方面亦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節目舞臺布景、背景板設計以及場景色彩線條的組接都成為間接傳達節目風格的工具。觀眾在收看節目時,一方面能通過張揚的色彩搭配拉近觀眾的心理距離;另一方面能快速進入節目氛圍,用視聽上的沖擊保持對節目的長期注意力。
(一)畫面視覺符號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的畫面真實不失夢幻,畫面的色調舒服干凈,后期的文字和特效也恰到好處地生動有趣,觀眾不僅看到四姐妹們精致的妝容,也在她們開懷大笑做各種表情時,看到她們臉上淡淡的歲月的痕跡,更看到了四人身前背后夢幻又特別的景色。不論是赴往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上,還是行走在旅途中,嘉賓的一顰一笑和沿途的風景全都以優質的畫面呈現在觀眾眼前。節目摒棄傳統綜藝節目過度美顏打光的做法,采用更加真實的原畫質和色調,回歸了真人秀的本質。
(二)音樂聽覺符號
適當的節目配樂能同視頻畫面產生顯著的效果,電視節目作為一個視聽符號雙聯結的產物,觀眾在收看時除卻被現場畫面所吸引,在節目的關鍵點所增添的音樂更能疏通符號傳輸渠道,讓觀眾的接收通道更加順暢。節目中適時的音樂添加,讓觀眾更能融入其中,使節目更具感染力,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范曉萱、大S、小S以及阿雅都作為歌手發行過熱門的歌曲,這些歌曲也穿插在節目制作中,不知不覺中勾起觀眾童年回憶,使其沉浸其中。甚至,邀請了歌手阿信作為嘉賓,一起參與到旅行中的唱歌環節。整個旅途,因音樂更加美妙。
四、精神內核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在整個旅途中,始終不忘探討人生價值的實現。鎂光燈環繞的小S自《康熙來了》停播后開始進軍內地娛樂圈,不僅僅局限于主持人,她心中還有一個演員夢,一直為此努力著,希望得到專業人士的大眾的認可。阿雅更是主持人、歌手轉型成制作人。在十多年的自我價值的探尋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推出了一檔屬于自己的廣受好評的節目《奇遇人生》,通過節目,她希望引導人們在當今節奏飛快的時代里,放緩腳步,回頭看看,沉下心來去感受自己。
此外,《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關注到了目前中國社會的一個人數巨大的群體——中年婦女。提及“中年婦女”這一詞,整個社會都充斥著不明所以的貶義和嘲諷,常年操持家中大小瑣事而面容衰老,與社會也逐漸脫離,被邊緣化。但社會的發展進步,獨立、勇敢、平和、智慧成為越來越多中年女性的新標簽。這檔綜藝正是因為這些不僅僅局限于愛情、親子、婆媳的內核,擺脫了同質化,吸引當下不同群體的關注,從眾多節目脫穎而出。
五、結語
媒介內容的媒介化,使媒介傳輸符號具有了雙重性。符號也就成為消費社會的產物。《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不僅創新了旅行型真人秀的活動形式,還運用了符碼的雙重性,對贊助品牌營養舒緩奶進行全方位地宣傳、推廣,隨時隨地開啟贈送模式。節目獲得口碑、播放量雙豐收的同時,品牌方也收獲了持續的經濟效益。消費世紀,資本主義符號加速了生產力進程,其過程便是吸收符號和被符號吸收。因此,視聽節目的方方面面都被各種符號所占據,消費的主體也是各個符號之間的秩序。
參考文獻:
[1][美]蘇特·杰哈利.廣告符碼:消費社會中的政治經濟學和拜物現象[M].馬姍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5.
[2]羅蘭·巴爾特.符號學原理[M].李幼蒸譯,三聯出版社,1988:169.
[3]讓·鮑德里亞著.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5.
[4]程歡.擬劇理論視域下明星“人設”特點及建構策略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5).
[5]鄭錚,蔣軼,黃麗娟.國內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5):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