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宣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社會進入了空前的時代,促使我國的政府會計改革也取得跨越式的進步。政府會計制度和政府會計準則不僅對我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導向作用。同時,政府會計準則也隨著時代的腳步,逐漸趨向于完善,為會計核算的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近幾年來,我國的政府會計制度提出了新的標準,引入“8要素”的會計核算想法,反映出我國政府會計制度進入了新的發展時代。
關鍵詞:政府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改革意義;改革的方向
我國的會計制度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取得卓越的進步。政府的會計制度對會計核算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部分,如何加強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性,不僅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而且還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要前提。本文通過三個方面,詳細論述了我國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發展,針對應用背景,改革意義和改革的方向進行詳細論述。
一、政府會計制度與準則的應用背景
在近年來,政府會計制度隨著政府會計改革的不斷發展被推行出來,為了貫徹落實我國黨18屆3中全會的會議精神,提出必須要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方面。此外,有必要對政府會計制度進行有效的預算管理,以確保現有部門的有效工作。2014年底,財政部頒發的改革方案,開啟了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進程[1]。2015年10月23日,在我國財政部所頒發的基本準則中,要求在2017年1月1日開始我國政府會計制度的完善。2015年7月6日,我國財政部印發四項具體準則和2016年8月份所頒發的《政府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政府會計標準體系也在不斷的完善當中。
我國的財政系統、行政單位以及事業單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會計改革的影響。在政府會計制度的不斷完善中,能夠將政府會計準則的重大改革落到實處;將責權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作為出發點,從而進行深化改革工作。其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政府會計核算系統,不僅要將會計基本準則融入其中,還要使我國政府會計制度不斷完善,從而保障政府會計制度和準則的有效工作。
二、 政府實施會計工作改革的意義
(一)適應實際應用的需求
目前我國的財務管理系統,隨著收付實現制的全面滲入,財務管理系統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核算的重要部分,對社會經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國政府實施會計工作的改革,不僅促使了綜合國力的上升,還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政府職能的運轉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收付實現制的滲透,加快了政府部門機構的改革,不僅可以使政府部門的預算收支具體情況得以明確表現,還可以為決策報告指明方向,通過數據支持,使決策報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
(二) 適應復雜的經濟核算工作內容
隨著我國國情的變化,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收付制度已經無法和我國政府繁瑣的經濟核算內容相匹配。例如,事業單位在開展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工作時,要利用原先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由于計提折舊、攤銷資產等都屬于基金項目,并沒有列入成本之內,因此無法使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真實反映,它違背了會計收入與成本的匹配原則。成本費用核算缺乏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政府資產負債的真實情況出現,同樣也會導致政府無法開展有效的成本運行,從而使政府績效失去了科學性評價,在此過程中難以滿足上述的責權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需求。根據這一現象,在新的發展社會中,政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三、政府會計準則與制度的改革的方向
(一)提升兩者的統一性
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打破了政府部門的性質差異,促使了行政和事業單位的區分工作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再進行區分[3]。能夠將行政事業財務規則以及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統一,具體來說就是,實現了會計科目的統一、報表以及核算內容的統一,從而為各級政府、各單位財務部門的編制財務報告打下了夯實的基礎,還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其成本核算具有明確的會計核算基礎,有利于各個行業的有效發展。
(二)實現預算工作二元化
二元化作為政府會計準則和制度改革的特點,不僅可以為我國政府預算會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預算制度的有效工作必須要建立在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而責權發生制對財務會計的應用工作有著直接影響。二元化作為政府會計制度和政府會計準則的一個顯著特征,主要體現在可以將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核算獨立出來,保障二者的工作可以進行有效開展。在核算基礎之上,將收付實現制有效融入到預算會計當中,將責權發生制有效融入到財務會計的工作當中。根據這一現象,會計要素中的“二元結構”特點的體現,創新性的引入“8要素”的會計核算想法,使得會計要素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資產負債表會計要素,不僅使政府的負債情況,凈資產情況可以得到有效反映,還可以對政府的收入與費用進行全面把控[4];二是預算收支表會計要素,其作為重要部門,對會計核算工作也有著重要影響,應當保障政府預算收入、預算支付和結轉結余等執行信息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準確性。
(三)提高兩者工作互補性
互補性主要表現在政府預算會計以及政府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緊密連接的工作當中。具體來講,適度分離的內容是指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二重功能,不僅可以同時使政府部門的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得以明確的反映,也使得財務報告和決策報告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而緊密連接的概念是指,在同一個會計核算體系的背景下,預算會計要素以及財務要素二者相互合作,相互協調,最終實現共同發展。決算報告可以有效作用于財務報告,財務報告也可以補充決算報告,從而使政府部門的真實情況得以充分反映。二者各執其責的同時,又可作為有機整體,為政府主體的財務信息和報告發展打下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把控,不僅適應了時代的發展特點,還可以滿足于過程繁瑣的經濟核算工作內容。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的出臺使得會計科目、報表以及核算內容的具有統一性,不僅使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相對獨立,從而體現了二元化的特點,并且政府預算會計和政府財務會計工作協調發展,也體現了工作的互補性。
參考文獻:
[1] 孫曉婷. 解析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的特點及意義[J]. 財會學習, 2016(22).
[2] 戚艷霞. 國際上政府會計準則的對比分析及借鑒意義[J]. 會計之友, 2011(31).
[3] 李玲. 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對事業單位的影響和應對措施[J]. 現代經濟信息, 2017(06).
[4] 丁雪瑩.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出臺的背景和意義[J]. 職工法律天地:下, 2016(12).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