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梅
摘要:醫院洗衣房的主要工作是對患者、工作人員和治療過程中使用的衣物床單等進行洗滌消毒,具有避免院內感染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討了在醫院洗衣房工作流程中應用標準預防措施的效果,目的是避免院內感染,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醫院洗衣房;標準預防;工作流程
醫院洗衣房負責回收醫院中全部的衣服巾單,并做好洗滌消毒以及回送工作。由于患者使用的病服、床單等會受到血液糞便等污染,導致攜帶病原菌,如果工作流程中沒有遵循感染管理制度和個人防護制度,會引發院內感染的出現[1]。調查發現,引入標準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本次研究,將標準預防對策用于洗衣房工作流程中,獲得了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1醫院洗衣房工作流程管理的現狀
1.1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監督措施
長時間以來,我國不同的醫療衛生機構對于清洗消毒醫用織物,沒有制定相關的管理和操作規范制度。國家衛計委雖然出臺了《消毒技術規范》,要求將患者衣被和醫護人員工作服進行分批洗滌,對于嚴重傳染病污染的衣服床被等需要先消毒再進行洗滌。但具體的細則和操作規范一直沒有推出,很多醫院的洗衣房都是后勤科管理,沒有安排專門的感染監控人員。
1.2洗滌制度不完整,不重視人員的培訓
盡管洗衣房構建了織物洗滌質量管理制度,但因為洗衣房工作人員很多都是外聘人員,大部分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同時醫院管理部門只對醫護人員開展培訓,忽視了將醫院感染知識對洗衣房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因此很多洗衣房工作人員都缺乏消毒隔離、標準預防的相關意識[2]。
1.3建筑布局不科學,洗滌程序路徑出現逆行
國家衛計委出臺的《消毒技術規范》要求醫院洗衣房要把建筑布局分為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要將洗衣房主體進行功能分區,實現接受、分揀、清洗、消毒、烘干、包裝、存儲不同分區,要使整個流程順行通過、不能逆行。很多醫院洗衣房因為房屋不足,導致清潔區和污染區布局不科學,流程出現逆行,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
2洗衣房工作流程的質量控制措施
2.1標準預防原則
標準預防原則是:患者血液、分泌物都有傳染性,需要嚴格隔離;不論外表有沒有血跡或接觸皮膚黏膜,只要進行接觸就要運用防護措施;遵循先洗滌后消毒的原則,手術室織物單獨洗滌。
標準預防措施包括:手部衛生,必須戴手套,要使用口罩、防護鏡和面罩,還要穿隔離衣服,對受到污染的醫療儀器做好處理,無害化處理醫療廢物,做好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2.2洗衣房基于標準預防的流程再造
(1)回收環節分析
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循標準預防原則,身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回收時間和路線要固定,乘坐專用電梯,避開人流集中的時間段,回收路線要規劃好,不能進入ICU、產房、新生兒科、手術室、血透室等科室。到達存放污物的房間后,要將封口袋封口回收,禁止在病房清點衣物。回收車要適應消毒劑做好消毒,并在固定地點存放[3]。
(2)分揀環節分析
要對被服做好分揀存儲,工作人員要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依據標準預防原則,要把受到血液、分泌物、糞便等污染的織物根據感染性物品做好洗滌處理。分揀結束后,要將手套脫去,并嚴格洗手,工作區域空氣使用紫外線消毒,持續1小時。區域地面和物體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
(3)洗滌環節分析
工作人員要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根據情況還要穿隔離衣服。洗滌裝機人員和出機后整理人員不能在一起工作。如果人員不能分開,裝機結束后要將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進行更換,然后使用含氯消毒劑做好消毒,防止洗滌結束后污染洗干凈的被服。要根據織物情況確定洗滌要求,還要按照下面的原則:醫務人員工作服要分開洗滌,受到污染的織物和沒有污染的織物不能混在一起,洗滌污染織物要做好標識,要使用專門的機器清洗新生兒醫用織物,醫用和非醫用織物不能混在一起[4]。洗滌過程主要有預洗、主洗、漂洗、中和四個過程,主洗環節分成冷熱兩種洗滌方式。使用冷水不能將織物含有的微生物和有機物進行清洗,把洗滌水穩調節為85攝氏度,通過洗衣機循環和含氯消毒劑作用,持續30分鐘以上,能夠有效殺滅微生物。沒有受到污染的織物使用熱洗滌時,可以不進行消毒處理。針對感染性織物,在進行高溫洗滌之前,首先要使用洗滌液清潔血液、便液和膿液,隨后進行消毒洗滌。清洗傳染病房的織物,要使水穩保持90℃,持續25分鐘以上。
(4)熨燙、烘干和折疊
要安排固定人員開展這個環節,要穿干凈的工作服,保持手部衛生,要做好熨燙,同時高溫還能有效殺滅微生物,因此電熨斗接觸衣物時間要延長。
(5)回送流程
回送車要專車專用,不能同回收車混用。要將衣被密封轉運,避免受到污染。回送路線要開辟清潔通道,不能走回收路線,要乘坐潔凈電梯進入病區,工作人員著重要整潔,確保手部衛生。
3應用效果分析
醫療機構中用到的衣物被單,不管有沒有受到傳染,也要按照傳染性物品做好處理,既可以保護患者,防止出現交叉感染,還能對工作人員進行保護。洗衣房流程管理中引入標準預防措施,可以不同環節在固定地點進行,要求在流程中,相關人員要嚴格遵循隔離措施,嚴格執行織物高溫消毒措施,要選擇含氯消毒劑進行洗滌,起到消毒的目的,避免對環境產生的污染[5]。為了預防醫院感染,洗滌完成后,還要檢測菌落總數,同時對指標菌進行檢測,主要包括大腸菌群和金黃葡萄球菌,要求不能檢出。
4討論
標準預防措施是確保醫院職業健康,防止發生院內感染的有效措施。醫院要根據標準預防措施,做好洗衣房功能區分,合理安排工作人員,在洗衣房不同工作流程中都要落實標準預防措施,開展規范化管理,從而使洗衣房工作效率和質量獲得提升,防止出現醫院感染,增強醫院質量管理。
參考文獻:
[1]草啟鮮,韋建革,齊揮.基層醫務人員標準預防知識掌握依從性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0(23):3705—3706.
[2]粱建生.醫院洗表房感染管理與清洗消毒[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10):956—958.
[3]孫伯英,昊修榮,于建華.實用醫院感染與控制[M].北京:北京科學普廈出版社,2016:343.
[4]楊喜英.加強洗衣房醫院感染管理[J].中國社區匡師,2017,10(16):38-40.
[5]任傻霞.醫院洗衣房運行的感控要求度管理[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0):188—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