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渝軻
摘要:在開展地下工程建設時往往會受到地下水的干擾,地下工程主體遭受破壞,影響地下工程建設質量。為改善這一現狀,就應加強地下工程主體抗浮結構設計力度,控制地下水浮力對地下工程主體結構產生的影響,保障地下工程種主體結構質量安全。本文將簡要概述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要點,同時完善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模式,確保抗浮結構設計在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建設施工中發揮自身最大的作用。
關鍵詞:地下工程主體;抗浮結構設計;完善措施
在我國土地資源不斷減少的條件下,地下空間資源開發也受到人們高度重視。通過地下空間資源開發不僅能夠改善我國各地區土地資源匱乏的現狀,對于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發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必須加強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建設力度,同時做好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工作,不斷完善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在提高地下工程主體結構抗浮效果的同時,保證地下工程整體結構質量安全。
1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要點
與地面上工程項目相比,地下工程對地質條件和地下水分布趨勢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為此,就應加強各方面因素分析力度,以為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建設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而且在地下工程中主體建設中涉及的建設要點也有很多,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為保證地下工程建設順利開展,相關人員就應對地下工程建設范圍地質條件變化趨勢實施有效檢測,并在相應檢測結果得支持下規劃合理的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建設方案。有效避免地質條件對地下工程綜合建設效果產生的影響。與此同時,相關人員應對地下工程中地下水起伏變化和地下水供給情況等方面展開深入分析,確定地下水位變化最大值,調整地下工程中主體建設方案,避免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地下水以及其他水資源對主體結構底板和鋼筋結構產生影響。第二,由于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建設流程較為復雜,這就應對地下工程主題結構建設展開有效管理,保證各個施工環節之間的銜接性,減少地下工程建設過程中投入的時間,解決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還應保證參與地下工程中主題建設的工作人員對該項工程項目有所掌握,一旦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出現問題,就需要相關人員利用自身所掌握建設理論知識解決相應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避免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建設問題延伸。第三,對于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建設來說,還應保證其中各項技術手段的合理性,在保證地下工程中主體建設質量效果的同時,控制地下水浮力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對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效果產生的影響。提升我國各地區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能夠滿足我國建筑行業發展需求。
2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的完善措施
一般來說,在地下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其中主體結構建設效果,還應保證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抵抗地下水浮力對地下工程項目整體結構產生的影響。而且在開展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時,還應結合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要點規劃一系列抗浮結構設計完善措施,避免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過程中出現問題,借以保證抗浮結構在地下工程建設中發揮自身最大的作用。就目前來看,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的完善措施較為復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規劃合理的抗浮結構設計方案
在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前期,設計人員應對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底板位置和地下水位等方面實施有效檢測,在提高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底板重力的同時,對傳統抗浮結構設計方案實施優化更新,盡可能保證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方案能夠滿足地下工程各結構建設要求,從而將地下水浮力對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當前我國多數地下工程在抗浮結構設計時會在其中應用抗拔樁裝置,其根本原因在于相關人員可以利用抗拔樁增強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底板重力,避免主體結構底板出現上浮的問題,繼而保障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抗浮效果。不僅如此,還應按照地下水位變化趨勢對地下工程各個結構抗浮效果展開準確試驗,有效解決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問題,完善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模式。
2.2有效布置抗拔樁
為提升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完善性,就應按照地下工程建設要求和其中主體結構底板規模大小等方面進行抗拔樁布置,同時可以在其中引入國家地質抗浮標準,實時調整地下工程中抗拔樁布置缺陷,確保地下工程中不同位置抗拔樁受力狀況的一致性。在完成抗拔樁布置之后,還應利用相應標準對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中抗拔樁布置效果實施有效檢測,有效控制地下水位變化對抗拔樁布置產生的影響,借以強化抗拔樁在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中的作用效果。在對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中抗拔樁實施配筋處理時,還需要保證抗拔樁各個角度的配筋力度達到相應標準,有效避免地下工程中抗拔樁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出現脫落或者質量下降的問題。由于地下水會對地下工程中抗拔樁鋼筋混凝土結構產生一定腐蝕作用,這就應 對地下工程中抗拔樁裂縫寬度實施有效調整,避免地下水對抗拔樁的腐蝕力度,據此延長抗拔樁在地下工程中的使用壽命。
2.3計算地下工程抗浮情況
在完成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之后,還需要利用各項數據信息計算地下工程正體結構抗浮情況,必要時還應按照規定的流程對地下工程主體結構中各部位實施有效試驗,分析抗拔樁底部與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底板之間的銜接效果,約束外界環境條件和抗拔樁布置缺陷對地下工程整體抗浮效果產生的影響。而且不同地區地下水浮力存在些許差異,為此,應按照當地地下水浮力和抗拔樁自身重力大小對地下工程主體結構底板開展綜合加載工作。避免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過程中出現抗拔樁變形問題,據此提升有關計算的精準性。與此同時,設計人員還可以根據各項計算結果對地下工程中主體建設模式和抗浮結構設計方案實施優化處理,保障相應設計效果,繼而強化地下工程各結構受理方式的合理性。
3結語
綜上所述,了解到地下工程建設往往會受到地下水浮力的影響,如果不能有效處理相應問題,不僅影響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質量,還會導致建筑物整體穩定性變差。針對于這一點,就應結合地下工程中主體結構建設要點規劃抗浮結構設計方案,并根據各方面要求對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實施完善處理,保證地下工程抗浮結構設計的合理性,避免地下水浮力對地下工程整體結構建設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提升地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李瑞瑞.地下工程中主體與抗浮結構設計的完善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8(26):107-108.
[2]梁志勇.地下工程中主體與抗浮結構設計的完善措施[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1):34-36.
[3]李明琛,王珺.地下工程抗浮結構及與主體結構共同作用優化設計探討[J].工程與建設,2016,30(02):239-241.
[4]郭正偉.采用壓頂梁抗浮的地鐵車站主體結構整體響應分析[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6,19(03):71-76.
(作者單位:重慶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