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經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在不孕患者中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孕患者作為A組,選取同期60例健康育齡期女性作為B組,兩組患者均采取陰道超聲檢查,并比較不同女性排卵期子宮厚度和卵泡大小改變,卵泡期和黃體期血流參數等。結果 A組中小卵泡發育、卵泡發育不良以及卵泡黃素化患者其子宮內膜厚度和卵泡大小等均明顯小于B組(P<0.05);A組患者卵泡期和黃體期阻力指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而A組患者卵泡期和黃體期平均血流速度比較差異顯著(P<0.05),A組中可排卵患者其卵泡期阻力指數和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不排卵患者(P<0.05),而黃體期A組可排卵患者其卵泡期阻力指數和平均血流速度與不排卵患者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 經陰道超聲監測子宮內膜厚度和卵泡發育可為不孕患者診斷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關鍵詞:經陰道超聲;卵泡監測;不孕癥;診治價值
不孕癥是指育齡期夫婦一年內有正常性生活,在不實施任何避孕情況下未見妊娠出現的病癥。文獻報道,導致育齡期女性不孕的因素較多且復雜,最常見因素包括排卵障礙以及輸卵管堵塞等[1]。育齡期女性被診斷為不孕癥后需采取排卵功能測定,然而早期排卵功能檢測往往采用排卵試紙對排卵情況進行檢測,但該檢測方法敏感性較低,同時需在靜息和空腹狀態下檢測基礎體溫,否則無法得到準確結果。大量研究證實,經陰道超聲檢查能直觀且全面地觀測卵泡形態和大小,該技術目前是臨床監測女性卵泡發育的重要手段之一[2]。本研究將經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用于不孕患者臨床診斷,現將相關研究內容總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孕患者作為A組,所有患者均符合不孕癥診斷標準,經輸卵管碘油造影示輸卵管暢通,黃體酮水平超過31.8mmol/ml,不孕癥丈夫精子正常,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病變和生殖器發育異常引起的不孕癥,60例患者年齡范圍為(20~37)歲,平均年齡為(28.2±2.4)歲,月經周期為(25~38)d,平均月經周期為(29.8±2.2)d,不孕時間為(1~6)年,平均時間為(3.2±1.4)年,卵泡發育不良者45例、小卵泡發育者10例和卵泡黃素化者5例。選取同期60例健康育齡期女性作為B組,年齡范圍為(21~39)歲,平均年齡為(28.0±2.6)歲,月經周期為(27~39)d,平均月經周期為(29.6±2.4)d。A組和B組年齡和月經周期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兩組受試者均接受經陰道超聲檢查,檢查儀器為EPIQ7型超聲顯像儀(飛利浦),陰道探頭頻率為(5~9)MHz。檢查時叮囑患者排空膀胱,將一次性避孕套套在陰道探頭上,并涂抹一定量的耦合劑,然后緩慢放置入陰道內,從多個角度對子宮內膜厚度、形態、大小,卵泡大小和數量進行觀察。兩組受試者均從其月經周期第(8~11)d進行監測,持續監測至第(14~18)d,若最大卵泡直徑<10mm則每3d進行一次監測,若直徑<15mm則每2d進行一次監測。采用多普勒超聲檢測儀對卵巢動脈參數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不孕癥患者和同期健康女性排卵期子宮內膜厚度和卵泡大小。記錄并比較不孕癥患者不同生理期其卵巢動脈阻力指數和平均血流速度。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處理,P<0.05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組子宮內膜厚度和卵泡大小
A組中小卵泡發育(7.33±1.00mm)、卵泡發育不良(6.20±0.90mm)以及卵泡黃素化(6.92±0.94mm)患者其子宮內膜厚度等均明顯小于B組(12.21±1.08mm),比較差異顯著(t值分別為13.356、30.263、10.605,P<0.05),A組中小卵泡發育(11.03±1.30mm)、卵泡發育不良(6.41±1.70mm)以及卵泡黃素化(6.90±0.96mm)患者其卵泡大小均明顯小于B組(21.46±3.31mm),比較差異顯著(t值分別為9.790、29.551、9.737,P<0.05)。
2.2 不孕患者中不同生理期其卵巢動脈阻力指數和平均血流速度比較
不孕患者卵泡期和黃體期阻力指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而不孕患者卵泡期和黃體期平均血流速度比較差異顯著(P<0.05);不孕患者中可排卵患者其卵泡期阻力指數和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不排卵患者(P<0.05),而黃體期A組可排卵患者其卵泡期阻力指數和平均血流速度與不排卵患者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文獻報道,經陰道超聲檢查能直接觀察女性子宮內膜有無增厚和卵泡有無發育異常,一般情況下正常卵泡大小約為(19~25)mm,而卵泡太小則成熟度不足,卵泡太大則易老化,此時夫妻同房,妊娠成功率偏低[3]。研究發現,經陰道超聲檢查可發現優勢卵泡,觀察卵泡生理周期內大小和形態變化情況,為不孕癥臨床治療提高參考經驗。在正常卵巢周期中,女性子宮內膜存在周期性改變,經陰道超聲檢查能觀察子宮內膜各個時期的變化情況,而不孕癥者其子宮內膜厚度未有明顯改變。不孕女性患者中約有1/3患者其子宮內膜厚度<7mm,但子宮內膜著床的有效厚度為(9~13)mm,該階段子宮內膜呈海綿狀,水腫、間質松弛,可見蛻膜樣細胞。本研究結果顯示,小卵泡發育和卵泡發育不良者與健康女性閉經其子宮內膜厚度具有顯著差異,且子宮內膜厚度在卵泡期以及黃體期均變化顯著,這提示子宮內膜改變有助于預測卵泡著床情況。卵巢動脈起自于腹主動脈,其血供來源于子宮動脈卵巢支以及卵巢動脈。文獻報道,在排卵周期內,正常育齡期女性其卵巢動脈血流較豐富,若排卵功能異常,卵巢動脈血流變小,表現為低振幅和高助力改變。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孕癥排卵和不排卵患者其卵泡期和黃體期阻力指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而不孕癥排卵和不排卵患者卵泡期和黃體期平均血流速度比較差異顯著(P<0.05);不孕癥可排卵患者其卵泡期阻力指數和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不排卵患者(P<0.05),而黃體期不孕癥可排卵患者其卵泡期阻力指數和平均血流速度與不排卵患者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上述研究與丁波等[4]研究相類似。
綜上所述,經陰道超聲監測子宮內膜厚度和卵泡發育可為不孕患者診治中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林小瓊,觀志強,謝瑞娜. 評估經陰道超聲檢查對女性不孕癥患者卵泡發育及排卵的價值[J]. 廣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6,44(1):68-70.
[2] 曾紅艷,武憶東,鄧淑娟. 經陰道超聲卵泡監測在治療不孕不育中的價值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 2018,15(16):123-125.
[3] 周煜. 經陰道超聲檢查對女性不孕癥患者卵泡成長發育及排卵的診斷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1(14):111-113.
[4] 丁波,袁麗,孫文兵,等. 經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在不孕患者中應用的價值研究[J]. 中國性科學. 2018,27(1):92-94.
作者簡介:鄧麗芳,女,1970.1.大專,山西懷仁,漢,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