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蘭
摘要:應用文寫作和文學寫作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寫作形式。兩者在寫作目的、寫作內容、表現形式、語言表達、讀者對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
關鍵詞:實用;真實;規范;準確;特定
應用文寫作和文學寫作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寫作形式。文學寫作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應用文寫作是為了處理公務和個人事務而寫的。兩者在寫作目的、寫作內容、表現形式、語言表達、讀者對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
一、目的:實用與審美
應用文寫作與文學寫作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就在于它有明確的實用性,文章內容往往出于某種事務性的需要。它是為了實行管理、傳遞信息等社會效用而進行的寫作活動,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地為表述思維、交流思想、傳播信息、解決問題,為實現社會服務的寫作。
文學寫作是為抒發主觀感情,反映現實生活,進行藝術創作而寫的,重在給人以審美愉悅,以陶冶讀者性情為主。如《××學校關于修建學生宿舍的請示》,這份請示的主要內容一目了然,這份請示是為解決××學校學生住宿問題而寫的。而文學創作則源于作家對自然、宇宙、人生和社會的體驗和感受。因而,在創作過程中,作家的美學理想和藝術追求、審美趣味和特色融于其中,對客觀世界和描述對象的審美觀也滲透其中。如一首詩、一篇散文、一篇小說能給讀者審美的感受,有認識生活、陶冶情操的功能,但很難立即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冰心《小橘燈》,作者通過去看望在重慶的朋友,然后在這一路上看到的風景以及在朋友家所見到的、所遇到的事而發生感慨,從而寫了這么一部溫馨的小說。通過這個小說,作者很好的表達了她對鄉下人的淳樸的感情,從而達到感化讀者的作用,給讀者以美的感受。但卻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并不能解決那個鄉村的落后。
二、內容:真實與虛構
應用文寫作要求符合現實真實,所涉及的人與事,一定要確有其人其事,情節、數字、細節都不能虛構,否則就不能達到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目的,還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威信,給工作造成很大的損失,還會涉及到作者的道德品質,影響其聲譽,作者本人還可能因此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文學作品不僅容許而且大力提倡虛構和想象。沒有虛構和想象,文學作品則黯然失色,缺少光彩,這是因為文學創作是以藝術真實為基礎。文學作品可以不受歷史真實的束縛,它講究的是思想、情感和心靈的真實。
三、格式:規范與靈活
應用文在格式上的特性是規范,它的規范有兩點,一是文種,二是結構。文種的規范性在于辦什么事用什么文種,有大體的規定,不能亂來,如召開會議用“通知”,而不能用“通告”,請求撥款用“請示”而不能用“報告”。結構的規范性在于每一種文種在寫法上有大體的結構模式,不能隨意變更。因為每一種文種適用的范圍不同,因而寫法上必然會有差異,寫作時必須注意它們各自的特點。
應用文的開頭、主體、結尾具有慣用的方式,有各部分的習慣用語,各個文種主體部分的結構安排方式也有通常慣用的寫作方法。例如,“通知”文種的寫作,開頭先寫通知原由、再寫通知事項,最后是結尾習慣用語;“請示”的寫作,要寫明請示理由、請示事項、結尾;“計劃”的寫作,在主體部分要寫明目標、措施、步驟。應用文的規范,一部分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必須遵守,尤其是黨政公文的寫作。比如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家標準。另外,《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對黨政公文做出了規定,從文種、行文規則、應用文用紙、公文辦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另一些是約定成俗的,即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原則上也應遵守。比如在生活中常見的借條要有人物、時間、金額;請柬必須有人物、時間、地點等規范,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總結。應用文寫作格式化思維明顯,邏輯性強,結構嚴謹,寫作比較枯燥。
文學寫作最根本的特性是創造,文學寫作鼓勵創作性,講究“文似看山不喜平”;文學寫作講究個性張揚,形式更加靈活,寫法更加多樣,鼓勵作者展示藝術想象與形象思維,突破束縛,創造嶄新的藝術境界。它沒有規定的文種,而是就內容和感情的表達來選擇文種,敘述故事常用小說,描寫景物常用散文,直抒胸臆則更偏重于詩歌。同種寫作材料也常使用不同的文學樣式表達與展現,可表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有時會因為寫作需要而將幾種文體結合。所以它是創造性地表達,會因為追求文學的藝術性而不拘一格。
四、語言:準確和生動
應用文寫作由于多是公文性質,是直接處理事務,工作的,所以要做到準確鮮明,重實際,講實效,并且所述之事要求真實,不弄虛作假,不浮夸,而且不能冗長,越簡潔越好。文學寫作則多使用修辭和大量華麗的辭藻,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等盡可能的使文章優美,以生動的語言為讀者勾畫一幅作者腦海中的畫面,生動形象的反映所要表達的思想。
應用文寫作的主題是鮮明單一的,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制止什么;贊揚什么、批評什么,都必須明白顯露地在文中表達出來。文學寫作的主題可以是朦朧與多義的,寫作時特別講究韻味無窮,耐得咀嚼,往往是“余音不覺,繞梁三日”。
應用文的語言風格是平實莊重的,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或含蓄委婉、或詼諧幽默、或雄渾豪放等。
五、讀者:特定與廣泛
應用文的讀者對象是特定的,尤其是帶有保密性的公文,其讀者對象被嚴格確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遠不如文學作品的讀者對象那么廣泛和不確定。應用寫作面對的讀者是有選擇的,是定向的。文學作品的讀者對象具有廣泛性和不確定性,一部作品出版發行以后,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或借來閱讀。文學創作面對的幾乎是所有讀者。
應用寫作與文學創作盡管有許多差異,但它們之間并非不能共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滲透。一些應用文的體裁形式為文學作品所借用,如日記、書信。而且有些應用文如馬丁·路得·金的演說詞、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等都因具有較高的文學性而走出應用文的圈子,登入文學的殿堂,從而超越了應用文的意義。與此同時,在廣告中,抒情與想象很受重視,童話、科普小品、報告文學等都是文學創作與應用寫作相融合的產物,它們的身上既流淌著文學的血液,又含有應用文的基因。不過,這種互滲畢竟是有限的,在具體寫作時,我們還應當根據文體的各自特點而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