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芳
摘要:隨著生態思想的全球化發展,哲學領域也對生態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究。安德魯·布倫南作為澳大利亞的一名生態哲學家,對自然界的價值展開了細致的考察。本文就安德魯·布倫南的特殊價值論和系統價值論這兩點進行了簡要闡述,以豐富我國的生態價值論的基本內涵,指導我國的生態實踐。
關鍵詞:特殊價值;系統價值;生態系統
1.前言
隨著生態文化的思潮席卷全球,哲學家們也紛紛開始進入生態領域,挖掘其中的精華,以便指導我們的生態發展。而自然界作為生態實踐的載體,對其價值的全面考察是我們完善生態哲學理論的首要任務之一。安德魯·布倫南作為當代生態哲學家之一,認真探查了自然萬物的內在價值,并形成了自己豐富的價值倫理內涵。
2.特殊價值論
非人類事物具有內在價值并不意味著所有事物都具有同等價值。那些捍衛人類中心主義的人總是宣稱,人類比其他生物更有價值,因為人類有更大的內在價值一一這種觀念潛移默化中就會將價值等級化。這個問題在關于生物多樣性的討論中顯得更為突出,因此關系到什么倫理適用于種群間和物種間關系的。有人聲稱,人類和人類多樣性比其他生物及其多樣性更有價值。這種特殊性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群體,如果每個人都是特殊的,那么人類群體很可能對資源、土地、淡水和其他動植物有特殊的需求。這是實際存在的事實嗎?人類的特殊性源于什么?會不會是因為人類有高度的自我意識,或者是一種以意識為中心的形式,才使它們與眾不同,優于其他任何生物?
如果我們對這些問題持肯定回答,那么我們就呼應了傳統的觀點,認為與其他事物相比,把內在價值賦予人類的程度要高得多,這種觀點通常會訴諸于這樣一個事實,即人類具有某些特征,如自我意識和理性;具有語言、道德決策、審美創造和欣賞的能力;并且擁有許多其他被認為是有價值的能力和技能,這些特質是地球上其他生命形式所沒有的。
這種觀點存在一種局限性,即如果某種特征或特性在道德上是有價值的,那么擁有這種特征的生物就比缺乏同樣特征的生物更有價值。盡管他們表面上中立,但許多這樣的爭論都潛藏著對人類優越性的強烈暗示。因為那些被認為是最相關和最有價值的特征恰恰是人類所擁有的特征,簡而言之,這些價值特殊論在它們識別賦予價值的屬性和特征的方式上可以說是片面的。保羅·泰勒認為,“如果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優點,那么至少用源自其優點的標準來判斷非人類的優點是有意義的。僅僅使用基于人類價值觀的標準,已經是承諾自己認為人類優于非人類,這是一個關鍵問題。(1981,211-213)《尊重自然的倫理》”
如果我們用人類價值優于其他生物價值的標準來衡量自然界,那么問題就出現了,關于我們的人類之間的關系,我們將遵循什么樣的環境人口倫理。正如已經看到的那樣,人類人口的增長已經占據了地球資源的越來越大的份額,并可能威脅到今世后代的福祉和其他生物。隨著物種滅絕的繼續,以及人類對地球占領的擴大,我們將很快與比現在少得多的物種共享地球。隨著氣候變化、過度捕撈、野生動物非法貿易、棲息地破壞和過度消費持續惡劣化,未來物種多樣性必將持續衰減。安德魯·布倫南認為,關心其他非人類物種,限制人類人口的增長,同時也限制我們的消費,將是一種適當的環境人口倫理。一旦我們采取尊重自然的態度,限制人口的過快增長,物種和自然系統多樣性的價值就會通過人類行為的改變得到最好的保護。
3.系統價值論
生態系統是物種種群的集合,以及非生物成分,如空氣、水、礦物質和土壤等的集合。正如人類社會中職業的多樣性增加了它的豐富性和價值一樣,生態系統中物種的多樣性似乎也促進了系統的豐富性。生態系統是多樣性的,是以不同的自然尺度出現。因此,生活在一個生態系統多樣化的世界里,也就是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里,隨著物種的消失和生態系統的簡化,世界上許多人都感受到了價值的喪失。
生態主義者認為種群和系統本身是有價值的。如果將物種群體視為生命形式的代表,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生命形式,每個物種都有價值。這些不同的生命形式由行為、性格和反應的多樣性組成,它們代表了屬于一個物種而不是另一個物種的特征。這解釋了一些關于不同物種成員不同能力的觀察結果。舉例來說,老虎和長頸鹿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對什么讓老虎過上美好生活的描述將會和長頸鹿不同。在老虎的大群體中,不同的小群體將居住在不同的景觀中,顯示出過度危險的生活方式中的一些變化,這種生活方式決定了老虎的特殊生活方式。我們可能會說一個物種中的一些種群有著不同于其他種群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活在城市中的動物種群會有自己獨特的種類,不同于鄉村的動物種群。根據這種思維模式,可以理解物種的多樣性,就像種群的多樣性一樣,本身也是一種價值。
生態整體論者強調自然系統提供了比生活在其中的個體更持久和更有價值的東西。他們通常受到奧爾多·利奧波德土地倫理的啟發,“傾向于維護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穩定性和系統性”。(利奧波德1949.224-225)。無論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被視為一種超有機體還是一個生物群落,生態主義者都支持這樣一個論點,即整體不僅僅是其部分的總和。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物種作為一個整體被認為比組成這個物種的個體更有價值,而且在它們所擁有的價值之上還有一些特殊的價值。貝爾德·卡利科特指出,生態系統是更有價值的東西一一同樣是一種不可還原為其各個組成部分的價值。價值整體論的反還原理論可能在以下事實中得到支持:自然界的系統提供了一個環境,一系列的限制、機遇和挑戰,在這些環境中,特定的人類、動物和植物的生命得以進化和繁榮,如果生命是有價值的,那么使生命成為可能的基礎也是有價值的。
4.結語
探究安德魯·布倫南的價值倫理的基本內容對我們更好的理解自然萬物的內在價值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生態價值理論內涵,還能指導我們的生態實踐,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作為當代的新青年,我們應該積極探索與生態相關的新知識,為我國的生態發展和環境實踐注入鮮活的血液,推動生態文明的高效、快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