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其其格
摘要:在視聽新媒體環境下,要進一步實現廣播電視學教學改革目標確立工作,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及內容的全面掌握。本文基于視聽新媒體環境下,對廣播電視學專業的改革目標和路徑進行研討。
關鍵詞:視聽新媒體;廣播電視學;融合新聞;大學教學
一、傳統廣播電視到視聽新媒體的環境演變及其影響
1.行業劇變:從傳統廣播電視到視聽新媒體
整個傳媒業隨著互聯網和電信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行業性的大轉移。一方面,傳媒業需要不斷汲取新的發展動力進行改革創新,傳媒科技為其提供了最直接的動力;另一方面,廣大受眾的信息消費需求在不斷提升,傳媒技術的每一次革新都為受眾帶來更優化的信息傳播條件。從傳統廣播電視到視聽新媒體是傳媒業劇變的重要表征。視聽新媒體涵蓋了依托傳統互聯網的網絡視昕媒體和依托移動互聯網的視聽媒體諸種形態。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以iPad和iPhone4為代表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將傳播全面帶入了移動新媒體時代。這在傳統的廣播電視時代是根本無法想象的。這種視聽媒體環境及傳播模式的改變,深刻影響著廣播電視學專業的教學改革。
2。教學變革:廣播電視學教育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廣播電視新聞學教學階段。這個階段是廣播電視學專業初步發展和奠定基礎的階段。這一時期之所以圍繞“廣播電視新聞”來展開專業教學,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廣播電視機構以新聞傳播為主,人才與技術缺乏也導致其他功能未充分開發;二是廣播電視新聞學建立后,面對較為成熟的“新聞學”老專業,深受新聞學專業的影響,借鑒新聞學得以發展。
第二階段:廣播電視學教學階段。這個階段是廣播電視學專業教學由“廣播電視新聞”的教學重心向廣播電視全面素養的重心轉變,實現了專業自身的一次重新調整和定位,超越了傳統“新聞”核心的定位,而關注了整個廣播電視行業,實現了廣播電視學的專業性回歸。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廣播電視業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廣播電視新聞不再是一枝獨秀的節目形態,而是形成了新聞報道、綜藝娛樂、社教服務、影視劇作等百花齊放的節目格局,這就要求高校廣電專業培養與之匹配的全面人才。另一方面,隨著廣播電視專業的日益發展和成熟,專業屬性變得清晰,它有自己的學科內涵、知識體系。從學科獨立的條件看,廣播電視學是一門應然學科,由此促使廣播電視學進行專業教學的大調整,更著重于廣播電視各類節目與作品的制作技藝以及專業素養的全面教育。
二、視聽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學教學改革目標
2.1培養學生的視聽新媒體內容創作新技能
視聽新媒體環境下內容創作與傳統的內容創作有明顯區別,它要求學生對視聽新媒體的環境特點及相關優勢有一個全面認識和掌握,以便更好地提升視聽傳播環境內容創作能力。
對于內容創作的教學工作,我們必須根據其環境所具有的特點開展工作,進一步體現出網絡方面優勢。不僅如此,新媒體環境下視聽節目的創作內容相比過去而言,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第一,充分結合資源;第二,拓展移動媒介終端傳播渠道;第三,重視移動用戶零散時間。
2.2培養學生融合新聞制作的復合型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新聞制作環節中更應注重進一步突破媒體組織之間簡單聯合,以明確操作流程標準。與此同時,視昕新媒體中的融合式新聞媒體制作對推動全媒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融入新聞制作復合型能力,已成為當前相關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選擇之一。不僅如此,為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新聞采編能力,教師還需結合學生差異,構建一系列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的管理機制。
2.3培養學生的視聽新媒體策劃與營銷能力
視聽新媒體的環境下,進一步實現了對傳統廣播電視環境的突破,也要求我們能夠提升學生視聽新媒體策劃與營銷能力,使其能夠適應視聽新媒體環境變化。策劃能力包括對作品創作的策劃以及相關平臺策劃設計等方面
三、視聽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學的教學改革路徑
3.1改革傳統考核方式,增加其科學性、靈活性
在視聽新媒體教學考核方面,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增加視聽新媒體教學分量,對學生在視聽新媒體學習方面的點滴進步與取得的創新成果等給予鼓勵,或者給予學分獎勵,提升其創作積極性。第二,改革課程成績考核體制,將考核內容設定為學生在視聽新媒體下的研究以及創作,以獲得對應課程上的成績加分,以提高學生應用視聽新媒體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2實現課程體系改革,加強視聽新媒體課程模塊學習
隨著社會逐漸趨向于視聽化發展,廣播電視學專業也要進一步跟隨社會發展需求,改革課程體系,加強視聽新媒體課程模塊教學。基于新媒體發展實際特點,優化課程體系,使教學內容更貼切視聽新媒體環境特征及實際情況。在視聽新媒體課程模塊中,設置關于視聽新媒體內容創作以及提升學生策劃與營銷能力的課程,培養學生的業務能力和視聽新媒體環境下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其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
3.3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增強視聽新媒體實踐能力
在視聽新媒體環境下,應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在其基礎上實現進一步創新,加強對學生視聽新媒體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業務課程實踐操作,以此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在視聽新媒體環境下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教學目標。在視聽新媒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以下要點。第一,實踐方面,充分認識到實踐作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第二,創新方面,使學生積極參與實踐,以提升其創新能力,促使其在視聽新媒體作品制作上有所突破,進一步發揮視聽新媒體在相關課程內容教學實踐中的積極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傳統的廣播電視學教育亟待革新,以與視聽新媒體的發展相適應。視聽新媒體產業也在不斷變革,需要廣播電視學教育緊跟形勢,既發揮好傳統廣播電視學的良好專業基礎,同時也促進視聽新媒體的專業拓展和延伸,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當然在此之外,新聞傳播教育應當始終堅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調,新媒體技術應當成為社會發展和人性完善的推動力量。人文精神與技術應用并行,應成為視聽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學教學改革的總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