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摘要:作為輿論監督類新聞的采編人員應堅定自我職業認知,具備發現問題的敏感性,以專業的采編能力為群眾提供更加真實、直觀、有效的新聞信息。本文將結合輿論類新聞的特點,討論選擇最佳取證方式、加強突發應變能力、保持客觀冷靜態度、提高自我安全意識等采編技巧,為工作人員開展采編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輿論監督;新聞采編;采編技巧
輿論監督類新聞是電視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承擔著一定社會輿論導向與社會監督的責任。但是目前有很多采編人員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不能客觀冷靜的看待新聞事件的核心內容,導致群眾降低對輿論監督類新聞的信任度,不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因此分析科學的采編技巧,對提高電視新聞質量十分重要。
一、輿論監督類新聞的特點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到了新聞輿論的工作方向,指明輿論監督類新聞要做到“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因此在開展輿論監督類新聞的采編工作時,也要做到上述幾點。真實性是新聞傳播的命脈,也是輿論監督類型的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但是目前很多輿論類新聞為了獲取受眾的關注,開始模糊輿論導向的界限。例如:我國法律規定對于刑事案件的量刑情況與定性情況不能采取評價,但是在實際的媒體傳播環境中,仍有一些新聞憑條融入了自己的主觀看法。不僅會煽動受眾情緒,同時也不利于法律執行正常的處理流程,輿論監督類新聞本身并不具備輿論導向的功能,而是通過反映客觀事實,讓受眾了解事情的正向并做出判斷或評價。因此采編人員應明確自己的定位,清楚認識到自身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保持工作時的嚴肅性與紀律性。因為輿論監督類新聞的采編人員在收集素材時,往往要深入社會,與事件的相關人員直接接觸,所以工作難度較大,為保證新聞質量需要掌握以下幾點采編技巧[1]。
二、輿論監督類新聞采編的技巧
(一)選擇最佳取證方式
不同類型的新聞在取證采訪的方式上也有明顯區別,所以想要確保采訪工作順利開展,就需要“因材施教”。做好前期的采訪準備工作,選擇最佳的取證方式。根據事件實際情況設置出“直擊痛點”的問題,并根據被采訪對象的年齡、職位、生活環境列出采訪提綱,確保采訪細節得到豐滿。而且在采訪過程中,我們無法預知被訪人的回答,所以要嚴格按照提綱設置的問題進行采訪,以免采訪進行時受到外界因素所干擾而導致采訪方向傾斜。記者應明確自己與被訪者是處于平等、合作的關系,并且采訪的目的就是為了新聞輸出獲取證據,精準、可靠的證據是新聞的基礎,尤其是對于輿論監督類新聞來說,取證更是重中之重因此記者應靈活使用取證方式,例如:隱蔽錄像、隱蔽錄音、拍攝圖像等等。
(二)保持客觀冷靜態度
記者這項職業的專業性與社會性都比較強,特別是輿論監督新聞采訪記者,更是背負著輿論監督責任的重要責任。因此輿論監督類新聞的采編記者需要重視新聞素材的權威性、科學性、真實性。保持客觀冷靜的工作態度更是一名記者必須要具備的職業素養與道德水準。因為才采訪過程中,被訪人會傳達出各式各樣的意圖與態度,有的是為了獲取同情企圖掩蓋自己的行為,有的則是將自己的怨氣發泄給記者。這時記者要沉著冷靜,保證客觀、公平、公正的態度,堅定采訪的意圖與目標,真實傳達事情的真相,不能隨意扭曲、改變、夸大被訪者的意思。目前新聞媒體平臺都很容易出現“越位”的情況,尤其是對于一些涉及到司法、制度的事件中,輿論監督類新聞中的一言一詞都會對社會群眾的評價產生巨大影響。所以記者在進行采編工作時,要合理把握自己闡述的尺度,保持公允的態度,不能在新聞中增加自己私人情感,做到將新聞時間真實、全面的呈現給受眾。
(三)提高自我安全意識
一直以來輿論監督類新聞在采編過程中都有一定的安全風險,因為受眾所關注的社會新聞所涉獵的范圍比較繁雜,包含了社會中的各個階層,例如:政府高官、企業管理者、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者、涉及事件本身的黑惡群體等等。因此采編人員在進行采訪時往往需要隱蔽進行,甚至生命安全都會受到一定的威脅。但是這種風險也是完成輿論監督素材采集的畢竟環境。作為記者,需要不斷提高自我安全意識,正確處理這種風險,在獲取需要的新聞真相的同時,合法的保護自身權益。因為只有保證自身安全,才能推進采訪工作順利進行。首先在了解新聞事件后要根據情況適當隱藏自己的身份,如果被采訪者表現出惡劣、不配合甚至威脅的態度時,要及時變通自己的語言,例如:對于一些黑加工坊可以表現出合作、進貨的意愿,減輕對方的懷疑,以免出現肢體沖突。另外,作為輿論監督新聞的采編人員要具備基本的防范意識,例如:在外出采訪之前要在手機中設置快速報警按鍵,發生危險后迅速向警方求助[2]。
三、結論
綜上所述,近幾年新媒體盛行,很多社會新聞在龐雜的網絡環境中都無法保證自身的真實性。作為社會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輿論監督新聞應堅定信念,塑造高水平的職業道德認知,不受網絡環境的干擾,深入事件的中心,挖掘新聞真相,從而給觀眾帶來更真實、直觀、準確的咨詢服務,留住觀眾的信任。
參考文獻:
[1]劉桂玉.關于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的思考——從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輿論監督事件說起[J].青年記者,2019(25):36-37.
[2]毛錦偉.新媒體時代黨報輿論監督的深化、拓展和出路——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民情12345”欄目為例[J].新聞世界,2019(0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