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桂
【中圖分類號】R4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017-02
1 前列腺腫瘤的概述
前列腺腫瘤是男性會出現的嚴重疾病之一,這種疾病不僅影響到男性正常性生活,還會對排便和生理機制造成影響,前列腺腫瘤也成為男性健康的重大威脅之一。為盡早預防疾病和治療疾病,需要進行前列腺腫瘤的病理學診斷,這是前列腺腫瘤診斷的黃金標準,一般情況下前列腺腫瘤的病理學診斷階段結果有8種,這是前列腺腫瘤的組織學分類按WHO于1980年提出的分類結果,第一是對上皮性腫瘤的診斷,一種是良性,另一種是惡性,良性則不會危害健康,但惡性分為腺癌,移行細胞癌以及鱗狀細胞癌、未分化癌,其中腺癌有大腺泡、小腺泡以及篩狀、實性/梁狀及其他種類。第二是非上皮性腫瘤,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惡性包含橫紋肌肉瘤以及平滑肌肉瘤和其他。第三則是對雜類腫瘤的診斷,這種沒有良性和惡性之分,但也是有兩種,一種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另一種是癌肉瘤。第四則是繼發性腫瘤,第五則是未分類腫瘤。目前臨床診斷中,多數男性患者的前列腺惡性腫瘤都與前列腺腺泡有關,這是腺泡分泌上皮出現的腫瘤,也是腺癌的一種,一般情況下前列腺癌指的就是腺泡。
2 前列腺病理學病變的各個階段和類型
前列腺的病理學變化第一類是可以用肉眼觀察到的,目前有70%的前列腺腺癌可以肉眼觀察,前列腺外周區,還有25%的前列腺癌位于移行區,肉眼可以觀察到是因為癌組織比一般的前列腺組織還要硬韌,前列腺固有的組織比對癌組織更加松軟,所以癌組織形成的纖維間質能夠從肉眼判斷病理學變化,觀察標準和結果如下,小的腫瘤瘤體并不明確,應對周圍組織色調不一和質地偏硬的組織進行組織學檢查,較大的瘤灶則是呈現出結節狀,且與一般的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切面也是呈現出顆粒狀,顏色也偏淺黃。前列腺癌中也有5%~2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標本,這種瘤灶不同于一般的前列腺增生結節狀,且多數患者都缺乏獨特的海綿狀或者是網狀結構,到了前列腺晚期還會明顯地浸潤周圍組織,這就表明前列腺癌病情嚴重,所以要是出現了膀胱頸和精囊,則要額外關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且做好疾病防控。第二類則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顯微鏡可以有效發現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差異,高分化者多見,低分化者少見,因為低分化者的前列腺愛在組織像往往都與正常強烈前組織結構不同,且異型性明顯很容易就可以診斷出來,但分化高的前列腺癌,由于其在顯微鏡下的像十分接近前列腺正常的組織學結構,所以診斷比較困難,因此對組織學變化的診斷需要借助肉眼和鏡像觀察,以下是常見的前列腺癌的異型性主要表現:一是腺泡結構紊亂,腺泡多數都已經偏離了正常的前列腺組織結構,呈現出明顯的泡狀間隙,二是瘤細胞的核間變,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的核形狀和間質狀態與顏色有明顯的差異性,能夠分辨出正常細胞和瘤細胞的差異,三是浸潤現象,浸潤形象基本上比較常見,在顯微鏡下,都可以觀察到黏膜浸潤和細胞浸潤情況。
3 前列腺癌病理分級的兩種標準
前列腺癌病理分級基本上是依靠現階段的WHO分級標準,從核的異型性以及腺體分化這兩方面對腫瘤分化程度進行判斷,做出相應的病理學分級報告,便于醫生更好地了解前列腺的病理檢驗結果和實際癌組織分化情況、形態和結構等等,其中核的異型性指的是核的大小、形狀和染色質分布情況等,主要可以分為核分級l級、核分級2級以及核分級3級,分別對應輕度、中度和重度。腺體則是由四級,其中高分化是指的有單純的小腺體和單純的大腺體組成,中分化指的是有復雜腺體和融合腺體、或者是篩狀腺體組成,低分化則是指腫瘤是由散在的或成片的細胞構成,且有很少的腺體形成,未分化則是明確腫瘤未出現腺體,而是由柱狀和條索狀或實性成片的細胞組成。前列腺癌病理學分級主要是由核異型性以及腺體分級組成,就像中分化腺癌指的是核分級1級,采用Mostofi分級標準,可以簡單明了地明白患者所患的前列腺癌等級和分化情況,只是沒有辦法辦法與患者預后很好地聯系起來,但是Gleason分級可以彌補這種缺陷,Gleason分級在西方前列腺發病率較高的國家中使用的最為普遍,這種分級可以很好地與展現出患者患病和死亡率之間的關系,有效時候預后預測。這種主要是采用評分制度,腫瘤在Gleason分級由主要類型和次要類型組成,兩個類型總分是十分,每個類型評分為5分,無論管主要類型與次要類型的分級,若是患者的評分和相等就處于同一級別,是以主次類型的得分并不重要,重點在于最后的評分和,這是Gleason評分的特點。Gleason分級美中不足在于難以實現細胞學類型的分類,這種分級方法只能夠依據腫瘤組織劃分級別,卻無法明確細胞學的類型,導致在預后中細胞學類型等相關因素無法考慮在其中還有就是有一定的重復性,重復性體現在病理學家的主觀意識,不同病理學家對病理評分不同,此分類方法最終看的總分并不是單項分數,所以級別評價中也會重復情況。實際分級中應該將Gleason分級和WHO的分級結合起來,以便于更加準確地進行級別劃分。
4 前列腺上皮的非典型增生情況
前列腺上皮的非典型增生則是包含兩種病變,一種是前列腺上皮內瘤,一種是非典型腺瘤樣增生,其中前列腺上皮內瘤(PIN)是一種由腺泡內層分泌上皮導致的疾病,這種病變的腺泡細胞成分比鄰近的腺泡更加緊密,且細胞異常增大,上皮增生則是呈現為平坦狀、簇狀、矮乳頭狀及篩狀,增生后的細胞核增大,形狀不一,空泡化,有大核仁,目前臨床中普遍認為前列腺上皮內瘤是前列腺癌中最可能出現的癌前病變,要是在穿刺和TUR標本出現了高級別的前列腺上皮內瘤,病理醫師需要詳細檢查所有的檢材從而找到前列腺癌,并引起尿科醫師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