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建筑工程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我國的建筑工程質量提出了新的挑戰。下文就我國建筑工程企業在項目質量監管工作上的問題以及建設工程質量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做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建設工程質量;創新模式;應用及發展
1我國建筑企業在工程質量監管中的問題
1.1管理意識和管理方式有待更新
在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很多建筑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有待更新,已無法滿足新時期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且部分企業仍實行命令式管理模式,上下級之間的管理具有任意性和強制性等特點,阻礙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開展。除此之外,很多企業缺乏對管理模式創新的認識,無法對現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進行創新,使得建筑工程設計、施工、驗收等全過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問題。
1.2監督手段單一
我國建筑企業在質量監管工作上還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劣勢,就是監督手段單一,不夠多樣化。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長,施工流程多、涉及到的專業內容多以及投入的機器設備多的特點,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也有很多。單一的質量監督手段使得工作人員難以在短時間內發現工程的質量問題,容易造成工程部分質量問題的忽略。
2建設工程質量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我國建設工程建設規模在不斷擴大,這就需要企業加強對工程質量的管理和創新,圖1是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流程圖。基于此,下文研究了建設工程質量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
2.1建立建設市場管理模式
我國建筑工程企業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是建立在運行良好的建設市場的運行和發展模式之下的,因此,建筑工程企業要想實現建設工程質量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市場管理模式。為此,建筑企業需要做到:第一,通過建立監督管理體系來促進相應的企業質量管理意識,從整體上和系統上貫徹相應工程的質量意識,奠定建設工程在精神上和主觀上的質量保障體系;第二,建立建設行業新的管理體制,具體建立縱向管理和橫向管理的良好結合和重點突出的管理體制,靈活建立新型的管理體制,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建立建設行業管理的創新秩序和統一的市場監管的管理體制,從而為整個建設行業的發展建立相應的規范。
2.2建立人員素質的提升和管理發展模式
工程質量的管理效果與建筑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的素質息息相關,為此,建筑企業應該做到:第一,在科學合理的工程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人員素質的提升和管理的體系;第二,加強對管理條例和體制的執行和協調;第三,建立合理的職工和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升和管理發展模式。
2.3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法制化發展
上文也提到了建筑項目的施工時間較長,在整個過程中,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也很多,為此,建筑企業需要建立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促進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法制化發展。為此,企業應該:第一,對于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中的違法行為絕不姑息,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第二,加強對建設工程監管體系的資源整合,從而實現統一的執法管理,實現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第三,從建設工程的招標、投標、承包、施工以及驗收等建設工程的資格審查以及建設的全過程實現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第四,建立并完善法律相對應的規范機制,實現相應過程建設的透明度和施工建設的明朗化,使相對較為復雜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調整為規范而有序的規章和體制的執行和控制過程。
2.4建立多元化的監控防范體系
建設工程的監督管理實際上不僅僅依靠建設工程企業的改革和創新,更是一個行業整體的規范和發展,為相應的建設行業的發展創設良好的規范和發展的環境。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的創新和發展應建立在多元化的工程質量監控防范體系,將政府的監控和市場的監管調節以及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控制良好結合起來形成多元化的監控防范體系。強調建立重點的監督管理體系,形成政府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控和防范模式。在市場監督管理層面上應建立健全的協同管理機制,建立建設工程的質量評估機制,推進保險業務等新行業進入相應的建設工程的監督管理體系,形成建設行業監督管理的較全面層次的服務體系。具體在建設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實現相應的監督管理模式,推進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和權責的分明,建設層次分明的施工控制的流程,從而在提高建設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時實現相應的監督管理的效率提高。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工程項目的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國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難度。因此,我國建筑工程企業應該正確認識現階段企業在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通過建立建設市場管理模式、建立人員素質的提升和管理發展模式等措施來實現建設工程質量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從而保證工程質量,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