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倩 王勍
摘要:我國1982年將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以來,已經過去了近五十年。目前我國人口基數大,老年人所占人口基數比重也不斷上升。在推行“積極老齡化”的背景下,現代城市中對于養老模式的研究成為了重要話題。本文就簡要介紹了“積極老齡化”的意義和各類養老居住模式,并根據我國國情,分析了幾種新型養老模式的可能,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積極老齡化;現代城市;居住模式
一、 “積極老齡化”概述
世界健康衛生組織在二十世紀末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健康老齡化”,期待全球各國能夠有效的讓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心理情感及工作能力等都得到提升,把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上去。在二十一世紀初,世界衛生組織又發布了相關文章,對原有的口號提出了修改。提出了從“健康老齡化”到“積極老齡化”的轉變,旨在希望老年人能夠不因為年齡大而失去了年輕心態,還應該時刻保持著一顆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與工作,為人類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讓整個人類社會都呈現出一個向上發展的趨勢。
二、 我國目前主要養老模式
(一)家庭養老
在我國現代城市中,家庭養老是主要的養老模式。通俗意義上說就是老年人在家里養老和其子孫對其進行養老結合在一起的養老模式。這種養老模式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在經濟上對老年人進行資助、在日常生活上對老年人進行協助及在心理情感上和老年人進行溝通,保證老年人在家能夠正常生活。我國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重視孝道的,流傳下來了諸如“百行孝為先”等名言,在中華社會文化氛圍下,把年紀大的長輩安置在家中養老的方式是大多數人會選擇的養老模式。
(二)機構養老
將家里的老人托付給相關養老機構進行養老,這些養老機構擁有專門的護理人員,能夠為老年人提供住宿與飲食,幫助行動不變的老年人處理日常事物,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控,并適當的開創一些娛樂活動。目前我國養老機構分幾種類型,有民辦的私人養老機構、事業單位附屬的養老機構及社會公益性質的養老機構等。在為老年人支付一定費用的情況下,就能讓這些機構代替子孫進行養老。機構養老的優點很明顯,可以把很多老年人聚在一起,通過各類活動,減少他們的孤獨感。但是由于缺少至親的陪伴,老年人在養老機構獲得的陪伴感是很低的。有一些養老機構由于缺少公益基金的支持,能提供的服務也很少,這種養老模式也是很多人不得已的選擇。
(三)家庭和社區聯合養老
把老年人送去養老機構,對于老年人想要的至親的關懷是遠遠不夠的,有一些工作事物繁多的子女,既不想將父母送去養老機構,也沒辦法實現一直在家照看老年人,這就衍生了一種新的養老模式:讓老年人仍然居住在家里。但是在子女外出工作時,將老年人托付給社區養老服務平臺照顧,在子女工作完回家后,再把老年人接回家照顧。以家庭為主,社區服務為輔的模式進行養老,這種方式是對子女養老的一種調解方式,能讓大多數人接受。
三、 我國養老模式的起因
在1982年大力推行計劃生育開始,我國同時將社會老齡化的研究作為了重點。在2015年國際助老會上公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國家,達到了2.09幾人之多。2.09億比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人口都多得多,這導致我國必須在養老問題上投入巨大的資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養老問題是我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難題。這些年來我國在養老方面也做出了長久的努力,根據國際上提出的“積極老齡化”口號,我國相應提出了“六個老有”的期望。在國家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傳統意義上的在家盡孝的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城市里人們緊張的工作模式,因此機構養老模式就應時而出。但是這種機構養老模式作為一種大程度上的福利性質的模式,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意愿。但是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并不能全面保證這種模式的實施。而將家庭和社區結合起來的養老模式則很好地緩解了兩方面的壓力。這種模式也會成為我國未來養老模式的發展趨勢。
四、 當前老年人養老意愿
近期某研究機構對城市60歲以上的人做了采訪,在對于最想要的養老居住模式問題上。
從表中數據可以得出,在采訪的老年人中約占63%的老年人期望家庭和社區聯合的養老模式,20%的老年人接受家庭養老,而機構養老模式被接受的程度則最低,僅有約8%的老年人接受。在子女方面,和老年人的觀念也大致相同,大多數期望能進行家庭和社區的聯合養老。
五、 社區養老模式研究
根據以上數據,在未來家庭和社區聯合養老模式是目前我國老年人最想要的居住模式。而社區養老模式,由于仍在起步階段,具體的養老模式還沒有很明確的定義,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研究發展,就目前形式來看主要可實施以下三種社區養老模式,來達到養老的目的:
(一) 社區居家養老
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居住的社區為其提供相關養老服務的社區養老方法,如老年人發生了生病的情況,社區可以安排專門的醫護人員上門提供治療;在社區的很多地方,都安排有可供老年人鍛煉的體育設施;對于老年人的居住情況,也應有相關人員定期上門進行調查,針對老年人生活可能存在的問題給予解決措施。
(二) 社區養老院
社區養老院就是在社區內,設有專門的養老院,為社區內的老年人提供服務的養老模式,在家內不方便的情況下,可以讓老年人在社區進行居住養老。這種模式給老年人提供住宿,也方便了老年人隨時回家居住。另外這種養老模式的建立也增多的很多工作崗位,減少了社會就業壓力。
(三) 老年日間服務中心
日間服務中心和社區養老院不同,一般不提供住宿條件。老年人可在白天前往日間服務中心,享受提供的各種服務,和其他老年人一起進行各類活動。晚上則回到家中居住。
六、 結束語
當前社區養老模式的很多類別都只在起步階段,很多方面的措施都沒有完全做到,但在我國國民的不斷努力下,相信今后會發展的更好!
(作者單位:義烏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