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橋梁樁基礎是橋梁的重要部位,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座橋梁的工程質量。由于橋梁樁基施工的隱蔽性,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不可預見性的因素較多,會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因此,鐵路橋梁建設中一定要重視樁基的施工技術,提高其施工的質量與效果。
關鍵詞:鐵路橋梁;樁基施工;質量控制
橋梁的下部機構同地基接觸的部分稱為橋梁基礎,橋梁基礎是橋梁整體的重要基礎結構。橋梁樁基礎在應用的過程中往往是被直接作用到土層或者巖層上,其頂端通過承臺與橋墩相連,整體上稱之為橋梁的下部結構。橋梁樁基礎的作用就是能夠將自身的特性表現出來,承受橋梁上部機結構傳遞來的所有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傳遞到地基,作用在巖層或土層上,這些就是橋梁樁基在整個橋梁建設中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
1鐵路橋梁樁基的施工
1.1樁基基礎鉆孔的施工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工藝在鉆孔的前期階段,應該將泥漿泵和轉盤進行預啟動,在泥漿的輸入數量達到標準要求以后再進行鉆進工作,迅速的完成接卸鉆桿工作,避免停鉆時間過長而導致孔底出現沉淀積累。在正式的鉆進過程中,應定時檢測鉆具的長度及鉆桿是否出現彎曲現象。此外還應結合土層的具體情況,核對當地的地質資料,隨時調整鉆進的速度,防止鉆孔出現坍塌、縮頸或樁孔歪斜的情況。
1.2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鉆孔灌注樁在鉆孔開始時,需稍提鉆桿,在護筒內旋轉造漿,開動泥漿泵進行循環,等泥漿均勻后以低擋慢速開始鉆進,使護筒腳處有牢固的泥皮護壁,鉆至護筒腳下1m后,方可按正常速度鉆進;在鉆進過程中,應注意地層變化,對不同的土層,采用不同的鉆進方法;在黏性土中鉆進,宜選用尖底鉆頭,中等鉆速,大泵量,稀泥漿;在砂土或軟土層中鉆進,宜用平底鉆頭、控制進尺、輕壓、低擋慢速、大泵量、稠泥漿鉆進;在土夾礫(卵)石層中鉆進,宜采用低擋慢速、優質泥漿、大泵量、分兩級鉆進的方法鉆進。對于泥漿護壁樁基,鉆孔能否成功,泥漿是關鍵。在鉆孔過程中,要不斷向孔內補充新泥漿,以保持泥漿的稠度和比重。泥漿頂面要高出地下水位線50cm以上,以保持孔壁的穩定。同時要嚴密注視地質條件的變化,并隨時調整泥漿的性能和配合比。在鉆進過程中,根據地質情況適當調整泥漿比重,一般地層以1.1-1.3為宜,松散地層以1.4-1.6為宜。當孔深距設計標高差50cm時,將鋼筋籠、導管及其他機具、材料等準備就緒,以避免成孔后等待機具、材料而造成時間間隔,引起由于地質不良發生的塌孔現象。清孔,當鉆機鉆到設計高程時,就立即進行清孔,清孔后泥漿比重控制在1.15-1.2之間,如果泥漿比重太大,則不利于混凝土的澆筑,如果太小可能會引起塌孔。
1.3制作安裝鋼筋籠
可以利用螺旋或者焊接環形箍筋,確保鋼筋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在運輸或吊裝的過程中鋼筋籠出現變形等問題,出現安全隱患。另外,應該在特定的位置對箍筋進行加固,將預制的混凝土小圓盤套在加強的箍盤上,對鋼筋外設一層保護層,避免撞孔壁的情況出現,還可以對鋼筋籠的保護層增加額外的控制,進一步提高鋼筋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4灌注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是橋梁樁基工程的重要工序,其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橋梁質量的高低。為此,灌注混凝土施工技術有著嚴格的技術要求及標準。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混凝土的攪拌,其攪拌時間應保證大于90秒,并在攪拌完畢后及時進行和易性與塌落度的測量,在檢測指標達標后才能投入到具體的使用中去。其次,在澆筑混凝土前要做好孔底的清洗工作,對孔底的沉淀厚度應進行及時的檢測和處理。此外,利用承壓及水密等試驗方法來保障導管的穩定性,并使導管位于井孔中央。
1.5成樁的質量檢驗及收尾工作
成樁的質量檢測包括樁身的動檢和混凝土試塊的質量檢測。樁身動檢,要檢測樁身的小應變和大應變,可以測出樁長、擴徑和縮徑,這些檢測都必須合格。當橋梁樁基施工基本完畢后,拆除護筒,然后鉆機移位,進行檢測驗收。
2橋梁樁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2.1施工準備階段的工作
(1)施工單位應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摸底,對特殊工種審查其是否具備專業的技術資格證,是否符合工程的具體要求。施工前還要辦好施工許可證,確保工程的合法性。
(2)審核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及施工組織設計內容比較多,它同時包含有施工質量控制、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等內容,必須確保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從現場施工條件出發,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的審核。從施工準備階段開始,就要嚴進行控制,對于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必須及時按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須再次進行確認。
2.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
(1)施工程序及質量標準。對于施工圖,施工單位不能隨意進行變更,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設計方面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溝通,一定要按照審查機構批準的施工圖來開展施各項工作。施工中,各道工序完成后都要進行檢驗,嚴格按照施工順序進行,一定要重視施工中的細節,如在進行鉆機安裝或者進行泥漿配制等等方面,一定要嚴格按照工藝流程、設計規范的要求,符合工程施工數據標準,在鋼筋籠方面、沉淀厚度方面、孔深以及傾斜度等方面必須進行嚴格檢測檢查,以此達到保證工程質量。
(2)不斷優化施工方案。不斷對施工工藝進行總結分析,優化其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現場,負責質量監管人員應該進行勘察、巡視,如果發現工藝流程不對,必須讓其停止手中的工作并告知正確的工藝流程,杜絕因為工序不對、工藝流程不正確而造成的返工。在工程施工中,做任何材料的配比都必須按照規定標準來,以免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
2.3施工后的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在樁基工程完成施工之后,要結合工程的施工記錄、檢測報告等對工程的整體質量進行分析評價,并制定出評價報告,在報告中要注意說明工程中存在的質量隱患以及解決的辦法。
3結語
總之,樁基礎的施工質量決定了鐵路整座橋梁的工程質量,因此施工單位要格外注重樁基礎的施工質量,要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工程的施工進度,使施工質量得到可靠的保障。而在未來的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不斷的吸取經驗和教訓,實現樁基礎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推動我國鐵路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海安.基于鐵路橋梁樁基的施工要點研究[J].房地產導刊,2014.
[2]鞏玉勒.鐵路鉆孔樁施工技術探析[J].科學時代,2013.
(作者單位: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趙廣軍(1984.9-),男,河北唐山人,單位: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