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艷 左莉娟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的護理。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觀察組,給予兩組常規護理、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術后第3d疼痛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可為患者的手術治療提供可靠支持,并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提升其滿意度水平。
【關鍵詞】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治療;術后疼痛
【中圖分類號】R68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95-02
前言:作為常見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生,不僅會影響老年患者的活動功能,還會干擾其情緒狀態及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對于這類骨折的治療以手術方法為主。老年患者圍術期的護理工作,與患者的手術安全性、手術進展存在密切關聯[2]。為了確定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手術方法,本研究主要針對96例患者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6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實施手術治療。依據圍術期護理方法的異同,分成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51例)。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65.3±5.2)歲。觀察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66.0±5.4)歲。差異不顯著。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擬定手術方案后,護理人員及時根據其手術方案的要求,開展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具體包含手術器械、輸液等的準備。術前預先評估手術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確定恰當的干預措施,以保障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手術治療的順利完成。(2)術中護理配合。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入室后,立即開放靜脈通道。按照平臥位擺放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體位,并于患者骶骨處敷貼康惠爾。評估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待麻醉生效后,配合醫師,將老年患者轉移至骨科手術牽引透視床上,并重新調整患者的體位。合理調節患者膝蓋托位置,以減少術中壓力性損傷的形成。于患者易損傷部位(足跟、會陰及大腿內側等位置)使用棉墊,以避免手術時間過長造成皮膚損傷。術中密切監測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肢體末端血液循環狀況及各項體征狀況。此外,術中需注意配合醫師的要求,調整C型臂X線機位置,以便醫師檢查老年患者的骨折復位狀況、固定效果等。(3)術后護理支持。術后基礎管理:術后6h內,密切監測老年手術患者的體征狀況,并做好患者患肢的固定處理,適當抬高20°-30°。術后疼痛干預:溝通干預:增加與老年手術患者的溝通頻率,并告知家屬做好老年患者的照顧,以無微不至的關懷,轉移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心理支持干預:參照老年患者偏好,選擇舒緩音樂,為老年患者播放,并于音樂氛圍下,引導老年手術患者想象康復后置身于海灘上的場景,以緩解其疼痛感受。術后康復指導。待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恢復一段時間后,早期指導老年患者接受康復鍛煉。囑老年患者早期開展床上訓練(麻醉蘇醒前實施被動鍛煉,蘇醒后開展主動鍛煉),隨著老年患者活動功能的恢復,逐漸開始嘗試下床活動,以縮短臥床時間,促進機體各項功能的恢復。
1.3統計學方法
以SPSS20.0軟件統計。P<0.05:差異顯著。
2結果
2.1手術時間及疼痛狀況
對照組手術時間(108.46±13.59)min,長于循證組(P<0.05);對照組術后第3d疼痛(4.69±1.72)分,高于循證組(P<0.05)。
2.2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水平82.22%,低于觀察組(P<0.05)。
3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多由間接暴力引發。相對于其他骨折而言,股骨粗隆間骨折解剖結構的特殊性決定著:這種骨折的治療相對復雜。如采用常規開放手術進行治療,雖然可獲得良好的骨折恢復效果,但手術過程為老年患者帶來的創傷,則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恢復。相比之下,微創手術則可在改善開放手術創傷性不足的基礎上,滿足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治療要求。但由于該方法仍屬于有創手段,因此,如何通過圍術期護理工作,做好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以改善護理質量、充分發揮護理工作價值為基本原則,其在圍術期管理中的應用,可確保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將其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手術治療,這一方法可分別于術前、術中及術后階段,經差異化的護理干預措施,配合骨折手術的實施,以促進老年患者活動功能的快速恢復[3]。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方法的應用優勢在于:(1)充分配合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期間,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方法的應用,可充分發揮護理工作的配合價值,即便于醫師順利完成清除骨碎片、雜質、骨折復位、固定骨折等操作。(2)縮短手術時間。推行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后,這一方法要求護理人員事先熟悉手術方案,并做好術前準備及術中護理工作的模擬演練。在手術期間,護理人員可借助良好的配合,連同醫師,共同控制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手術時間。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手術時間(93.45±10.14)min,短于對照組(P<0.05)。(3)緩解術后疼痛。術后疼痛是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患者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4]。引入圍術期整體護理干預后,該方法可經手術時間控制途徑,減少老年骨折患者的手術創傷;并借助術后多模式鎮痛措施,進一步緩解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痛苦體驗。本研究表明:觀察組術后第3d疼痛(3.02±0.97)分,低于對照組(P<0.05)。(4)改善護理滿意度。引入圍術期護理干預后,這一方法可借助良好的術前準備,確保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的順利進行;并通過良好的術中配合,縮短老年患者的手術時間;最后經術后多模式鎮痛、康復支持等措施,加速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術后康復。本研究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04%,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宜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手術護理中,推行圍術期護理干預,以便縮短老年患者的手術時間,保障其術后康復狀況。
參考文獻:
[1]賈曉雯,劉蓉.鎖定鋼板微創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護理體會[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4):1772-1774.
[2]宋新月,萬芬.手術護理配合在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中的有效性[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4):83+86.
[3]孫元,王振宇,劉科.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中手術室整體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8):232-233.
[4]劉秀英.手術室整體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9):243-244.
作者簡介:
郭鳳艷(1988-07),性別:女,籍貫:山西平遙,民族:漢,學歷:本科,現有職稱: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及血管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