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靜 邱瑩瑩 李聰 遲曉婷 石曉艷
【摘? 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內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124例,根據就診順序分成兩組,分別設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研究組配合手術室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切口感染情況、護理滿意度及手術室護理不規范行為。結果:研究組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調查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手術室不規范護理現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骨科手術中,常規護理的同時,積極開展手術室護理配合干預,可減少切口感染現象,增加護理滿意度,減少手術室不規范護理現象。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配合;骨科手術;切口感染;影響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199-01
引言
一般在安排具體的骨科手術前,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對病人的基本情況進行透徹的了解,充分考慮到手術過程中,患者裸露在外身體的面積,手術的復雜程度,手術進行所需要的時間,因為這些都是會引起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一旦感染情況發生,不但會降低患者手術治療的效果,還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到患者后期的康復活動,拖長術后恢復得時間,這樣一來就會給患者造成焦慮煩躁的負面情緒,以及較大的心理和生活壓力。所以使用相應的醫學手段來降低骨科手術后切口處的感染率對醫護人員來講是相當重要的工作。本文章就對我院的202017年8月~2018年7月間收治的50例骨科患者進行觀察,并對其中25例患者采用了特殊的手術是護理辦法,具體考察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間50例內科患者,依照這些患者入院的順序以及患者的自身意愿,將其劃分為兩組,一組作為對照組,一組作為實驗組,每組均為25例。運用無菌護理對實驗組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患者年齡在16~77歲,平均年齡在(45.5±6.8)歲,男性為17例,女性8例,對照組則運用常規護理干預,患者年齡在19~79歲,平均年齡在(47.42±5.1)歲,男性16例,女性14例,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所顯示的數據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如術前健康教育、常規術中配合等。對照組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配合:
1.2.1術前評估,手術前了解患者病情,若患者伴有糖尿病則要先控制其血糖水平,再行手術。手術前給予患者健康宣教:戒煙戒酒,術前注意防止感冒,將手術的步驟、手術體位、麻醉方式、手術的安全性等,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患者恐懼情緒,耐心細致介紹手術室環境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
1.2.2檢查患者手術部位皮膚的準備:手術當天備皮,對手術部分清潔,若患者皮膚有損傷要及時通知醫生。醫護人員嚴格執行手衛生制度,外科手監測菌落數要求≤5CfU/CM2,手衛生對控制傷口感染起重要因素,能減低手術感染30~40%。
1.2.3準備物品:無菌物品不合格都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因此要嚴格無菌物品管理制度和無菌操作技術。如果是超過3小時的復雜手術,最好安排為當天第一臺,并安排在千級層流手術間,髖關節置換手術戴雙層手套,降低接臺數。與感染手術嚴格分開,手術前對手術間行濕式清理,手術期間也要保證整潔干凈。對外帶物品嚴格控制,如患者必須著病員服、按照外來器械管理標準執行,降低手術室污染概率。
1.2.4縮短手術時長:控制人員流動和數量,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能進手術室參觀。盡量在術前準備好所有需要的物品,避免在手術期間進出手術室,如手術間內有觀摩人員,要與手術醫生保證至少30厘米的距離。手術持續的時間越長,切口出現感染的幾率也會越高,所以護理人員要協助醫生進行手術,盡可能縮短手術的時長,強化配合。
1.2.5合理規范使用抗生素;如果手術時間大于3小時、超過了抗菌藥物半衰期、患者出血量超過1.5L,應當根據情況為患者追加抗菌藥物。在手術過程中注意保暖維持患者體溫,避免出現低體溫情況。
1.3觀察指標
1.3.1切口感染發生情況感染標準如下:①伴有發熱癥狀,體溫超過38℃;②血培養檢查,結果顯示,陽性數≥1,且顯示呈陽性;③引流管處可見膿稠液體,出現低血壓、寒顫等不良癥狀;④手術切口長時間未愈合。
1.3.2護理的滿意度實行百分制,90~100分表示非常滿意,60~89分表示滿意,低于60分表示不滿意。
1.3.3不規范護理行為手術室護理中出現的不規范護理行為。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切口感染情況、護理滿意度為計數資料,表達為(n,%),接受x2檢驗,P<0.05則認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 果
2.1切口感染研究組切口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的恢復,減輕患者疼痛。骨科手術患者在其創口愈合前,會有較為明顯的痛感,無法正常活動,還可能出現切口感染的情況。切口感染主要與患者年齡、手術時間、基礎疾病等有關,患者年齡越大且免疫力也就更低,感染幾率更大,且手術時間越長,也越容易出現感染。切口感染的細菌主要有銅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手術室護理配合進行強化,通過良好的護理配合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盡可能避免出現切口感染的情況,促進患者的康復。除此之外,骨科診療區域和病房區域都應當配置抗菌器、感應水龍頭、干手器等,強化宣傳培訓,張貼手衛生宣傳標語。
參考文獻:
[1]殷薇.手術室護理配合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5):133-134.
[2]仇艷艷,陳曉君.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2):3137-3139.
[3]谷鴿鴿.手術室護理干預對老年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