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在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的傳播媒介以及傳播渠道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新聞編輯的編輯技巧以及編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針對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編輯編輯力等問題,首先分析了編輯力的主要概念,進而分析了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編輯所面臨的變化,最后詳細論述了提升新聞編輯編輯力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移動互聯;新聞編輯;編輯力
新聞編輯力是對新聞編輯整體綜合素質的概括,在移動互聯時代,做好新聞編輯工作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新聞編輯力,能夠適應新聞編輯在新聞行業環境以及新聞編輯工作任務的發展變化趨勢,促進提高新聞編輯能力和水平,進而確保新聞編輯工作的優化提升。
一、新聞編輯力的概念和要素
新聞編輯力,主要是指新聞編輯在日常編輯工作開展過程中,對于各項信息源的策劃、審讀、選擇、加工以及組織的能力,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判斷力、稿件價值分辨力、編輯過程操控力等。其要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策劃能力,主要是新聞編輯根據編輯方針以及編輯目標進行選題,重點是新聞編輯對社會熱點的把握、對編輯工作規律的認識進行的反映,策劃能力同時反映出新聞編輯的個人價值導向以及主觀意愿。
審讀能力,主要是新聞編輯需要綜合考慮社會范圍影響、受眾興趣愛好等方面,對新聞所進行的評價以及篩選,需要新聞編輯充分運用自身專業知識以及業務素養等,對新聞稿件的政治導向、學術內容、可靠程度等進行審核定性。
選擇能力,主要是新聞編輯在對新聞稿件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對新聞稿件進行取舍選擇的能力,也就是對新聞稿件所進行的二次分析和評價,要求新聞編輯能夠更好地從整體上進行稿件把控,并綜合考慮讀者閱讀興趣以及市場需求。
加工能力,主要是新聞編輯對篩選的新聞稿所進行加工整理的能力,加工能力既包含了對于新聞稿件的外包裝,同時也包含了對于新聞稿件的排版、圖文搭配等方面的要求,除了要求新聞編輯具備一定的新聞專業素養之外,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審美能力。
組織能力,主要是新聞編輯按照策劃方案對新聞稿件所進行的有效組織,要求新聞編輯具有較強的組織調和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二、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編輯的發展變化
第一,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編輯已經轉向全媒體思維,也就是在新聞的采編過程中,除了需要做好新聞的采訪、成稿、編輯以及排版等基本流程以外,還需要制作更多的不同形態的新聞產品,對于新聞編輯的個人能力要求更高。
第二,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編輯的編排形式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尤其是新聞產品以多種不同的形態出現,各種短視頻、小程序等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形式,新聞編輯平臺也出現了更加多樣化的特點。
第三,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編輯流程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在移動互聯時代對于新聞的編輯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內容進入各自的發布渠道,特別是技術層面上媒介融合的深度運用,新聞的內容資源在各種載體上呈現方式出現變化,要求新聞編輯流程也應該跟進調整變化。
三、移動互聯時代增強新聞編輯力的措施研究
(一)注重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編輯力的塑造提升。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新聞編輯制作過程中信息傳播的傳統壁壘已經被打破,社會范圍內的信息含量持續提升,作為新聞編輯來說,應該注重新聞邊界構建的調整,在進行新聞制作編輯或者是新聞內容的整合過程中,應該徹底打破傳統的編輯思維,在新聞的編輯制作方面應該確保新聞具有獨特的觀點,并對新聞素材線索進行深入的挖掘,在新聞的縱向分析方面體現專業性以及敏感性。
(二)適應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編輯的角色轉變。在移動互聯時代,增強新聞編輯力,更應該重視新聞編輯角色的轉變,從以往的新聞客觀報道者向新聞的核實者轉變。新聞編輯更應該注重全面挖掘信息,尤其是應該時應當前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新趨勢下各類新聞資訊煩瑣復雜的新趨勢,加強對新聞信息真假的區分、內容評定以及信息整合,進一步提高新聞的可信度。同時,還應該注重做好新聞信息的科學化重構以及多元化呈現,適應手機等移動客戶端受眾對于新聞輕巧便捷性的要求,綜合分析用戶碎片化接收信息的傳播方式,對新聞的排版等進行優化提升。
(三)提升新聞編輯的專業素養水平。強化新聞編輯編輯力,還應該注重從新聞編輯自身素養的全面提升。首先,新聞編輯應該持續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積累,強化新聞學科、傳播學科、編輯學科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還應該注重其他各類學科知識,尤其是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全面提升新聞編輯的綜合素養,提升新聞編輯的編輯深度。其次,新聞編輯應該立足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掌握提升在媒介融合時代大數據技術運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場景挖掘構建能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強化做好新聞編輯的基礎保障。
四、結語
移動互聯時代強化新聞編輯的編輯力,應該根據移動互聯時代下新聞編輯的發展趨勢,在思想觀念、技術能力以及專業素養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提升,促進不斷強化新聞編輯的編輯力,以更好的順應時代發展變化,促進提升新聞編輯水平。
參考文獻:
[1]顧佩璇,唐靜.從新聞專業主義視角輪新聞娛樂化危害[J].新聞研究導刊,2015(15).
[2]蔣曉麗,梁旭艷.場景:移動互聯時代的新生力量——場景傳播的符號學解讀[J].現代傳播,2016(3).
[3]顏家兵.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業務能力重構[J].新聞研究導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