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行業自我國改革開放以逐漸的從初建階段歷經產業化進程階段和市場進程深入階段,邁入了“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階段。在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始終跟隨著國家戰略,成為了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鄉村旅游作為當下旅游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農村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村經濟發展;聯系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緩解高強度的工作和社交壓力,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選擇親近自然,到鄉野山間去徒步。這使得鄉村旅游迅速的崛起,隨著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農村經濟也隨之發展起來。如何抓住這一契機,使農村經濟的發展更上新臺階,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新課題。
一、農村旅游發展模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1.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受不同氣候和環境的影響,各地區呈現出不同的地質地貌,從而想成了不同的自然風光。因為我國人口眾多,有56個不同的民族組成,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風俗文化,導致不同地區對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差異化。本文通過分析,按照資源特征不同和活動內容不同,把我國的鄉村旅游分為以下模式。
第一,森林公園模式。這種模式對環境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適用于占地面積廣闊且地理位置良好的區域。以其優美的環境和怡人的景色,環節人們疲憊的身心,盡情享受大自然帶來的輕松舒適感。
第二,民俗文化模式。此種模式主要是通過不同民族和地區具有顯著特色的文化古跡,民風民俗和歷史文化來吸引游人駐足探究,以此來推動旅游發展的一種模式。
第三,觀光采摘園模式。這種模式目前正在迅速的發展起來,主要是農民大面積的種植蔬菜,瓜果,花卉等作物,并把種植區對外開放讓游客在觀光游覽的同時可以自己動手體驗采摘的樂趣。觀光采摘模式比較適用于親子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在游玩的過程中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的距離,讓孩子親近大自然認識各種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同時還能通過采摘的環節讓孩子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第四,租賃農園模式。這種模式是指游客支付一定的費用,從農民手中短期租賃一塊田地的使用權,讓游客可以親子體驗從播種到收貨的全過程,從中體驗樂趣獲得滿足感的一種形式。租賃農園模式不僅適用于家庭親子活動,同時也適用于城市老人的休閑,通過耕種追憶過去,通過收獲讓家人吃上無肥,無農藥的新鮮綠色蔬菜,通過勞動還能鍛煉身體,充實老年生活。
第五,休閑農場模式。近年來,休閑農場逐漸成為了企業單位員工休閑娛樂和開展團建的不二選擇。在這里,集吃,喝,玩,樂為一體,讓人們在放松的同時,體驗淳樸的鄉村氣息,同時增進彼此間的情誼。
2.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目前來看,我國鄉村旅游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當由于起步較晚,因此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和問題有待解決。
首先,政府的規劃和引導不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需求也不斷升級,從“吃沒吃”到“吃的好不好”上升到對“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醫療社會服務保障”……的追求。伴隨著人們不斷變化的需求,旅游鄉村旅游的規模和形式也在隨之壯大和擴展,這使得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問題逐漸的凸顯出來。其中就有一個原因是政府的規劃和引導的不足引起的,這會導致鄉村旅游的發展方向不夠明確,工作分配不均衡等問題的產生。
其次,基礎衛生設施不完善。由于農民對衛生觀念不夠重視,因此在飲食和住宿等方面衛生基礎性設施不夠完善,導致“一次游”的現象的出現。此外,農村的交通設施也不夠完善,一旦出現緊急性突發事件不容易做出較快的應急方案,因此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最后,鄉村旅游發展缺乏專業性人才,經營者管理思想不夠成熟。鄉村旅游發展缺乏專業性人才,管理者思想不夠成熟導致經營理念出現漏洞,不夠重視服務質量,影響旅游行業的發展。
二、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的影響
1.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的積極影響
首先,促使農業經濟轉型,提高農民生活質量。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改變了農民以種地為生的傳統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讓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其次,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使得農民不再是單一的依靠種地而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工作機會,同時也為農副產品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使得農村產業鏈有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形成初具規模的產業群落。
2.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的消極影響
首先,鄉村旅游使自然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游客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生活垃圾的產生,這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其次,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游客給當地居民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收入的增長,隨著人員的增加,同時也會出現大量的噪音,對公共設施的占用等現象的發生,這會影響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三、發展鄉村旅游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1.政府科學規劃和開發,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想實現農村經濟產業化,可持續發展,一定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和利用,真正的做到可持續發展,杜絕出現盲目開發,以片面經濟利益為主和跟風等現象的出現。
2.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
政府要加強對鄉村旅游業的監管,從基礎抓起,重視對從業人員專業素養的培訓,加強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衛生意識,確保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的活動環境。同時,把當地文化和旅游做到有機的結合,設計生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鄉村旅游業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政府要加大監管力度,降低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真正的做到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