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要:圖書館與美術館不僅能夠傳播知識,還能對我國文化進行傳承。本文先對文化傳承的意義進行簡析,然后在資源融合以及空間融合相關基礎上,詳細分析與闡述信息化背景下融合圖書館和美術館的措施。
關鍵詞:信息化;圖書館;美術館;文化傳承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和美術館資料存儲和展現方式有了更多不同的形式,這讓圖書館和美術館的館藏資料更加豐富。圖書館和美術館不僅擔負著傳播知識的功能,還能夠對我國的文化進行傳承。在信息化背景下,把圖書館和美術館融合在一起,對文化的傳承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文化傳承的意義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傳統文化可謂博大精深。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核心,是民族的靈魂。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卻將我國歷史文化遺忘。尤其是在當前社會中,各類電子科技產品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這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出現了缺失。作為公共教育機構,圖書館和美術館都具備了文化傳承的功能。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無法脫離傳統文化的傳承。圖書館對記錄下的文化、知識以及經驗進行保護,將其世世代代流傳下去,成為了人類文明的精神財富,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幫助。文化的形式是多樣化的,美術館傳承文化的形式是以繪畫作品為主。畫家的畫作體現了時代的精神,始終與時代和民族發展同步,在繪畫作品中留下了時代的印記和自我精神。
二、信息化背景下融合圖書館與美術館的舉措
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文化的呈現形式也逐漸多樣化。在信息化背景下,數字圖書館和美術館正在蓬勃發展。這改變的不僅是觀看方式,更側重于其在文化傳承與發揚中的功能。在信息技術背景下,美術館和圖書館有了更多呈現方式,對多種信息進行了共享,將不同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豐富了知識之間的相關性,突破了傳統美術館與圖書館展覽的時間、空間與形式限制性。在信息化背景下,將圖書館和美術館融合在一起,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融合:
(一)資源融合
各個圖書館和美術館都有需要展示的物品,將這兩館融合在一起有著一定的實踐意義。將圖書館和美術館融合,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很大作用。在融合過程中,需要將其中的信息資源進行有序整合,讓文字、圖像與作品結合在一起。圖書館和美術館的資源和作品都是沒有生命的,但是經過兩館有機融合,可以在視覺基礎上賦予藝術品一定生命,讓參觀者可以了解藝術家思想,了解作品歷史,感知作品內涵和審美等。在融合過程中,要準備好所需資料,比如研究資料、藝術作品以及文獻等,要能夠總結出這些資源特征,以及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提供使用中的指導服務。這種信息技術融合方式,會成為圖書館和美術館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通過對兩館資源的融合,能夠充分發揮出信息資源核心作用,為文化的傳承做好資源保障。
(二)數字化融合
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數字化建設是必須要經歷的途徑。科學技術和藝術融合,可以成為數字內容設計和創新的一種形式。在這項工作中,需要有大量資金、技術以及人才支撐,一個圖書館與美術館是難以完成這個目標的。所以需要對當前獨立性建設與發展模式進行創新,兩館可以在資源融合基礎上,讓圖書館引導數字化合作建設。兩館還可以共同開發網頁,制定公共目錄,對信息檢索工作進行統一,構建一個集網絡導航、信息發布和立體展示功能于一體的服務體系。通過對網絡技術使用,可以讓大眾隨時隨地查詢大館藏資源。在科學技術發展帶動下,以數字技術、3D圖形、虛擬現實和人機技術為核心的平臺逐漸成熟。比如在盧浮宮中,使用了圖像平臺,在網上向大眾公開展示了自己的館藏。數字信息化的合作必定會為藝術文化的傳承帶來更多的途徑,也為我國圖書館和美術館發展提供了更多渠道。
(三)空間融合
館內場所并不是欣賞作品和閱讀書籍的唯一地點,圖書館和美術館完全可以結合大眾需求和喜好,進行空間上的合作。兩館可以在作品展現與文獻研究基礎上進行空間合作。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為參觀者提供一些繪畫臨摹室,讓參觀者可以參考屏幕上的繪畫作品臨摹,同時也方便館內講解員講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參觀者更直觀地感受中國文化,在視覺、觸覺以及藝術感悟等多個方面入手,讓參觀者感受到傳統藝術的魅力,使其具備傳承文化意識。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人員上的融合。人員結構完整是兩館融合的保障與基礎,兩館融合與建設離不開人才之間的配合和互動。在實際情況中,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為美術館提供資源分類、數字技術以及網絡建設的幫助,而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則可以在設計、宣傳以及解讀等方面進行指導。融合過程中,組建藝術家與圖書館技術人員構成的隊伍,兩館工作人員在此過程中可以相互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此基礎上促使圖書館事業和美術館事業的穩定發展,從而為文化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文化的傳承是中華民族堅持特色發展的道路。美術館和圖書館都具備文化傳承的功能,經過向大眾展示藝術作品與文字作品,讓大眾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使其能夠形成民族自信,為文化傳承工作打下基礎。在信息化背景下,將美術館與圖書館融合在一起,通過資源、人員、空間的結合,讓藝術作品更直觀地呈現在大眾眼中,將館藏資源和技術結合在一起,讓藝術品的呈現方式更加豐富,為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陸波.藝術院校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為學校教育的對接合作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31 (5):29-31.
[2]姚曉霞,陳凌.從共建共享到融合開放:培育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的新生態——紀念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啟動建設20周年[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8,36 (06):44-48.
[3]丁怡.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與發展[J].美術研究,2017 (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