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詩琦
摘 要:近段時間,從上海攜程事件到北京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接連爆出的幼師虐童事件,引爆了廣泛的社會輿論,并使家長,社會以及國家對于幼兒園的教育管理及教師師德水平產生了質疑。作為一名從事幼兒教育多年的老師,我從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教師缺乏職業道德,幼兒園管理缺失等等方面來研究幼兒教師虐童現象產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改善方法,希望能對改善當前幼兒教育環境起到一定的作。
關鍵詞:虐童;虐童的危害性;虐童原因;職業道德素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一、令人驚心——當前幼師虐童現象現狀及其危害性
近年來幼師虐童事件已是全國各地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該類事件數不勝數,除上海攜程及北京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外,還有如:2010年,江蘇興化板橋幼兒園7名兒童因上課說話被該校女教師用電熨斗燙傷;2010年至2012年間,浙江溫嶺幼師虐童近百次,幼兒園教師顏某成為千夫所指的“二”妹;2013年濟寧市機關幼兒園教師踢傷孩子生殖器等等。這些事件令我們無比驚心,何以孕育祖國花蕾的神圣之所,竟會發生如此多令人觸目驚心之事。同時,這類事件及行為對個人、社會、國家產生的危害是無比巨大的,它消耗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擾亂了社會上和諧安寧,威脅著祖國的美好未來。
二、亟須關心——幼師虐童事件發生的原因分析
(一)是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合理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尚未完全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中,國家在幼兒園的建設與管理方面能夠投入的并不多,現在學前教學結構主要以私立幼兒園為主,國辦幼兒園為輔。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實行,幼兒園市場剛性需求的愈發增大,但是在國家投入學前教育資金依舊不多的情況下,私立幼兒園的比例必然逐年上升,幼兒園教師的入職門檻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降低。據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共有在園兒童4414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250萬人。從保教人員與幼兒的比例來看,師資缺口十分嚴重。幼師師資的供給不足,導致幼師門檻標準下滑、幼師質量下降,繼而帶來幼師待遇的降低、造成幼師心理上的不平衡,從而為虐童事件埋下隱患。
(二)是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較差
幼兒園的孩子自我意識尚未形成,其在認識、行為、情感、意志等方面正處在不會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克制的階段。所以幼兒經常會出現打鬧、不聽話等現象,這也成為很多幼兒教師責罰孩子的理由,動輒打罵。這也導致其行為經常任人擺布,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時常忍氣吞聲,不敢訴苦,主要以逃避的方式來實現自我保護,促使家長往往無法在第一事件發覺孩子的異常,進一步導致虐童問題的惡化。
(三)是幼兒教育管理不到位
虐童問題大多發生在私立幼兒園,是幼兒園管理體制的問題,而這與政府在幼兒教育管理方面的缺位有直接的關系。公立幼兒園的資源投入、教師福利、管理制度等方面都納入政府行為,而民辦幼兒園需要依靠社會力量進行建設,其管理缺位現象嚴重存在,如其幼兒校車有班車、面包車、摩托車,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又如幼兒園校房有在國道兩側,更有在年久失修老房中的,安全隱患較大;再如有些幼師甚至連教師從業資格證都沒有,這些因素都使得幼兒教育的開展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虐童問題也時常被忽略。
三、務必盡心——減少幼師虐童事件的發生
(一)是規范管理,從源頭上抑制幼師虐童事件的發生
要想從源頭上解決或者減少虐童事件的發生,首先,必須落實好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幼兒園的管理職責和任務分配。各分管部門必須要對當地的幼兒園監督管理常抓不懈,確保當地幼兒園做到有辦園資質,教師有教師資格證。其次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地方政府應該酌情在政策上和資金上對民辦幼兒園給予適當的幫助,如校車購置、校房修建、教師福利上都可以適當給予補助。最后各級分管教育部門作為當地教育單位的“當家人”要勤與交警、公安等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加強聯動,多開展如校園周邊活動安全整治等專項工作,讓民辦幼兒園也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二)是加快改制,促使學前教育盡早納入義務教育體系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學前教育又是基礎教育的基礎,是我國學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來看,虐童事件的發生集中在民辦幼兒機構,如果不能對民辦和私立的幼兒教育機構進行全面管理,不僅會導致虐童現象的惡化,更會偏離幼兒教育的發展規律。因此,需要加快學前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的進程,不斷加大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資。首先,在公辦幼兒園的規模方面需要不斷擴大,并且明確幼兒園的辦園標準和限制條件,徹底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的問題;其次,提高幼兒教師的入園門檻,尤其是注重對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考核,為幼兒教師提供更好的薪資和福利待遇,提高社會對幼兒教師的尊重和認可程度,從根本上加強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才能杜絕虐童事件的發生。
(三)是加強教育,提升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及執教能力
教師是幼兒教育的根本,如果幼兒教師不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懂得關愛幼兒、尊重幼兒,就無法保證幼兒教育的有效開展,虐童事件的發生也無法避免。因此,要注重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與強化,為人師表,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幼兒教育,充分尊重并且理解幼兒的一切語言和行為,在人格上堅持與幼兒平等的地位;其次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為幼兒進行知識、禮儀以及藝術等方面的素養培養,而且幼兒教師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擁有豐富的胸懷,才能以和藹的態度去應付幼兒的哭笑和打鬧。
綜上所述,要想真正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的“幼有所育”,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讓人心安且專業的照看,就目前而言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但是我堅信,通過黨和政府各部門以及幼兒家庭和社會各界力量的不懈努力下,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讓幼兒在這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下健康成長。